11?第11章
11第11章
黄粱其实睡得不沉,他的潜意识始终在提醒他这不是在自己家,也记得第二天需要早起,所以他心底始终绷着一根弦,迷迷糊糊的眯了一阵就猛然一下惊醒过来。
时间其实还早,窗外天色也才朦朦发亮。但身边位置已经空了,张万山去了哪里?
穿好衣服坐起来,黄粱轻轻把门推开一线。
黎明的张宅幽暗宁静,只有楼下厨房里传来隐隐动静。
他放轻脚步来到厨房门口,像在意料之外,又仿佛是在意料之中,站在灶前准备早饭的果然并非张家厨娘而是张万山,他背对着门,手执长勺在锅中轻轻搅动,空气里便飘荡出一阵淡淡的百合粥香。
黄粱发现,只要张万山愿意,他真的可以做到无微不至、十分有心,可问题就是,这个人,会愿意多久呢?
在很久以前,他也认识过这么一位:此人待每一任伴侣都如珠似宝,对每一段感情都投入认真。只可惜来得快去得也快,他的感情生活是几百万字的鸿篇巨著,伴侣们自认刻骨铭心,然而充其量只在他的情史中各自占据短短一章。
黄粱有时候会自大的认为自己是天上地下独一无二的瑰宝,但有时也会对自己没有信心,产生自我怀疑。就家世、人品、相貌等等已知条件来看,张万山绝对是一个值得托付终身的好对象,就算他喜欢的是男人选择范围相对变窄,应该也很容易能找到合适的伴侣。可为什么他就一直单着,单到了现在呢?他是不是也同那人一样,只是“享受恋爱与人生的过程”,而对方一旦产生与他安定下来的念头,他就会礼貌地说分手……
张万山转过身时看见的就是黄粱这么一副不知在想什么的呆滞神情,老实说他悄没声息地站在门口,乍一看过去还怪吓人的,然而张万山也只是意外了那么一下就很快回过神来,失笑说:“怎么这么早就起来了,不多睡一会儿?”说着过来试下他额头:“不舒服?”
“没有。”黄粱神情淡淡地扒下他的手。“……肚子饿了。”
本来只是随口找的一个理由,但话一出口,还真有了几分饥肠辘辘的感觉。床上运动果然是个消耗极大的活动,当然,也可能是张万山煮的粥闻着太诱人。
张万山释然。
“马上就可以吃了,你先坐一会儿,我再拌两个凉菜。”
黄粱应了,到桌边坐下,支着两腮看他。
初夏的早上还略带着几分凉意,张宅又在城郊,气温比市区更要低着好几度,是以张万山穿着一件薄绒毛衣配长裤,然而这么普通的样式和搭配也衬得他肩宽腿长,背影犹如一个倒三角。
身材好也还罢了,放调料的手势也十分熟稔,一看就是做习惯了的,味道想必也不会太差。在外头叱咤风云的男人回来就为自己洗手作羹汤……在很久以前黄粱也曾经这样幻想过,当然,当时他幻想的对象不是张万山。
张万山端着菜转过身时看见的就是这样一幕:黄粱坐在椅子上,静静捧着脸,这稚气的动作令得他看上去像是一下子小了好几岁,象个安静的、乖乖等着被牵回家投喂的小孩子。
张万山顿了一下。
“……黄粱?”
“嗯?哦,能吃啦?”黄粱放下手肘,眼中的迷雾迅速散去。张万山视线在他笑脸上停伫了片刻,他不知道黄粱是想起了什么想起了谁,但刚才那种仿佛被孤零零丢弃在街头的样子,他不想再见到第二次。
“嗯。能吃了。”他顺着他的话温和地接下去。“试试?”
“好。”
粥无疑是美味,凉菜也清淡爽口。晨光中两个人并不作过多交流,只安静地吃着,莫名地就有了种岁月静好的感觉。
天色渐渐明亮起来,张家各处亦渐渐有了人声。厨娘揉着眼睛来上工时发现张先生与客人已吃完了早饭,惊讶之余有些不安。
张万山温和地说:“你没迟到,是我们早起了。”说着看看时间,“太爷爷也差不多该起了,我去瞧瞧。”
黄粱点点头,回房洗漱,回的却是张家为他准备的客房。
扯开被子在床上打了个滚儿,又在枕头上压出个凹形做出有人睡过的假相,末了才进浴室去洗漱沐浴。他虽然不大在乎自己的名声,但却不能不在这一点上维护张万山——若是让收拾房间的佣人发现客人一晚上没回自己房间睡觉再有什么风言风语传到张老耳朵里,老人家具体会有什么反应他不清楚,但想来肯定不会是惊喜、高兴之类的正面情绪就是了。
弄好一切之后他才施施然下楼,张老已坐在桌前用早饭,见到他便笑着招手:“黄粱,来,再陪我吃一点儿。”
上了年纪的老人家都比较喜欢好胃口的年轻人,有人陪着自己也能多吃一点。黄梁便笑着道:“好哇。”坐过去又吃了几个小笼汤包,陪老人说了一会儿话。
稍后张万山便进来,说都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出发。
今日出行阵仗颇大,昨晚张万山放了话,说愿意一起去的都可以去,于是张家的工作人员纷纷加入,竟有一多半人愿意凑这个兴的。这么多人再加上食材用具等等东西,足足装了四五辆车,浩浩荡荡出发去也。
他们的目的地是在一处不知名的小山谷里,一道瀑布从山崖上倒挂下来,在下方积成一个深潭,又生出一道小河弯弯曲曲流向远方。
张老一向中意有野趣的地方,便点头赞好,于是大队人马在河岸边的青草地上安营扎寨。
张家这些工作人员多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平时哪有闲心来这种地方,子女更没空带他们出城踏青,难得今天能这么出来玩一天,大家兴致便都十分高昂,一时河边欢声笑语。
张老的护工还牢记着自己的职责,寸步不离其左右。张老挥手赶他:“你也去你也去,我就坐在这儿钓鱼,万山和黄粱也在的。”
张万山点点头,那护工便笑着过去了。
因之前这一老一小吵着要吃烤鱼,张万山今天便特地带了烧烤工具。然而他火都生好了那边却还没丝毫收获,过去一看不禁笑了,原来张老坚持认为鱼不上钩都是因为鱼饵不好,同黄粱嘀嘀咕咕要挖蚯蚓,偏黄粱也肯听他的,一阵鼓捣还真挖出几条肥美的蚯蚓来,因此这才把饵串上钩。
“火生好了啊。”张万山揶揄地说:“就等二位大显身手了。”
黄粱很听不过似的横了他一眼,回头怂恿张老:“敢看不起我们,让他开开眼。”
张老哈哈大笑。“好!看太爷爷给他表演!”他话还没说完鱼钩就忽然往下一沉,活象这鱼也来凑趣儿似的,张老连忙拉住鱼竿哎呀哎呀地叫起来,黄粱丢了自己这边过去帮忙,不想张万山也眼疾手快,两人的手猛然握到一处,不由对视一眼,又触电一般地分开。
“快快快!”张老好似并没注意到这个小插曲,还在连声大叫,张万山连忙把鱼竿一提,将那鱼摔在地上。
鱼只得两三斤左右,是正适宜烤来吃的大小。不过一条肯定不够,张万山笑说了句“加油钓”便提到一边去处理,刮鳞剖鱼,动作十分娴熟。
黄粱眼睛不住往那边瞟,等鱼架在火上开始烤时终于忍不住,问道:“他是不是学过?怎么这么熟?”
张老也往那边看了一眼,回头笑道:“这烤鱼啊,是我家乡的一道名菜。家里的厨师怎么做都不是那味道,所以有一年万山陪我回老家,特地找了个当地的厨师学了……一般人也吃不到,你今天有口福了。”
黄粱哪还忍得住,嘴里不住分泌出口水,赶紧催促道:“来来我们赶紧钓,多钓点。”说着就真的认认真真钓起鱼来。
到得中午,张万山的烤鱼果然大受欢迎。因之前怕鱼不够吃,张家厨娘还特地准备了许多冷盘小吃,又为张老备了一些软烂好消化的食物,铺了整张桌布,大家幕天席地,对着清风白云,个个胃口大开,吃得肚皮滚圆。
吃完饭自由活动,打牌的打牌,闲聊的闲聊,又有拍照的、散步的……不一而足。张老向来有午睡的习惯,又坐着钓了一上午的鱼,此刻便不免有些腰酸,好在张万山早就考虑到了这一点,特地开了一辆房车来,张老便笑着道:“你们随便玩,我要去躺一躺了。黄粱,来,送我上去。”
黄粱应了一声,连忙扶着老人登上房车。
这车显然是为张老出游而特意准备的,地方宽大,设备周全,床铺更是大而柔软,比家里的大床也不遑多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