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暴雨 - 农女灵泉:全家恶霸,就我正常人 - 月女凡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第70章暴雨

姚兰也分不出其中的弯弯绕绕,也不想去分辨,“随你,只要你没想着杀人灭口就行。”秦之涣觉得自己被看低了“我岂是那样的人?”

“知道你不是那样的人,等你做官了以后肯定会照着我家,所以我才答应得这般爽快。”

秦之涣表情缓和不少,接受她的解释。

“只是我看那周大人也很看重水车,你们之间如何,可要协调好。”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她也不想因为做好事而惹祸上身。

从小不说耳濡目染,总能听说不少,秦之涣自然知道其中的功劳有多大,道:“放心,此事我与周大人说。”

姚兰点了点头,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记住,凡事以我们的人身安全优先。”

没想到她力气这么大,秦之涣不由吸了口冷气,用力的点头,“放心,那是自然的。”

“你别说得这么轻巧,周大人看起来怪怪的,你们秦家也不是一屋子的良善,凡事多个心眼总是没错,毕竟古人有云: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尤其是涉及权力利益的事情,总要有保护自己的能力再图富贵。”

秦之涣没想到一个乡下姑娘还能有这般想法,看来高人确实是看重她有趣的灵魂。

虽然灵魂已经没有两百多斤了。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不知是哪位古人所云?”周民从一旁走了出来,看样子与言元皓交流得并不愉快。

姚兰耸了耸肩膀,“我不知道。”

看来此耳熟能详的话乃是大汉之后才有,现代的古人说不定大卫还没有出生。

“不知道?如此精辟之言,你竟忘记出处?”周民很不满。

看不出眼前女子有何特别,居然让言向北换了名字。

什么不能与岳父重名?这理由……不牵强但也不合理。

姚兰觉得这位县太爷不是一般的怪异,“我就道听途说,也不记得谁说的。”

人家穿越是唐诗宋词惊艳四方,她说两句俗语也值得大惊小怪?

周民微微皱眉看着她,“那你为何知道是古人云?”

姚兰都要翻白眼了,“我就信口一说。”

“没办法,我书读得少,不记得名字的人,都叫古人。”

讲道理,有道理。

饭蹭过了,话说过了,水车图纸也拿到了,周民带着人匆匆离开了。

“还是秦公子好,你看周大人一毛不拔还总想拔我们家的毛。”等人走远了,姚向北如是说。

汤启:姚兄,能招待县太爷是多么荣光的事情?你有多在乎那一口吃食?

虽然是真的很好吃。

“不管怎么说,没有县太爷出面,那二十两银子也要不回来,还能多得一个山头,简直是老天保佑。”

姚兰佩服,里正只要有好事就是老天保佑。

没瞧着人家是听了自己相公的话吗?

“不过也好,今年南阳县大面积歉收,新王没有加税反比往年减税一成,也是大喜。”听了县太爷的话,汤启心里开心得不好。

还好杨家村拦着他没过桥,不然说不准那些粮食就送城里去了。

若是粮食真交给官爷了,那可就是要不回来了。

姚向北一点都没觉得自己占便宜了,“我家又没种地。”

汤启脸色的笑容变得僵硬,“那是。”

“不过姚兄,如今村里没桥,以后去城里还是得有桥才成。”里正与姚向北商议道。

好处是有了,坏处也都看得见。

姚向北皱起了眉头,一座桥要将近两百两银子,可不还是打口井、修座房子的小数目。

就算每家每户能凑一两银子都还不够。

现实是村里大部分的人家都拿不出一两银子。

尤其是现在石料更加精贵,就算就凑足了银子也不知道能不能弄到石料。

“村里能凑多少银子?”言元皓开口问道。

汤启想了想,“祠堂有三两一钱银子,杨家村拿回来的有二十两银子,一共就是二十三两一钱银子。”

呵呵,姚兰不禁冷笑,里正和他爹商量修桥的事情,合着村里不准备出一个子?

姚兰同情无奈道:“差这么远,那可得慢慢攒。”

“河边独木桥是我家修的,过桥不会有人阻止,总能用一段时日,等钱凑够了再建石桥吧。”

汤启也不是想剩下的都由姚家出,而是想试探姚家能凑多少,能多凑点乡亲们的负担也就轻一点。

“钱我去村里再问问,今年少交一成粮食,家家应该都有些余钱才对。”

村外的事情里正总觉得与姚向北商量事情就比较好解决。

村里的事情看来还是要自己多想办法。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