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改名大学1
第189章改名大学1
189、改名大学1
不提张廷玉收到圣旨热闹一回就快马加鞭往京城赶,正值新年,皇帝都封了御印,家家户户准备迎新春。然而,正白旗的一片空地却开出一片新工地,上百个工匠干得热火朝天。
曹家在京的祖宅是入关时皇上分下来的,只有十七间半,自然也无法像在江宁时不受外界打扰。
“春娟,可打听清楚了,外面到底怎么回事?”曹家兄弟俩都被胤禟给叫去做事,见天赶着宵禁时间,曹家一应大小事务都有二小姐曹颥做主。
圆脸双丫髻利索回答:“打听清楚了,是宫里的那位阿哥。”
她竖起了两根手指头,曹颥立刻明白说的是太子,本来他们是直接叫胤礽太子爷的,但去过大姐家一趟后,听闻似乎太子之位还没稳当,保险起见让他们和其他人一样称呼胤礽为二阿哥。不过她比自己姐姐更谨慎一些,遂让人手势代指。
春娟继续往下说:“他家的二阿哥着急建大学堂,赶着过年就动土了。阿弥陀佛,今年京城里的乞丐是有福气了,这一开工,除了工匠可是招来了不少乞丐,又是管吃又是管住,还有工钱拿。”
京城冬天冷起来真能冻死人,每年都有冻死饿死的乞丐,所以春娟才会如此说。
曹颥听了,没有急着说话,低头想了一会儿说:“倒是一件大善事。”
每年临到年节都会有积善人家施粥,不过基本集中在几天,而且几顿粥于真正的乞丐于事无补。如果能给他们一份工作,还真算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走,我们出去看看。”
春娟闻言,顿时愣住:“小姐,不妥吧!您一个姑娘家去那种地方……”
对此,曹颥只是挑了挑眉毛:“这里是京城,是旗地,规矩和南边不一样。就是郡主也能当街行走,何况是我,一个山野丫头罢了。”
春娟还是觉得有点难以接受,自家小姐在南边可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怎么一来了京城,也要往家外头跑了。
“小姐要出门,最好还是等大爷他们有空了……”
想到自家小姐待嫁身份,春娟尽职尽责继续阻拦,不过在曹家基本只有她给别人下命令的,哪里有人会拦着她。春娟的话压根不管用,一个瞪视下,小丫头的声音越来越小,她也是急了才这样说,放平时,根本不敢多话。
曹颥的名字跟着兄长排辈不止代表了受到父母宠爱,颥字更是头骨中的一块,更代表了曹寅对女儿的重视和对她头脑的认同。她的名字可不是一开始就是曹颥,而是长到八岁时见她性情果决比男孩还要强上几分,根据她的性格才从了男性名字。
“我这就让你准备车轿。”春娟说道。
“用不着车轿,走路去就是了。”曹颥说道,她可不是娇弱小姐,这么点路程还是能走过去的。当然,选择步行主要还是因为京里的房舍不大,不像在江宁,从后院走到大门就已经很累人了。
恰好弘晋也在巡视工地,本来理科学校要等相机拍卖出去才开始正式建立,胤礽投出来的钱实在太有限,不过在玻璃造办处挣了大钱后,心急的弘晋磨了他哥弘皙好几日获得一笔钱。也不管年节,也不管天寒地冻土壤冻得硬邦邦的的,风风火火开始建了起来。
“对,反正都要取暖,在空地上烧火,烤热了正好挖地基。”
他身边,一名工部官员苦着脸不住劝说:“小爷,现在土都冻上了,就是你不怕花钱也要考虑土壤情况,别看现在地基挖得平平展展,可是等天一暖和,冰雪消融,这原本冻在土里的水也就化了。严重的话,地基坍滑,上面盖什么都要倒。”
他脸苦,可不单单是因为弘晋不安规矩施工,还有大过年的,皇帝都休息了,因为这个小爷害得他们也得跟着劳作。都说工部是闲职,闲到白日见鬼,有个活大家伙儿都高兴,可是也别挑在过年时吧!
“这……”听到这人的话,弘晋有些犹豫了,他是一起性子就干了,来干活的工匠都是让贴身太监拿着钱跑街上招来的,没想到,一招来了一大串。不止有多挣几个钱的普通泥瓦匠,还有许多无家可归的乞丐,甚至还有一个瞎眼婆子。骑虎难下,t干脆让大家伙儿先挖地基,那些泥瓦匠倒是想说什么,但一来不可能和钱过不去,泥瓦匠入了冬就不好赚钱了,再来,都不敢和太监说话。
还是胤礽听说后,赶紧找了个老成的工部官员给他送去,希望能弥补一二,弘晋也太马虎了。
“可是……”看到工地上干劲冲天的人们,弘晋不太好意思打发人离开,那些人什么情况他还是有了解,知道自己现在打发走人,搞不好要不了几天就不知冻死在哪里。于是,只好挠挠头,“既然这样,就先让他们瞎挖吧,等过完年再说其他。”
工部官员登时噎住,他也不是不清楚情况,可是钱也不是这样浪费的。
“那还不如白养着他们呢。”
弘晋继续傻傻挠头:“那可不行,阿玛交代千万不能让这么一大群人闲着,人一闲着不知道要生出多少事端,而且,懒病养不得。”
他们皇阿哥要是不早起还会被教训呢,就说他九叔,出宫开府这么多年了,基本也没睡过几回懒觉,早起惯了。怎么可能反而去把人给养懒?
曹颥耳聪目明,虽然离他们有一段距离,却将二人对话听得清清楚楚,对弘晋悲天悯人的行为大为赞赏,却也觉得这样瞎搞不是法子。想了一会儿,有了主意,便大大方方走近前:“小女给两位大人请安,方才听你二人说起地基冻上的事,小女倒是有一个法子。”
康熙南巡,几次驻跸她家,免不了大兴土木,江宁虽然没有冻土的问题,打地基时却有其他问题,比如没挖多深就挖出地下水来。
“哦,你有什么法子?”工部官员见到曹颥抛头露面主动和男人攀谈不说还锋芒毕露,心中鄙夷对方没个女孩模样,不过弘晋却丝毫不在意,听到她有方法连忙问道。
“小女倒是有好几个法子。”曹颥在家管家,家中修缮房舍庭院都有管,倒是有一点经验,“不知你可见过井水?冬日外头万里冰封,然后井水只要足够深就不会结冰。这土也是一样的,只要挖得足够深,想必也不会结冰了。”
弘晋愣了愣,觉得曹颥说的对,只是地基要是挖到井那么深岂不是太耗人力了,也不知道挖到何年何月。
曹颥继续往下说:“房屋能够立住,其实主要是靠大柱,只需要把立大柱的地方深深往下挖,自然就稳当了。”
她说的是桩基础,在南边十分常见,南边地下水位高,夸张点一锄头能挖出两个水眼,想要整个房舍的地基都挖不出地下水有点困难。是以,盖房子多办采用桩基础,选准位置打几个桩下去稳当。
“好法子呀!”弘晋想明白,不由赞道,让一旁的工部官员脸色铁青起来。他提出的问题被一个小女子轻轻松松化解掉,太没面子。但是,其实也要怪他自己,别看他是工部官员,实际上对营建也只懂了个皮毛,具体怎么干还要靠底下的吏员和工匠,他不过做出选择而已。
说他老成,就是因为他以往会听取下面人意见,经手的工程都没问题。然而,理科学校目前还不属于朝廷,按理不归工部管,是胤礽怕儿子乱来借调来一个老成的官员过来,少了底下干实事的人给他意见,只根据以往经验自然而然,就把自己闹了个没脸。
然而,更让他没脸的是,曹颥一个小女子居然还有其他法子:“此外,我觉得还能把地基底下的一部分土壤更换掉,然后再夯实。”
“还有,其实离化学也快了,如果要盖的房子比较多,可以把每间房子挖一半,然后盖上几层草垫子暂时保护住,剩下的正好雪也化了,就不用担心冻土问题。”
虽然现在挺冷的,但她听父亲说京城的春天说来就来了。
弘晋再度愣住,忍不住一拍巴掌:“着呀,我这可是要建理科学校,很大,完全可以照你说的去办。”
提到理科学校,他忍不住开始和曹颥普及:“知道理科学校吗?别看它现在还没有开始盖,但以后一定会成为大清最闪亮的地方。万事万物都理,理科研究的就是事物的道理,比如说,天上为什么会有云,为什么会下雨,水烧开了为什么会冒水蒸气……”
弘晋说得差点手舞足蹈,一旁的工部官员心里直翻白眼,这些东西弘皙阿哥之前才和他说了一遍,现在又和一个小姑娘说。女人家家的,脑子里想的无非锅边灶台家长里短那点子事,能感兴趣吗?
不过曹颥听得十分认真,等弘晋说话告了一个段落,盈盈一笑:“如果是研究这些道理的学校,再用学校二字就有些不妥了。”
弘晋看向她,等待她再给出一个建议来。
曹颥也不负他的期待,先是给他背了一段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然后说道:“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你的理科学校正是贯彻这一句话,将一件事物的本末研究透彻,私以为,不如叫理科大学最佳。”
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