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兰亭序》真迹
李元的一番动作神乎其神,谁能想到,一件精美珍贵的鎏金水月自在观音像会设了一个暗格,被用来藏匿其他的东西。
谁能有这个运气和魄力,把一个高价拍卖来的珍惜古董给拆开来,只为了发掘其中隐藏的,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
但是李元就是这么得天独厚,他遇见了,并且他拥有超出常人的眼力和勇气,所以,藏匿在观音肚子里不知道过了多少岁月的秘密,终于被揭开神秘的面纱。
而静默在一旁的孟玉,乖顺的站在角落里,把李元的动作看在眼里,她惊叹之余,却有一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感觉。
李元的一身神奇能力似乎与生俱来,融在了骨血之中,每一次的选择都是这么的让人意外,却从无错漏。
“师傅,你本来就知道这个铜像里藏了东西吗?”
唐依依对李元的崇拜之情再一次上了一个台阶,在她的心里,李元高大的形象变得更加锦上添花。
“只是,有一种感觉。”
李元也说不清楚,这是种玄而又玄的直觉,他应该这样做,而且这个布包里的东西,会给他极大的惊喜。
趋于这种心理,李元没有耽搁,打开布包,里面是一张纸。
第一次他小心翼翼的把这张纸一点一点的展开,铺平,因为没有其他方式的保护,这张纸已经极其的脆弱。
展开以后,上面的是一篇文章,字体疏朗有致,挺秀双逸,变化多端,纵横自如。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
唐依依就站在李元旁边,第一时间就看清楚了上面书写的内容,她不由自主的念了几句,眼睛慢慢睁大,震撼的转头看向李元。
“师傅,这是!这是王羲之的《兰亭序》啊!”
传说中已经遗失的《兰亭序》。
再看李元明显也变得郑重和惊喜的表情,唐依依几乎可以肯定,这一幅字一定是书圣王羲之的真迹。
孟玉也捂住了嘴,生怕喊出声,《兰亭序》的真迹竟然都会被李元从一个观音像中得到,这是怎样的大运气,简直就是天选之子。
一向都很淡定的李元看着这篇精彩飘逸的文章,和左下角的“贞观”小印,心中畅然。
“是,这就是世上仅存的《兰亭序》真迹。”
历史上,《兰亭序》被清晰的记载着,是唐太宗李世民从智永和尚的弟子辩才和尚手中骗得了王羲之的真迹,同他疯狂收集的共两千两百九十卷王羲之的书法真迹,都加印上了“贞观”小印。
书法大家的墨宝流传千年,本就很难保存,更何况,从东晋风靡至今,仍然被国人奉为书圣,痴迷追捧不断地王羲之。
东晋年间王羲之的书法就很是值钱了,哪怕是随手在老妇人的扇子上写几个字,就能让扇子原本的价格瞬间翻五番,只不过提笔写一篇经文,就可以换到一群白鹅,说是点纸成金也不为过。
但有名气,就会有追名逐利的人模仿造假,东晋年间就出现了许许多多赝品。
后世争相拓印临摹的人就更多了,流传至今,我们可以看到的所谓王羲之的字,大致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拓书人的向拓本,如神龙本《兰亭序》;另一类是虞世南、褚遂良等名家的临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