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我思索了许久,还是打算先从卖茶叶开始。
手里的这笔银子烫手,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我总不能从一开始就搞砸了吧。
这样来看,茶业是最好的。
我们村又叫茶园坪村,依山傍水,盛产茶叶。
俗人喊惯了的状元坪村,只是因村子远眺似状元佩戴的官帽、腰带、官印,这个名字又吉利,才留下的。
歙地山多,土红,不肥沃。
不适宜种庄稼,倒很适宜种茶树。
徽州各地山户所产之茶,一般都由号称「螺司」的小贩零星收购,卖给当地的茶行,再由茶行成批售给引商,分销各地。
我先当了那个小螺司。
从三伯伯家收了今年的新茶,又从金二婶家收了芽尖尖,转了一圈,篓子装满了,只剩下我阿娘家。
再三犹豫,我还是敲了门。
开门的是我阿爹。
他看我仍然是有些讪讪的。
「你大哥今天读书去了,不在家。」
他以为我有课业问大哥。
我摇摇头,朝他扬了扬手上的布袋:「不是,我来收茶。」
阿爹看我的眼里有惊奇。
临走时,我要给他钱。他摆摆手,不肯要。
「这些茶叶在家也无人喝。你拿回去也无妨。」
良久,又道:「钱不够了跟我说。」
我没应声,只是暗中记下了该付的账。
茶叶采摘之前须发放定金,完纳税课,茶叶采摘后,又要补足差价,加工包装,远途运输,沿途纳税,垫付资金。
我的钱的确是不太够了。
方才在相熟的人家,都是挂了账的。
可我从未肖想过阿爹的钱。
那是我阿姐的卖身钱,是他卖女儿得来的血汗钱,好端端地留给大哥读书娶妻的。
他可能有些愧疚,不知该与何人说,这才提出来,可我却不能不知好歹。
我不想用阿姐的血肉钱。
朝青天白日暗暗发誓,我方瑾,一定要做出一番气候来。
寡妇门前是非多,更何况我从小出尽了风头,阿嫂为我蒙受了许多流言的冤屈。
我定不能负她。
想着这句话,我敲响了甲长家小六子的门。
「六子哥,明早你去赶集吗?」
我算好了日子,明日,便是十五赶集的日子。
居住在各地的人们会携带物资来到特定的地点,交换手中的东西。
我要去给阿青嫂买点东西,更要把手里的这批茶叶出掉。
小六子急忙披上衣服开门,见我手里真的抱着茶,「啧啧」称奇。
「你这个娃娃早慧,倒真的给你收到了。」
我笑了笑:「没什么,就是多挨点骂,多挨点赶罢了。不过我在学堂里被夫子骂惯了,这点小苛待,洒洒水啦。」
我是知道人们想要看这个年纪的孩子做些什么的。
他们想你早慧聪明,却又忌惮你超越他们。因而我只能展现自己的不易,好来激起年长者的同情。
果然,小六子哈哈大笑:「谁不是这样过来的呢!放心,哥明早带你去集里买糖吃!」
隔日,天不亮我就起了床。
集市定然设在四通八达的地方,适宜山里的人们风尘仆仆地赶来。
小六子家有驴车,搭一截,能省力。
我带着新鲜的茶叶,他带着这些日子编的竹篾。
路上,我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
他问:「你大哥是不是该院试了?」
在村里,家家户户都知道我的来历,因而也并不避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