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遇险?
虽满心无奈,但圣谕既下,陈锋也只能奉旨行事。
朱元璋的命令如雷霆般不可违抗,陈锋纵使有再多想法,也找不到拒绝的理由。
还好此次要清查的不过是些无关紧要的“小虾米”,清理起来也相当简单。
于是陈锋即刻下令,命都察院、大理寺协同行动,对从凤阳至京城沿途各省、州、府、县,那些曾接受淮西勋贵贿赂,阻拦百姓上京告御状的官员展开彻查。
他严令,无论官职高低,上至掌管一省行政事务的布政使,下到管理一县的县令,只要存在不法行为,一律缉拿归案,等待后续审查。
大理寺卿陈怀义作为陈锋的父亲,接到命令后自然义不容辞,亲自带队前往各地展开调查。
都察院御史台的御史中丞诚意伯刘伯温,此次也出人意料地积极响应,迅速派出大批属吏参与到案件调查之中。
这一举动让陈锋颇为诧异。
平日里,刘伯温行事极为低调,陈锋深知其处境敏感,为避免引起朱元璋猜忌,一直未曾刻意与他过多接触。
原本以为刘伯温会一直如此低调行事,没想到在这次行动中,他的响应竟是如此迅速。
陈锋虽一时想不明白刘伯温此举的意图,但也并未太过在意,在他看来,只要事情能够顺利推进,达到预期效果就足够了。
况且此时朱元璋不在京城,刘伯温稍微出挑一些,也不会引起太多关注,应该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随着陈锋的命令下达,整个大明官场瞬间陷入震动。
无数渴望晋升的官员心中暗自欣喜,他们敏锐地意识到,此次清查行动势必会空出许多职位,这对他们而言,无疑是难得的晋升机会。
而凤阳到南京沿途地区的官员们,则是人人自危。
那些自身存在不法行为的官员,整日惶恐不安,生怕自己的罪行被揭露;即便没有参与勾结淮西勋贵欺君罔上的官员,也不免心生忐忑,他们深知在这种清查行动中,一旦被人诬陷攀咬,想要自证清白将困难重重,因此内心充满担忧。
一时间,大明官场人心惶惶,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不过,这些官场的纷纷扰扰,对于陈锋来说,只需做好统筹安排即可。
以他如今的地位和职责,具体的清查事务无需他亲自操刀。
他的主要任务是制定行动的大致方向和策略,然后将任务分配给手下的官员去执行。
若事事都要他亲力亲为,那显然是不现实的,也不符合他的身份和职责。
此时的陈锋,心思更多地放在了提取细盐和味精的事情上。
此前,他推动的沿海盐场开辟以及海带收集等计划,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如今,关键就在于技术操作环节了。
提取细盐和味精这两项技术,说难也不难,其原理和流程在陈锋的认知中较为清晰;
但要说简单,也绝非易事。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对各种变量进行严格把控,稍有不慎,就可能提取出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陈锋决定亲自参与到提取实验中,确保技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
在一个阳光明媚、微风轻拂的日子,陈锋来到了松江分司的袁浦盐场(今上海浦东、奉贤一带)。
选择此地进行细盐和味精的提取,陈锋有着自己的考量。
这里距离南京较近,便于与朝廷进行沟通和物资运输;
同时,盐场的产盐量巨大,能够为提取工作提供充足的原料;
而且,隔壁的松江市舶司港口繁荣,交通便利,无论是原料的运入还是成品的输出,都极为方便,这些优势让袁浦盐场成为了理想的实验地点。
走进盐场,陈锋神色如常,而一同前来的朱英娆却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到了。
这是她生平第一次亲眼见到平日里餐桌上常见的盐是如何生产出来的。
一望无际的盐场上,白花花的盐铺满地面,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刺目的光芒,几乎让人睁不开眼。
朱英娆就盯着盐场看了一会儿,突然觉得双眼一阵模糊,眼前的景象变得朦胧不清。
她心中一惊,脸上露出惊恐的神色,连忙委屈巴巴地看向陈锋,带着哭腔说道:“陈锋,我眼睛模糊得不行,是不是要瞎了?”
陈锋看着她惊慌失措的样子,忍不住笑出声来。
他从怀中掏出一副自制的墨镜递给朱英娆,耐心解释道:“别担心,不会瞎的。你只是看盐场晒盐时间太久了,这里光线太强,反射光特别刺眼,长时间盯着看,眼睛自然会不舒服。戴上这个,你就会感觉好多了。”
朱英娆半信半疑地接过墨镜戴上,刹那间,整个世界仿佛被蒙上了一层黑色的纱幕。
原本刺目的阳光变得柔和起来,盐场也不再那么晃眼,她不用再眯着眼睛,可以轻松自在地四处张望。
她顿时满脸惊奇,兴奋地说道:“陈锋,真的舒服很多耶……我感觉戴着这个墨镜可以看太阳看很久!”
陈锋笑着夸赞道:“公主真是冰雪聪明……不过我可不建议你看太久哦。墨镜虽然能过滤掉部分强光,但太阳的紫外线非常强烈,长时间直视的话,还是会对眼睛造成伤害。
像公主这么漂亮迷人的眼眸,要是被晒伤了,那可就太可惜了!”
朱英娆听了,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个甜美的弧度,被陈锋牵着的小手在他手心轻轻勾了勾,脸上泛起一抹娇羞,嗔怪道:“就你会说好听的话……不过我爱听,多说点!”
“哈哈!”陈锋爽朗地大笑起来。
难得有机会离开京城,虽然此次出行也有公务在身,但陈锋依然感到心情格外舒畅,身心无比愉悦。
朱英娆也跟着笑了起来,她那娇媚的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宛如春日里盛开的桃花,又似冬日里融化的寒冰,美丽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