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2章登基称帝(中) - 世子稳重点 - 贼眉鼠眼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世子稳重点 >

第842章登基称帝(中)

第842章登基称帝(中)

新君祭天,群臣伏首。

太庙祭坛前,君臣皆神情肃穆,礼部尚书张沂声调抑扬念诵祭天文稿,一篇洋洋洒洒的四六骈文念完,天地间隐隐风雷涌动。

赵孝骞沉默地注视着面前的祭坛,铸成的青铜大鼎前,几缕青烟扶摇直上,升腾九霄。

一套繁琐的祭天仪式后,随着张沂的喝唱声,君臣起身。

张沂走到赵孝骞面前,低声道:“官家请移驾大庆殿,大典还未结束。”

赵孝骞突然道:“一切都要按流程走是吧?”

张沂一愣,道:“自然是要按流程走的,天地鬼神不可欺。”

赵孝骞默然片刻,道:“我不欺天地鬼神,只稍微改一改流程,让我独自进太庙看看。”

张沂面露难色:“这……”

没等他回话,赵孝骞却已迈步走进了太庙内。

底下的群臣一片哗然,众人交头接耳,不知这位新君要做什么,大典流程里根本没有这个仪式呀。

于是众人的目光纷纷望向张沂。

张沂在这种场合也不好解释,只好摊手露出苦笑。

倒是政事堂和枢密院的不少重臣微微眯起了眼。

今日是登基大典,可这位新君却能做出令人意外之事,也不理会旁人的眼光,显然这个年轻人极有主见,个性甚强,不会轻易被旁言左右,日后与这位官家相处,恐怕还是尽量恭顺一点。

赵孝骞不理会身后数千朝臣的窃窃议论,他独自迈步走进了太庙,仰头看着太庙正当中的历代大宋帝王牌位,以及每位帝王的画像。

从太祖,太宗,一直走到神宗,以及新挂上的哲宗画面前。

在哲宗赵煦的画像前,赵孝骞站定了脚步,深深地凝视着画像上熟悉的眉眼五官,久久伫立不动。

许久后,赵孝骞垂下眼睑,低声叹道:“对不住啊,我还是走到了这一步……”

“也要谢谢你,当初若非你刻意留了几分余地,今日的我恐怕没那么轻松。”

“你的志向,未来我帮你完成。”

“大宋需要改变,它太糟糕了,但愿在我的人生结束前,我能给大宋历代帝王送上满意的结果,让我无愧于奉享太庙,受后人香火。”

说完赵孝骞朝赵煦的画像长揖一礼。

群臣在太庙外的广场上等了很久,礼部尚书张沂急得额头冒汗,现在的大典仪式有点失控了,这让张沂很惶恐。

万一今日在大典仪式上搞出了什么大事,别人不敢怪罪官家,但他这个礼部尚书可是要被问责的。

几番犹疑后,张沂打算进太庙把赵孝骞请出来,幸好,当他正要进去的时候,赵孝骞自己走出来了。

张沂长松了口气,望向赵孝骞的眼神几乎充满了乞求。

活祖宗,别搞我了好不好?

“官家请移驾大庆殿。”张沂躬身道。

赵孝骞的表情看不出任何端倪,不知道他刚才在太庙里干了什么。

对张沂的乞求,赵孝骞淡淡地点了点头,迈步向前走去。

大典仪式终于回到了正轨,张沂感激得眼冒泪光。

君臣来到大庆殿,赵孝骞看着面前玉阶上那张全新的龙椅,那是古往今来多少诸侯和野心之辈梦寐以求的位置。

今日开始,这个位置却只属于他。

向太后在殿内等候,她的位置落在龙椅的一侧,此刻的她眼带笑意看着一步步走向龙椅的赵孝骞,眼神里满是宠溺。

无论如何,今日这个结果对她来说,已是最好的了。

能在那场变乱中活下来,并且仍然还能端坐太后的位置上,她还有何可求?

龙椅是重新定制的,包括赵孝骞身上的皇帝冕服,头上戴的帝冠,都是全新的。

曾经被赵佶穿戴过的那一套冕服帝冠,还有被赵佶破坏过的龙椅,赵孝骞坚决不用。

不是他生活多奢靡,不想用二手货,而是赵孝骞很嫌弃它们曾经被赵佶穿戴过,太晦气。

赵孝骞迈上玉阶,先朝向太后行礼,然后坐上龙椅,面朝群臣。

张沂继续主持登基大典,群臣山呼,三跪九拜。

接着张沂又拿出一份祭祖宗和先帝的骈文,念完之后群臣再拜。

宫人鱼贯入殿,手奉代表帝王仪仗的旌节,如意,金瓜,屏扇等物,各自分列龙椅两旁,群臣再次三叩九拜。    接着各国使臣入殿,代表大宋邻国藩属,跪拜大宋皇帝,送上国书。

郑春和下阶接过国书,转身回来递给赵孝骞。

赵孝骞接过国书草草地扫了一眼,其实所谓的国书,都是些陈词滥调,没什么好看的,赵孝骞当着群臣的面打开扫一眼,都是为了礼仪。

合上国书,赵孝骞特意看了一眼辽国和西夏的使臣,嗯,不认识,但只看表情和态度的话,还是特别恭敬,尤其是辽国使臣,随时都保持着半躬身的姿势,跟郑春和似的。

前些年的辽国使臣可不是这般恭敬的态度,他们来到大宋后,哪怕见到大宋皇帝,态度也是非常的跋扈张扬,当年那嚣张的样子,跟如今的恭敬模样简直两个妈生的。

张沂的乞求终于还是没实现,赵孝骞又出幺蛾子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