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8章任用监察
第868章任用监察
关于分立监察权一事,政事堂内的群臣明显感觉到,赵孝骞的态度已经越来越强硬,步步紧逼。
显然官家下定了决心,此事不容任何商量与质疑,必须要把朝廷的监察权独立出来,并且在大宋形成长期的固定的架构,以法律的形式明文确立,不容后世更改。
这已不仅是分政事堂之权那么简单了,它无疑是给大宋所有的官员头上加了一道金箍,以后无论朝堂还是地方,官员想要歪曲政令,想要贪墨腐败,想要以权谋私,都将受到皇帝眼线的直接监管。
试问哪个当官的愿意被如此束缚?
政事堂内,章惇沉着脸没吱声,中书侍郎苏辙也没吱声,二人分别是新党和旧党的领袖,他们不吱声,别的官员自然不便说什么。
赵孝骞仿佛根本没看到众人难看的脸色,只是淡淡地道:“此事宜当速行,度支司应马上拨出钱款,在汴京御街选址,建下监察府。”
“政事堂和吏部拿出最近几年御史台官员考评名册,从中选出品行良好者,刚正不阿者,调入监察府任职。”
“监察府首官,可称‘监察大夫’,官阶二品,与宰相同级,其下置副官二,分别称‘监察左丞’与‘监察右丞’,分治京畿与地方。”
“首任监察大夫,朕属意门下侍郎韩忠彦任之,监察左丞由大名知府吕惠卿任之,监察右丞由真定府通判李清臣任之。”
“以此三人为基础,构建监察府班底,其中皇城司官员不任职,但对天下官员有监察之权,并且皇城司官员只对朕负责,不受政事堂和监察府任何节制。”
听着赵孝骞一系列的人事任命,政事堂内群臣眼皮猛跳,冷汗不由渗透了后背衣裳。
这些人事任命,不是官家临时起意,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首先看他对监察府的定义,是不受政事堂节制,只对皇帝负责,其次是皇城司对监察府另有监察,也就是说,监察府的官员也不可能随心所欲,他们的上头还有皇城司盯着呢。
其次再看官家对监察大夫和左右丞的任用,监察大夫是韩忠彦,此人在朝堂上甚为出名。
韩忠彦最出名的地方在于,他的政治立场很模糊,多年来游走转圜于新旧两党之间。
看看人家的履历,元祐年间,旧党当权,韩忠彦任户部尚书,迁知枢密院事。
绍圣年间,新党卷土重来,韩忠彦从资政殿学士,改任大名知府,后调任回京入政事堂,任门下侍郎,相当于副宰相。
无论新党还是旧党当权,韩忠彦都如履平地,官职始终不离权力中枢,仅看这一点,就知道此人在官场上的生存能力是何等的厉害。
其次再看左右丞的人选,吕惠卿和李清臣二人。
吕惠卿曾是铁杆的新党官员,早年王安石在世时,吕惠卿与王安石简直情同师徒,一直以弟子礼事王安石。
当时世人将王安石比作孔子,而把吕惠卿比作孔子门下弟子颜渊,可见二人的关系何等亲密无间。
后来吕惠卿与王安石却因朝堂权力之争而反目,吕惠卿被屡屡排挤贬谪,仕途几经浮沉,最后被贬谪任大名知府后,便一直没有回过汴京。
还有真定府通判李清臣,他倒确实是新党官员,可他对新政的观点却与其他人不同。
他的政治立场与赵孝骞差不多,认为新政与旧法皆存在弊病,主张将新政与旧法结合起来,去粕存精,形成一种全新的完善的政令,再推行天下。
这个观点自然被朝堂所不容,新党和旧党都不待见他,于是李清臣才被贬谪真定府,成了赵孝骞的搭档。
这几年李清臣挂着真定府通判的官职,可他干的全是知府的活儿,赵孝骞把真定府一摊子事全扔给了李清臣,而他则忙着与辽国征战,要说功劳,李清臣这几年的功劳委实不小。
监察府初立,赵孝骞挑选的官员韩忠彦,吕惠卿,李清臣三人,皆是有深意的。
三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与新党的关系都不算太亲密,甚至存在矛盾冲突,但又勉强算是新党中的一员。
这关系就很微妙。
赵孝骞任用这三人执掌监察府,其用意不言而喻。
若是跟新党关系太好,担心监察府与新党官官相护,根本起不到监察的作用,监察府形同虚设,达不到监察天下官员的目的。
若是任用跟新党有仇的旧党官员,又担心旧党没事找事,利用皇帝赋予的监察权,对新党官员构陷报复,党争愈发激烈,朝堂乌烟瘴气。
不得不说,赵孝骞选的这三个人确实很合适,以这三人为基础搭建的班底,对政事堂和地方官府一定能形成威慑和监管。
见赵孝骞连监察府的人选都定了下来,政事堂的朝臣们心里明白,此事已不可商量,不可逆转了。
皇帝的意志,是必须要执行的,不管对错都要执行下去。
大宋朝堂的政治环境虽说比较宽松,可也要看是什么人和什么事。
在这个重大的事情上,是丝毫没有“宽松”可言的,皇帝决定了什么,那就是什么。
说到底,天下依然是皇权决定一切的世界。
赵孝骞说完后,章惇已经认命了,于是起身行礼道:“臣等,愿遵官家旨意。”
然后堂内群臣里站出一人,道:“臣韩忠彦,愿任监察大夫,为官家分忧,报效社稷。”
众人顿时用复杂的眼神看着韩忠彦。 这位门下侍郎也不知走了什么运,原本只是一个勉强排上号的副宰相,结果一朝登天,竟当上了监察大夫,官阶竟与宰相平级,不仅如此,他还对宰相和天下官员有监察之权。
想必定是他家祖坟附近有人烧山火,连带着把他家祖坟烧冒烟了……
你快回老家救火去啊!
赵孝骞盯着韩忠彦,缓缓道:“师朴先生,朕任你为监察大夫,是为了让你和同僚监察天下官员,但监察府只有监察之权,并无拿问,审讯,干预地方政事之权,这一点你要搞清楚。”
“监察府禀奏上来的任何一件事,皇城司都是会仔细查实的,如若监察府官员有欺瞒构陷官员之举,师朴先生是要负责任的,明白了吗?”
韩忠彦垂头行礼:“臣明白,臣定不负官家所托,所言所奏,字字不假,如若不实,臣愿担罪。”
“监察府设于汴京御街,但地方上也要设立监察官署,往下分别设道和府级监察官署,受汴京监察府节制。未来两年内,监察府可慢慢完善。”
“臣遵旨。”
赵孝骞揉了揉发痛的太阳穴,环视政事堂内群臣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