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3章步步紧逼 - 世子稳重点 - 贼眉鼠眼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世子稳重点 >

第873章步步紧逼

第873章步步紧逼

朝堂的形势很复杂,这一点章惇看得很清楚。

君臣的矛盾,两党的矛盾,汴京与地方官府的矛盾,以及朝堂与士商权贵地主集团的矛盾等等。

别的矛盾或许还能掩藏粉饰,唯独新旧两党的矛盾,是无论如何都无法调和的,双方早已成了势同水火的局面。

矛盾存在,就意味着离心离德。

赵孝骞设立监察府一事,原本天下的官员都应同仇敌忾,团结起来一同反对,异口同声之下,官家的性格再是强势,恐怕终究也不得不做出些许让步。

在今日之前,章惇确实抱着这样的想法,所以政事堂的宰相们对设立监察府一事,不仅态度上冷淡敷衍,一拖再拖,还暗地里给官家设置阻碍,指使炮灰当出头鸟,试图闹大声势。

君臣在互相博弈之时,章惇此刻看到苏辙的态度,心头猛地一沉。

苏辙的态度很不对劲,或者说,整个旧党的态度都不对劲。

章惇回想这几日政事堂收到的谏止监察府的奏疏,脑海里闪过一串串人名,然后他吃惊地发现,好像旧党官员谏止的奏疏并不多,只有寥寥数人。

章惇开始以为是声势不够大,朝中多数同僚仍在观望。

现在仔细一想,合着你们旧党都在观望,把我们新党当成了出头的炮灰是吧?

此刻政事堂内,章惇盯着苏辙的眼睛,缓缓道:“子由先生,监察府分政事堂之权,天下官员从此皆受官家监视,对大家来说,都不是好事,此正是一损俱损之时,子由先生可莫犯糊涂啊……”

章惇这番话说得语重心长,但苏辙却暗暗皱眉。

他从话里听出了警告的味道,这种感觉令他很不舒服。

不可否认,自绍圣先帝亲政以来,新党几乎是压着旧党穷追猛打,在章惇的授意下,这几年旧党被新党打得喘不过气来,朝堂上的重要位置和话语权,基本都被新党占尽。

所以,凭什么你打我时肆无忌惮,而你们需要与我旧党联盟共抗官家时,我旧党就必须不计前嫌与你们联盟?

真把我旧党当成你新党的小弟了?

我们旧党在元祐年得瑟的时候,你们新党遍地哀嚎,脸都被我们扇肿了,也就是那几年我们心慈手软,没对你们新党赶尽杀绝,才换来今日的恶果。

苏辙神情淡定地捋须,道:“章相公,你是在跟老夫说话吗?”

淡淡一句话,令章惇勃然色变,随即深吸了口气,努力挤出一丝微笑。

他听出了苏辙话里的不满之意,章惇也意识到,现在不是对旧党颐指气使的时候,他需要团结旧党的力量,打消官家设立监察府的念头。

“哈哈,子由先生,老夫刚才失言了,先生莫怪。实在是情势不妙,老夫心神有些乱了,故而说话没分寸。”

正要再解释几句,苏辙却悠悠地道:“官家设立监察府,天下官员皆反对,这一点老夫深知。”

“不过章相公,大家反对的理由,是因为官员被朝廷日夜监管,心里不舒服,而且手中的权力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滥用,心里都有了忌惮,政事堂和御史台的权力也被分走了不少,故而才异口同声反对,对吗?”

章惇沉着脸没出声。

苏辙又道:“章相公是一国宰相,心里想的却是自己的私利,老实说,老夫甚是失望。”

“章相公何妨跳出个人的私利,站在大宋社稷的角度,重新思考一下官家提出的设立监察府,您是否能摸着良心说,监察府的设立真的是恶政?你敢这么说吗?”

苏辙目光如电,沧桑的脸上却带着几许讥诮嘲弄。

“上到汴京朝堂,下到州府地方,个个都在打着自己的算盘,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争夺哄抢,却没人想过监察府的设立,对大宋究竟是好是坏,反正你们也不在乎,你们要的,是保住自己的权力和利益。”

“你们的心思,老夫看得清清楚楚,你猜官家看不看得清楚?这样下去,官家的耐心若是耗尽,那时莫说章相公的宰相之位,怕是整个新党都会被官家清算。”

“昨日是朱珍被拿问,两百余朝臣被罢免,今日是三名犯官被拿问,送进大理寺明正典刑,明日呢?章相公莫非没察觉到,官家的动作是一步步进逼,焉知明日官家会不会对政事堂开刀?”

看着脸色越来越苍白的章惇,苏辙冷笑数声,道:“老夫言尽于此,章相公好自为之。”

说完苏辙起身朝政事堂的同僚们点了点头,告辞离去。

章惇呆立原地,神情怔忪地看着苏辙离去。

苏辙刚才的话如洪钟大吕,此刻仍在他耳边嗡嗡作响,一股深深的危机感渐渐袭上心头。

是的,如果官家的耐心耗尽,接下来呢?

他会不会真拿政事堂开刀?

设立监察府这件事,真的还有必要继续反对下去吗?明知是官家坚决要做的事,却非要不自量力去阻拦。

他是君,自己是臣,现在自己的做法,跟螳臂挡车有何区别?    坐在这个位高权重的位子太久了,章惇现在才察觉,自己不过是宰相。

宰相可以是他,也可以是别人,官家不是非他不可,他章惇并不具备不可替代性。

甚至新党也是,这次新党大张旗鼓反对监察府,看在官家的眼里,将是怎样的心情?

你们的势力如此之大,朝堂上几乎全是你们的阵营,他这个皇帝还能当得安稳吗?

…………

赵孝骞这个皇帝确实当得不安稳,向来睡眠质量极佳的他,昨晚居然失眠了。

一想到自己对抗的是大宋所有的官员,以及固有的官僚体系和各种利益集团,赵孝骞纵然是皇帝,也难免感到有些压力了。

幸好赵孝骞不是软柿子,古往今来的帝王有的性格懦弱,被臣权所挟,有的性格暴戾,动辄杀戮。

赵孝骞不一样,他很清楚“皇权”二字的分量,也一直在约束自己尽量把皇权关在笼子里,轻易不要把它放出去祸害人间。

可是这一次,他不得不用皇权来压制了,不为别的,他只想踏实把事情做好,尽量做一个不那么昏聩的君王,免得千百年后在史书上被后人骂。

此刻的福宁殿内,甄庆毕恭毕敬地站在赵孝骞面前,等待赵孝骞批完奏疏。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