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画 - 农门夺婿 - 云水之谣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农门夺婿 >

第189章画

第189章画这个主意得到从上到下一致同意,韩曼青就直接从城里找了画师回来。

也不讲究什么意境,让村民们放轻松,该做什么就做什么,画师只要把他们的生活常态画下来就好。

这些画花了一个多月,又是修改又是增减的,等戚同光拿到手,已经是年底,太学都快要放假了。

戚家水太深,他让韩曼青送信都是直接送到太学,这样他可以直接拿到手上。

一幅幅的画展开,他看的津津有味。不得不说韩曼青很懂他,这些画简直送到他心坎上了。

年少时候,住在白杨村,没有感觉到有什么特别的,就是一地鸡毛的各种事情,有奇葩的人,也有奇葩的事,有勤劳的人,也有不劳而获游手好闲的。人生百态,应有尽有。

那时候他像个过客一样,从来没有融入过白杨村。

直到韩曼青走进他的生命里,就这样触不及防的,把他从云端拽了下来,让他沾上了尘世气息。

开始关注庄家,关注村里大大小小鸡毛一地的事情,开始跟村里的人有更多的来往……

听说他得了白杨村的信,戚大叔也赶了过来,这几年他很少回戚府,想要见戚同光,也是在太学门口等他,这次听说还有画送过来,他就趁着送年礼的机会过来了。

“这是赵夫子的学堂啊,学生好像比你上学那时候多。”戚大叔指着其中一幅画说道。

戚同光点头:“这两年村里日子好过不少,很多人都在阿菊妹妹家帮工,挣了不少钱,也舍得让孩子进学了。再则,阿菊妹妹还给学堂捐了钱,咱们家之前卖房子的钱也缓解不少。”他经常有书信来往,知道的更多一些。

“这是阿菊那丫头吧,这长得,都是大姑娘了啊。”戚大叔指着画着韩家的一副齐乐图,很是惊讶。

小时候跟个土匪霸王似的小姑娘,转眼间眉眼张开了,清秀俊美。

戚同光含笑看着画上踩着凳子,拿着剪子正在摘葡萄的小姑娘。

前年,孙立轩从西域行商那里得了几株葡萄幼苗,韩曼青要了一株,种在院子里,养的好,才两年时间,硕果累累。

她编了两个长长的麻花辫,垂在两侧,头上包了个头巾,穿着粗布衣裳,若是不看她又大又黑,闪烁着动人光泽的眼睛,还以为她是个普通的农家小姑娘。

“戚同光,戚同光,你为什么不去太傅府上赴约?”门外传来一阵喧哗声,戚同光唰的一下把手中的画卷起来,他动作虽快却很轻柔,将卷好的画轴放入一堆画卷中,他示意书童将画都收起来。

书童刚动身,书房的门就被推开了。

来人不是旁人,是苏仪公主。

她父亲是当朝圣上一母同胞的亲弟弟,在她五六岁的时候,跟人画舫争妓子不慎落水,没有及时救回来就那么走了。她娘听闻噩耗,悲伤过度,一口气没缓过来也跟着去了。

从此就剩她一个人了。

太后怜惜她身世凄苦,下了懿旨封她为公主,带进宫亲自抚养。

她身份尊贵,身边伴读都是太傅府上孙女,来往非富即贵。

去年在蹴鞠赛上,戚同光带领队伍反败为胜,让她顿时惊为天人,就开始留意戚同光。

偶尔还找机会跟戚同光偶遇,说两句话什么的,不过戚同光对她一直敬而远之,她也只以为自己是一时迷恋。

谁知道,戚同光才这般年纪,参加乡试竟然一举夺得榜首,每次人家谈论戚解元,她都忍不住心跳加快,脸上发烫,总感觉有什么东西在挠她的心。

宫里的人,自然早熟的多,她很快明白自己的心,就想跟戚同光更深层交流,让戚同光看到她的好。

可是戚同光根本不搭理她。

以前公侯伯爵家的世子、世家公子,也有很优秀的,总是有意无意的往她身边凑,她还觉得无所谓,现在她却嫌他们烦,他们都加在一起,都比不上戚同光一个手指头优秀。

今天太傅家有赏梅宴,她听说给戚同光送了帖子,早早的就打扮华美,出宫赶到太傅府等他,谁知道等了一上午都没看到他,一问才知道,他根本没有来。

这不就来兴冲冲的问罪了嘛。

戚同光拿起书,眼神都不看她,书童顶着压力,硬着头皮的把胡搅蛮缠的苏仪公主请走了。

虽说苏仪公主的心思基本上大家都知道,不过戚同光的态度,大家也都看在眼里。

娶不娶苏仪公主,对于一个自身实力强劲,家里实力也雄厚的人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

此后苏仪公主多次以各种方式邀约戚同光,都被他给推据了。

……

乡试后就是会试,春节过后就要到了,没有多少时间。

这天傍晚,戚尚书刚回书房,就听下人通传,戚同光求见。

“求亲?”戚尚书惊讶,据他所知,他这个儿子并不近女色,在外也是沉默寡言,来往比较多的,也就是跟以前那个不知道什么村子里的书信来往,他要向什么人求亲?

戚同光点头:“女方叫韩菊,是白杨村人士,家里有三个姐姐一个弟弟,比我小两岁,正好合适。”

戚尚书一拍书桌,“胡闹,你是什么身份?以后可是要入朝为仕的,以你的才能进文渊阁当宰相都有可能,怎么能娶一个孤陋无知的村妇?”

“出生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长相还有见识,有这种偏见的人才是孤陋无知。”戚同光不退不让,直接驳回去,“我已经认定阿菊妹妹了,你要是不同意,这次的会试,我就不参加了。她是个村妇,到时候我当一个碌碌无为的败家子,倒也般配。”

戚尚书起了个倒仰。

最后两人你来我往,定下了,只要戚同光殿试考个好名次,就为他求亲。

现在只是过了乡试,戚同光以为考了个好名次,他就没有对手了吗?到了会试,天下英才济济一堂,他若考个好名次,说明他真有才干,入朝以后也不用担心了。若是他考不好,自然会知道,一个好的岳家,在未来的仕途中,对他的帮助有多大。

再一个,本朝历来有榜下捉婿的习俗,以他儿子的才貌,绝对是上佳人选,到时候各方来争夺,看多了大家闺秀,名门望族培养出来的世家女,他自然眼光就提高了,看不上乡野村妇了。

两个老狐狸,心里各有盘算,就这么定下了约定。

……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