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择日发兵
第92章择日发兵
薄雾蒙蒙,秋高气爽。
至晨昏未明之际,是日月失色的苍蓝天空。
老成头儿忽然坐起来摸黑擦亮火折子,点燃遍身油腻的灯盏儿,屋子亮起青白色的光,在光芒下老成抽出宝刀,铿,寒光掠过人眼让屋内多出冷寒。
老婆子跟着坐起,身上披着一件厚实的棉衣。
“他爷,这就去吗?”
“唔。”
老成应了一声将钢刀回鞘。
刀是好刀,他花了三两银子在城南欧铁匠那里打的。
陪着他南征北战,在江西砍僵尸,平叛杀乱匪,九江斩死妖怪,本来也应该和他一样享福的。
但人总是不容易享福的。
刀也不容易,享福就锈了。
老成整整磨了一个下午,才恢复往日的锋利,亦如现在披甲的他。
老婆子系甲绳打上结,呜呜地抹眼泪,不敢大声怕让儿子和媳妇儿听见。
老成没有安慰也不曾喝止,他按实铜烟袋锅子,左手拿着烟杆儿裹着黄铜嘴嘬了一口,就这么默默地攥住老婆子粗糙干瘪,为家里操劳的手,搓了搓,低低地说道:“歇着吧,睡一觉,家里有他和他媳妇儿。”
吹灭油灯,走出房门。
门口。
成梁举着灯笼在喂青驴。
老成头儿坐上车,车上还有一件箱子。
成梁递过来一壶热豆浆,蒸得透透的光饼,以及就着吃的五干儿,前两个家里能做,五干得去集市上买,也是昨天备好的。
家里对老成和小成从来都不马虎。
成梁老实巴交的模样也不像是牢头儿家里的,倒像是为爷俩牵马赶车的壮劳力。
老成干瘦的手搭在箱上:“这套甲本来是打给你的,你不穿,你儿子要穿。”
“爹,战场上刀剑不长眼,你照应着他。”
成梁没去看甲箱,他从小就知道自己不是这块料,杀个鸡都踌躇良久,夜里老鼠从床边爬过去,也没起身去打死,任由它们过去。
正因如此,小成养灰宝的时候没有遭到家里的反对,家里很容易就接受了灰宝。
这性子太软,当不了衙门的差。
“放心吧,我拼了这条老命也护着他。”
成梁摇头:“不是,老叉别这么说,都得好好的,我就是怕……。”
“穷啊,你那时候病了,没钱抓药,我把棉袄当了还是不够,好在我还有一把子力气,朝廷征兵先发一个月饷,我知道那是买命的钱,没办法,得拿。”老成狠抽了一口,吐出雾气在灯笼光中,白茫茫的。
“在战场哪一次不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
“我在军中熬出真气,砍下多少颗脑袋才创下家业。”
“怕?”
老成嗤笑一声,噗噗吐出呛人的旱烟,干裂粗糙的手掌挥了挥扫去烟雾,露出一双明亮的獾眼:“怕就不做砍人头的买卖”。
“爷!”
小成就在县衙门口等着,看到驴车赶来高兴招手。
老成脸上挂起笑容,和小成父亲把箱子搬下来。
成言说道:“爹,回吧。”
小成父亲张了张嘴望着成言:“万事小心,别那么拼命。”
“他叔……”
成梁抱拳也不像武林人士,就是市井中的小掌柜。
他没读过私塾,实在说不出什么激励和鼓舞的话,甚至连关心都很生硬。
把装着热乎豆浆的水袋塞到成言手里,这个黝黑的汉子亲手为成言披上盔甲,然后赶着驴车踏上已见清晨明色的长街。
街上蒸笼热腾腾的气和雾交织在一块儿。
成言望着背影渐渐消失在街口。
趴在背包上老猫晃悠着尾巴打着哈欠。
自从变成猫似乎总是睡不醒。
“早些年我在军中追随魏提辖,他曾说过一句话:杀猪下三滥,杀人上九流。趁着还能动手,多砍几个。”老成搓灭旱烟锅子,背着手迈步踏入县衙。
成言忙追上来,溜达在胸口的灰宝儿探出小脑袋。
越过门槛是一位端坐桌后的老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