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班底雏形
在李君泽的筹划下,李耀武接下了宁阳县典史的职位,并且火速上任。
上任没多久,李耀武就向县丞杨谦提交了一份‘剿匪计划’的公文。
公文内提及,宁阳县境内驻有多处山匪路霸,为祸一方。
为使宁阳县之下吏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李耀武作为刚上任的典史有必要革新净明。
让宁阳县重归祥和安宁。
不过雄心壮志的李耀武,很快就被现实所击败了。
宁阳县衙给典史所配备的人手简直惨不忍睹。
县衙大牢的狱卒仅有三人,一个老头带着两个子侄,属于是子承父业的世袭职位了。
然后文书杂役门子一人(一人身兼三职)。
手底下唯一能让他带出门的民壮十六人。
哦对了,这十六个民壮还是字面上的。
等他这个新任典史上任点卯时,实际上只有七人到岗。
一打听才知道,这七个人里真正专职的差役民壮,只有六人,多出的一个是来问问新上任的典史老爷是否有什么恩赏,他家里正等米下锅。
至于剩下九个没到的民壮,皆为了糊口,去找活干去了。
惨,太惨了!
李耀武听完几个民壮七嘴八舌的话后,不仅没能把自己准备宣布的事情给布置下去。
反倒是先借出去了二十斤米。
这让李耀武颇有点挫败感。
不过宁阳县的武备还是有的。
只是驻守在陵阳城的守备官军和典史并非一个体系内的。
虽然有时候县令、县丞会借调守备官军做一些事情。
但那两者是朝廷命官,他们的手令和印章会被守军认可。
李耀武所获得的这个典史职位直接就是个不入流的吏员。
尽管有一定的权力,但是守备官军完全就不要鸟他。
思前想后,李耀武还是先找上了李君泽。
“二郎,典史衙门几乎没有可用的人,仅有的几个民壮还都是些老弱,根本不堪一用。”
“想用这些人来练兵剿匪,简直是痴人说梦。”李耀武对着李君泽就是一阵吐槽。
在没接手之前,李耀武还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
但真正接手上任后,李耀武也是真想做出点事情来。
“大哥,县衙现在一共有十六名民壮可以供你驱使,但是今天只到了七人,还有九人出去找活供养家小去了是不是?”李君泽问道。
“嗯,没错,那些民壮彼此都认识,来的民壮是这么说的。”
“我有一个想法,你看这样行不行……”李君泽让李耀武把耳朵凑过来,他简单说了下他的想法。
没想到李耀武听完后,眼睛顿时就亮了。
“你这么说好像也不是不行!”
“不过,他们愿意进山挖煤吗?”李耀武随后又担心道。
“现在天寒地冻的,他们还有更好的选择吗?煤炭从山里刨出来一斤就是一文钱,他们现在在城里找活,什么活能让他们一天挣上三五百文,甚至是上千文?”
尽管白虎山煤场只运行了几天。
在将那一万八千斤运给苟掌柜,完成第一笔交易后。
煤场陆陆续续又往城里运了大约两万斤白煤。
以现在煤场里25个人的产量,平均一人一天出产三百斤算,一天也能挖出7500斤煤!
这个产量其实想要供应整个陵阳城的富人使用其实是不够的。
但是‘李家煤矿’的名头还没打出去,销量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
但是那两万斤白煤依旧给李君泽创造了巨大的收益!
现银一千二百两!
这笔数字看似不多,但你也要看,它和什么相挂钩。
如果用来买田地,这一千二百两足够直接买下三百亩地!
在陵阳城里置办一处三进宅子也不过二百两现银。
由此可见,白虎山里的那处煤场,给李君泽带来了多么强大且恐怖的收益!
从李君泽这里找到了解决的办法,他将县衙里的民壮们召集起来。
向他们宣布了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