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离京
李仁受召走进凌云殿,发现池里的金鱼已经空了。
六月本是荷花盛开的时节,然而残荷凋零,用尽了办法也无可转圜。
宫女引他入内,清苦的药气充斥着整个宫室,雕梁画栋也化作了衰草枯蓬。
太后人在帘后并不露面,只由涟娘向李仁道:“先生,请为娘娘占卜余寿。”
是的,他今天来就是干这个的,瞧一瞧这位叱咤风云了一辈子的太后娘娘还有多少时日可活。
他拾起三枚铜币,在火盆前起卦。
殿内阴风乍起,缦帘轻舞,宫人们都觉出一股寒凉。
李仁闭着眼,从庞杂混乱的未来中触摸。
各人的命运复杂幽微如星斗,他的神思与白日隐没的星辰共舞,日光变成了幽冥般的暗色,群星都显示出既定的轨迹。
天命难知,唯有心思最为澄澈之人可窥见一二。
他一生隐于山林,不侍官场,才得以精通八卦,而今沾染红尘,这卦象也变得时准时不准。
演算了大半日,李仁睁眼,收拾好了一应用具,起身再拜。
涟娘急问:“如何?”
李仁苦笑着摇了摇头。
涟娘悬吊了大半日的心骤然向下坠去。
“太后之寿,其实早已尽了,之所以能延续多日,我想不过是人意过于顽抗,导致天命也无可奈何罢了。”
“以你之意…”涟娘回头去看帘幕里,“只要太后还不想走,那么仍有转机?”
李仁摇了摇头:“纵然能抵抗一时,可不过如灯中残油,总有尽时。太后这样同自己过不去,只怕难捱。”
涟娘脸色难看,她何尝不知太后是拼命吊着这口气。
原先精力那样旺盛的人,现在日日缠/绵床榻,每天统共睡不到两个时辰,其余的时间总是咳个不停,连喘气也费力。
情绪虽一点也没有喜怒无常的迹象,可涟娘知道,这并不是太后身体健朗的征象,而是竭力控制的结果。
“李仁…你过来。”帘内的人唤了一声,由于久未开口,声音很低哑。
李仁掀开帘,只隔着一层薄薄的床帐,跪在太后榻下。
如此不合礼数,也是这位太后娘娘的风格。
他想起自己第一次为她占卜,那时大梁甚至还没立国,天下动乱不堪,他自负大才,相信必能看出结束乱世的吉星。
星象却直指那位新婚燕尔的吴王夫人。
李仁怀疑是自己卦象有误,占卜再三,却都是同样的结果。
后来大梁开国,吴王夫人成了皇后,他所言“天命在吴”也传遍天下。
皇后邀他去宫中问卦。
“你算卦这么准,能不能猜出我要问什么?”
如此刁难人的要求,李仁却没有推却。
他直接说:“娘娘心中所求是‘不可能之事’,但还是要问一问这愿望能否实现。”
彼时他没有给出答案,此刻,太后躺在病榻上,再次问:“不可能之事,能实现吗?”
李仁叩了一叩,仍旧无言。
太后抬了抬手,涟娘入内扶着她强坐起来。
“我知道,卜算之人不能全盘托出。可是,我寿数将尽,只怕等不及看见那天。任重而道远,现在还不到我走的时候,所以想问问你,能否辅佐成玉,帮她走完后面的路?”
李仁道:“太后和成玉殿下所谋之事,有伤天理。”
太后笑了声,咳了两下:“这也是你占卜的结果?那么,你而今入朝为官,是专为了与我为敌么。”
“臣一直想做对天下人有益之事,谁心怀天下,臣自然站在谁那边。”
涟娘冷笑:“先生真是一如即往,可这么多年了,先生除了隐居山水、垂钓耕读,可还做了什么有利于天下之事?”
李仁无言,太后却摆了摆手止住涟娘的诘问。
“我知道,你做的事都是不能露在明面上的事,就像你过去十年间默默帮着徐恕,代她与青海徐氏传递消息,还有朝中遍布你的朋友,京中的形势你了如指掌…所以,即便从前你一直不肯入仕,如今却也能在朝廷里混得如鱼得水。”
太后每说一段话就要停下来平复气息,她撑着病体,说:“可若你真事事看得清算得准,也不会半辈子都游离于朝政之外,你虽一直想救众生于水火,可其实也有心无力。李仁,你的才华不应该就这样被埋没,更不应该选错了主人,与心中理想背道而驰。”
李仁不能答,他的确对大梁的未来牵肠挂肚,尤其这几年大变将至,他无法置身事外。
“你从前曾对成玉说,希望她做有德之人。”太后缓缓道:“那你现在觉得,她可堪你辅佐?”
李仁回想这五年,说:“殿下本性是有德之人,可她要做的事,却险而又险,稍不留神就要令大梁陷入危难。”
太后又道:“既然如此,我把她交给你,希望你将她引入正途,是怎样的正途,由你来决定。李仁,你当年是怎么说的,不要忘了。”
当年…是多少年前?
是徐恕第一次踏入上京时,还是他大言不惭说要改变这个天下时?
“你答应阿恕,帮她把文渊阁传之后世,让天下每一个女人都能像男人一样读书写字考取功名,让这世间再无战乱饥馁…你答应的事,哪一件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