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二章大雪崩(五)
赵元睿听得阿二先生的献策,起先连连点头,到了最后却皱了皱眉,道:“若是如此做,岂不是会激起更大的骚乱?”“天下士子众多,本王若先起屠刀,只怕会激起民变……”
“本王倒不是怀疑先生之计策,只是其中有些东西,本王想得不太明白……”
阿二看了赵元睿一眼。
三皇子话中虽未表达出对自己献策的怀疑,但阿二却听到了言外之音。
他笑了笑,此时若不能说服三皇子,那自己便是白费唇舌了,于是道:“王爷此言差矣。”
“何解?”赵元睿目视阿二道。
“王爷当知,我朝立国至今,大昭是谁的大昭?”阿二循循善诱道。
赵元睿道:“自然是赵氏皇族的大昭。”
“亦是今上与朝中栋梁们的大昭。”阿二接了一句,露出一个深不可测的笑容,“换言之,如今天下士人激愤,一则因这兴城祸事。”
“二则,王爷可知是什么?”
“是什么?”赵元睿心中隐隐有了些许猜测,不过还是顺口问了阿二一句。
“二则是明年的是否开科举,在朝中大臣们的商议下,已经成了一个不能确定的事情。”
“当下来看,明年极可能不开科。”
“科考关乎今上与朝中重臣的利益,是否开科在乎天子与重臣之商讨,却不该是士人们妄议之事。”
“王爷镇压他们,必起民愤。但若是让今上与重臣们见到,如今民间士人的势力已经膨胀到了一个足以引起他们惧惮的地步,再加上他们又直逼国朝权贵们的利益,企图掺和进来分一杯羹,必不能为今上与群臣所能忍受。”
“更何况,他们可是与当初提出科举的燕王逆党有牵连的……”
“若真如此……”赵元睿顺着阿二的计策往下思考,悚然而惊,“大昭岂不是有秦皇焚书坑儒之祸,赵氏皇族岂不是会因此背负千古骂名?!”
好毒的计策!
赵元睿听之都暗暗心惊!
“那是千百年之后的事情了。”提出这个计策的阿二却显得极其淡然,道,“更何况,天下士人多了,民智大开,与大昭千秋万代无益。”
“百姓只管吃饱穿暖就是,其余的东西,知道那么做也没甚么用,反为自己招惹祸端。”
“王爷的根基在庙堂之内,在于朝中权臣与今上会不会支持你,而王爷依此所做,实是投其所好。”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王爷莫非不想有朝一日,坐上那把雕龙的椅子,受万邦来朝,群臣跪拜么?”
“成大事者,安能有妇人之仁?”
赵元睿呼吸渐渐急促起来。
良久之后,他重重点头,道:“本王便照先生所说的去做!”
“王爷英明!”
……
依旧是中堂里。
在阿二先生所居住的小院里忙活完了之后,鬼婆便回转了晋王临时府邸,受王爷传召,来到中堂内。
他跪在地上,膝下垫着蒲团。
晋王在他身周,踱着步子,良久之后,晋王赵元睿忽地问了鬼婆一句:“明福,你觉得这阿二先生……其人如何?”
方才阿二与赵元睿一番长谈,令赵元睿心头震骇,不免对这个得来不易的谋士跟着产生了些许疑虑。
赵元睿自诩心硬如铁,手段狠辣,被他亲手杀死的女子不下百人,但与阿二先生这一开口便是‘焚书坑儒’之毒计相比,就不免黯然失色。
因此才有了他向自己最信任太监的询问。
鬼婆心中讶然。
难道王爷与阿二先生之间有了什么嫌隙不成?
不应该……鬼婆先前回转王府之时,与阿二先生也见了一面,对方脚步轻盈,气息淡然,可不像是与王爷生了什么龃龉的样子。
那是什么原因?
这个问题关乎王爷与阿二先生两人,亦关乎自己与自己主子,以及主子最信任的谋士的关系。
可不好轻易回答。
鬼婆只好伏地轻声道:“阿二先生智计无双,奇谋迭出,着实是王爷最得力的臂助。”
他这话说得毫无意义。
赵元睿对阿二礼遇有加,阿二又向他频频献策,赵元睿怎会不知阿二先生智谋出众?
晋王想知道的是别的东西。
赵元睿摇头轻笑了几声,道:“本王问你的,不是这个。”
“鬼婆,你觉得阿二先生此人,对本王可真如他所说的那般,忠心耿耿?”赵元睿直言不讳。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毕竟此地没有第二个人存在,只有他和自己的贴身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