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138分房咨询,大小单间与套间
第139章138.分房咨询,大小单间与套间
中午的阳光,白晃晃,直直地钉在阳光明的办公桌上。
厂务会议记录本摊开着,那些工整的蓝黑钢笔字,此刻却像浮在水面的油花,没能完全沉入阳光明的眼底。
他的指尖,无意识地一遍遍摩挲着钢笔冰凉的金属笔帽。
那点微弱的凉意,是他此刻唯一能抓住的锚点,试图平息心底深处一丝不易察觉的却始终盘旋不去的焦灼。
赵国栋厂长办公室里那番话,字字如锤,犹在耳畔轰鸣:“更大面积的住房!”
这个承诺,像一剂强心针,瞬间刺穿了长久以来小隔间那狭小、昏暗的阴霾。
然而,多年谨慎的秉性,加上特殊年代淬炼出的本能,让阳光明并未将全部希望轻易托付于一纸承诺。
韦鸿宇,房管科科长。这个名字,在阳光明的心头反复掂量。
赵国栋的承诺是推动巨轮的狂风,但最终驶向哪个泊位,房间的朝向、楼层的高低,甚至那墙壁是否平整、地板有无坑洼——这些关乎日日夜夜居住体验的“底子”好坏,韦鸿宇这个位置,拥有着不容小觑的“微调”空间。
直接去房管科办公室?阳光明立刻否决了这个念头。
奖励政策刚贴出公示,他作为最耀眼的受益人,又是赵国栋的贴身秘书,此刻登门,目标太大,太扎眼。
无数双眼睛正盯着他这个“破格”分房的幸运儿,任何一丝风吹草动,都可能被放大成不必要的议论,甚至惹来麻烦。而麻烦,往往意味着更大的不确定。
主意已定。吃过厂食堂那顿简单、油星寡淡的午饭,阳光明回到办公室。
他拿起那部沉重的黑色拨盘电话,手指稳定而缓慢地转动着数字盘,拨通了房管科的内线。
“喂,房管科。”听筒里传来韦鸿宇的声音,带着魔都腔调特有的圆润尾音,语气平稳,像一池不起波澜的水。
“韦科长,你好,我是厂办阳光明。”阳光明的声音保持着工作状态特有的清晰和沉稳,像一块温润的玉石。
“哦,光明同志啊,你好你好!”韦鸿宇的声音立刻像投入石子的水面,漾开了熟稔的笑意,“有什么指示吗?”
“笑话我了不是,指示哪敢当。”
阳光明也笑了笑,语气放得更松快些,“韦科长,是这样,想着有段时间没碰头了。
正好唐叔叔,就是东方厂的唐建宏科长,他上次还说想一起聚聚。
不知道韦科长今天下班有空吗?我做个小东道,我们找个清净点的地方,叙叙旧,聊聊天,好吗?”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
阳光明几乎能想象出韦鸿宇在办公桌后微微眯起眼睛,权衡利弊的模样。
聪明人之间,无需点透。
阳光明刚刚立下轰动全厂的大功,分房资格已是板上钉钉,此刻私下约见,所求为何,不言而喻。
“光明同志客气了!你请客,我怎么能不给面子?”韦鸿宇很快回应,热情明显升温,“建宏那边,我来打电话约他!他对你是赞不绝口啊。地方嘛……老地方好吗?‘新风’旁边那家‘工农’,味道很好,也清静。”
“好,就听韦科长的安排。工农饭店,晚上六点半?”阳光明确认道。
“没问题!六点半,工农饭店碰头!”韦鸿宇答应得干脆利落。
“辛苦韦科长联系唐叔叔了,晚上见。”
阳光明轻轻挂上电话,从胸中缓缓吐出一口气。
第一步,成了。
由韦鸿宇主动提出联系唐建宏,显得更自然。有唐建宏这个中间人在,他和韦鸿宇的沟通,肯定能更加自如一些。万一有些话,他自己不方便说,唐建宏也能从旁敲敲边鼓。
……
尖锐刺耳的下班铃声,如同利刃划破空气。
瞬间,厂区被放工的人潮和喧嚣填满,脚步声、自行车铃声、工友间粗声大气的招呼声,汇成一片。
阳光明故意在办公室里多磨蹭了十几分钟。他整理着桌上永远也理不完的文件,目光却不时瞟向窗外。
看着那片由深蓝工装和灰色便服组成的洪流,从汹涌到细流,再到零星几点,厂区重新空旷起来。他这才锁好抽屉,不紧不慢地走出办公楼。
他没有走向干部家属楼的方向,也没有刻意在人流中搜寻韦鸿宇的身影。他混在最后一批下班的普通工人里,绕了点远路,朝着与家属区截然相反的方向走去。
这是刻入骨髓的谨慎。
在这个处处讲究“群众监督”的年代,一个即将分房的厂办秘书和手握分房实权的科长下班同行,哪怕只是巧合,也足以成为明天车间里、食堂中津津乐道的谈资。
他必须规避开这种可能。
“工农饭店”的红底黄字招牌,在傍晚渐弱的余晖里显得有些陈旧黯淡。比邻的“新风”饭店稍显气派,这里则更显市井烟火。
正是饭点,大堂里人声鼎沸。
空气里弥漫着浓重的饭菜油气、劣质白酒的辛辣和大碗茶粗粝的叶子味道。
服务员托着油腻腻的托盘,在拥挤的桌椅间灵巧穿梭,吆喝声此起彼伏。
阳光明熟门熟路地穿过这片喧闹,径直走向上次三人相聚的那个雅间。门口依旧挂着那半截洗得发白、沾染着点点油渍的蓝布帘子。
掀开帘子,一股熟悉的混合着烟味和茶香的气息扑面而来。
韦鸿宇和唐建宏已经到了。
两人正对着粗瓷茶杯里漂浮的茶叶沫子,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桌上已摆好了一碟盐水花生米和一碟凉拌海带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