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159新的一年优秀党员行政23级香兰入
第160章159.新的一年.优秀党员.行政23级香兰入院
一九六九年的冬天,在红星国棉厂机器的轰鸣中,悄然滑过。
黄浦江畔的寒意被春风渐渐吹散,时间迈入了崭新的一年——一九七零年。
四月的魔都,空气中浮动着梧桐新叶的清冽气息。
上午的厂党委会刚结束不久,赵国栋回到办公室。他脱下深灰色的中山装外套,挂在门后的衣帽架上,露出里面熨帖的白衬衣。
他靠在藤编的椅背上,指间夹着燃了一半的“飞马牌”香烟,眉宇间带着一丝会议后的思索。
他抬眼看向推门进来的阳光明。阳光明穿着整洁的蓝布工装,身姿挺拔,手里拿着一个记录本。
“光明,坐。”赵国栋指了指桌前的木椅子,顺手把烟灰弹进搪瓷烟灰缸里。藤椅在他身下发出轻微的吱呀声。
阳光明依言坐下,目光落在赵国栋面前摊开的会议记录本上。本子是红色塑料封皮的,上面印着金色的党徽。
“刚才厂党委会,重点议了今年厂里优秀党员的评选标准。”
赵国栋开门见山,声音低沉有力,“又红又专,思想过硬,是硬杠杠。这一点,你上周在全厂组织成员思想报告会上的发言,就很有分量。”他吐出一口烟,烟雾在办公室里袅袅散开。
阳光明微微点头。
那次报告,他结合自己进厂后的经历,特别是协助破获仓库盗窃案、参与设备改造的实践,谈了青年干部如何扎根基层、服务生产、锤炼思想。
他不空谈理论,讲的都是车间里摸爬滚打出来的体会,有实例,有数据,逻辑清晰,反响确实不错。
台下那些专注的眼神和会后几位老党员的肯定,他都记得。
“报告内容很扎实,逻辑也清楚。”
赵国栋看着阳光明,眼神里有期许,也有提醒。
他习惯于在肯定之后,指出更明确的方向。
“我建议你,把报告的核心内容,好好整理润色一下,写成一篇像样的文章。”他用夹着烟的食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了两下,发出笃笃的轻响。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如果能想办法,在市一级的报纸或者杂志上发表出来。”
赵国栋加重了语气,每个字都清晰有力,“那这次厂里的优秀党员名额,基本就稳了。”
他强调了“市一级”和“稳了”这两个词。
阳光明心头一动,像平静的湖面投入了一颗石子。
优秀党员,这不仅是一项政治荣誉,更是组织对他个人能力和表现的认可,是未来发展的坚实台阶。
他明白赵国栋话里的分量和背后的推力。赵国栋这是在为他铺路,也是给厂里争光。他放在膝盖上的手,微微收拢了一下。
“书记,我明白了。”阳光明的声音清晰而沉稳,带着年轻人少有的持重,“我会尽快整理。”
赵国栋满意地点点头,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嗯。这是条路子。”
他话锋一转,带着务实的态度,似乎要把期望值拉回地面,“当然。”
他身体微微前倾,“如果发表上遇到困难,也别泄气。那就得在‘五一’前这段时间,工作上再努把力,最好能拿出点扎扎实实的成绩来。离名单最终敲定,也就不到一个月了。”
他直视着阳光明的眼睛,目光如炬,“我希望,这份名单里,有你的名字。”这句话,既是期许,也隐含着一份承诺。
“谢谢书记信任和提点。”阳光明郑重回应,语气诚恳而坚定,“我一定尽力。”
他知道,说出的“尽力”二字,承载着沉甸甸的责任。
离开书记办公室,阳光明回到自己靠窗的座位。
相比厂里其他同志为了争取这个名额可能需要做出的各种努力——比如加班加点搞突击生产、主动承担最苦最累的“义务劳动”,或者挖空心思写思想汇报——赵国栋指出的这条“发表文章”的路子,对他而言,确实是一条更清晰、也更契合他优势的路径。
他不是第一次在报纸上发表文章了。
去年在《工人日报》上那几篇为赵国栋主导的设备技术革新唱赞歌的文章,虽然属于宣传类任务,但实实在在地锻炼了他的笔杆子,也积累了与编辑打交道的初步经验。
这次的思想报告,底子厚实,观点鲜明,稍加整理和理论提升,完全有资格冲击《沪海日报》或《支部生活》这类市一级的刊物。
他看重这次机会。未来的路很长,每一次荣誉,都是前行路上的基石,不容错失。
阳光明拿起桌上的搪瓷缸,喝了一口温热的茶水,定了定神。
接下来的两天,阳光明在处理日常秘书工作的间隙,投入了文章的修改润色。
收发文件、安排会议、整理记录、协调各部门……这些琐碎的事务并未打断他的节奏。他总能找到片刻的宁静,铺开稿纸。
他摊开当时的发言稿,字斟句酌。
他删去过于口语化的部分,补充了一些更具理论深度的观点,引用了《实践论》和《矛盾论》中的相关论述,将那些来自生产一线的具体事例——
如何在仓库案中细心排查线索,如何在设备改造中虚心向老技工请教,如何化解工人间的矛盾——
嵌入得更具普遍性和说服力,使之成为论证“实践出真知”、“群众路线是根本”的有力论据。
他反复推敲标题,在几个备选方案中犹豫:《在基层实践中锤炼思想》、《青年干部成长之路》、《从实践中来,到群众中去》……
最终,他选择了《扎根基层沃土,锤炼红心——一名青年干部的思想实践报告》。这个标题既点明了主题,又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稿纸上的字迹经过反复誊写,更加端正清晰。
阳光明通读一遍,感觉文章骨架硬朗,血肉丰满,既有思想高度,又不失实践的烟火气。理论部分不显得空洞,事例部分也不流于琐碎。他满意地合上稿子。不需要再拖了。
第三天上午,他抽空去了趟厂区附近的邮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