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126强硬的街道办主任,噤若寒蝉 - 诸天火红年代,冰箱每日刷新 - 暗石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27章126强硬的街道办主任,噤若寒蝉

第127章126.强硬的街道办主任,噤若寒蝉

星期六傍晚,弄堂里没有一丝风。

知了的嘶鸣显得有气无力,断断续续,更添了几分烦躁。

石库门的天井,这方小小的四方天空下,气氛比这粘稠的空气还要沉闷压抑。

昨日的交锋余波未平,新的风暴似乎已在酝酿。

李桂花早早搬了家里那把磨得油亮的矮竹凳,坐在门槛边。

她手里无意识地搓着一件半旧的小孩汗衫,指尖用力,布料发出细微的摩擦声。

她的眼神却像两盏不安的探照灯,紧张地、一遍遍地扫向那扇沉重的黑漆大门。

每一次门外路过的脚步声,都让她肩膀下意识地一缩。

她嘴里不停地小声嘀咕,声音含混,带着浓重的忧虑:“街道吃了瘪,这趟来的人,怕是要更凶,官更大……作孽啊,不晓得要怎么收场……”

张秀英则像一杆标枪,笔直地立在天井中央的青石板上。

她双手背在身后,下巴微微抬起,神情严肃专注,如同一个待命的老兵,随时准备迎接挑战。

只是,那背在身后、被身体挡住的双手,十根手指正神经质地紧紧绞缠在一起,泄露了主人内心的焦灼。

冯师母抱着胳膊,倚靠在自家的门框上。

她的眉头微蹙,似乎在计算着即将到来的风暴强度。

何彩云半背靠着斑驳的木门框,双手抱在胸前。她的脚尖以一种压抑的节奏,不耐烦地点着脚下的木板,发出轻微却异常清晰的“哒、哒”声。

她的眼神锐利得像两把小钩子,死死锁定着那扇紧闭的黑漆大门方向,仿佛要用目光将那门板烧穿,看清门外的动静。

客堂间门口,陈阿婆坐在一把吱呀作响的旧藤椅上。

老人浑浊的眼睛一眨不眨,紧紧盯着那扇象征着未知命运的大门,布满岁月沟壑的脸上,交织着紧张、忧虑和一种豁出去的决心。

张春芳站在一旁,一只手扶着阿婆的胳膊,另一只手无意识地揪着衣襟下摆,年轻的脸庞上也满是忐忑。

赵铁民依旧沉默,像一尊生了锈的铁塔,蹲在墙角背阴处。他捏着半截没点着的“飞马”牌烟卷,粗糙的手指无意识地捻着过滤嘴,劣质的海绵纸被揉搓得起了毛。

他的目光沉沉地盯着地面上一块青苔,偶尔才飞快地抬一下沉重的眼皮,扫一眼那扇大门,眼神里是深不见底的愁苦和对生活的麻木。

所有人都在等。

等街道的同志再次上门。等待那悬在头顶的靴子最终落下。

昨天阳光明那番透彻的分析,像一道穿透阴霾的光,给大家指明了方向——

顶住最好,顶不住也要争取更多的票证和零工指标。

工作名额是遥不可及的星辰,票证和零工才是维系眼下生存的米粮。

这份务实的希望,像一颗微弱的火种,驱散了最初的绝望,却也带来了更深、更具体的焦灼。

街道办的田主任会亲自来吗?她会是怎样一个人?昨天他们近乎“漫天要价”的诉求,会不会彻底激怒了街道?

今天等待他们的,是妥协的橄榄枝,还是更严厉的铁拳?

时间在这闷热的死寂中,流淌得异常缓慢,每一秒都被拉得黏稠而漫长。

水龙头没拧紧,水滴落在下方搪瓷脸盆里的“嗒……嗒……”声,单调而规律,像一柄小锤子,一下下敲打着每个人紧绷到极致的神经。

弄堂外偶尔传来的自行车铃声,或是远处小贩拖着长调的吆喝声:“栀子花——白兰花——”,反而更清晰地衬托出天井里这份等待的沉重和窒息感。

然而,直到天色完全黑透,弄堂里家家户户亮起了昏黄的灯光,那扇黑漆大门外,除了偶尔路过的邻居投来好奇或探询的目光,再无其他动静。

刘干事没来。传说中手腕强硬的田主任,更是连影子都没见着。

“搞啥名堂?吓死人了!”

李桂花终于憋不住了,烦躁地一拍大腿,声音在寂静的天井里显得格外响亮,“不来也说一声,害得我提心吊胆一整天!这么吊在半空中,比一刀下来还难受!”

何彩云撇撇嘴,从楼梯上走下来几步,语气带着一丝不确定的侥幸,又夹杂着更深的疑虑:

“怕是我们要得太高,吓跑他们了?还是……他们回去商量了更狠的手段?”

她说着,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脖子。

张秀英眉头紧锁,没有理会李桂花的抱怨和何彩云的猜测,目光投向站在门边阴影里的儿子:“明明,你看呢?”

她的声音带着寻求主心骨的急切。

阳光明从门边的阴影里向前迈了半步,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

“姆妈,不要急。该来的总会来。他们不来,说明事情没他们想的那么简单。

也许……他们内部也有分歧,或者需要向上请示。

我们该做什么做什么,等他们上门。慌,解决不了问题。”

他的话像定心丸,让躁动的空气稍稍平复。但那份无形的压力,并未真正消散,只是沉入了水面之下。

石库门的夜晚,在看似平静的日常烟火下,弥漫着更深的不安。

各家厨房里飘出的煤烟味依旧呛人,锅铲碰撞的“叮当”声也如常响起,邻里间招呼的“吃过了?”也照旧在狭窄的过道里回荡。

但那份往日的轻松和闲适,却像是浮在油花上的一层泡沫,轻轻一碰就碎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