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193顶班提议二哥改变办理落户安排临
第194章193.顶班提议.二哥改变.办理落户.安排临时工
天色渐渐暗淡下来,弄堂里传来各家各户准备晚饭的声响。
冯师母和陈阿婆依旧围着阳光耀,关切地询问着细节,语气里充满了长辈式的怜惜与同情。
阳光耀牢记着小弟的再三叮嘱,只是含糊其辞地解释,说是在山上干活时脚下打滑,不小心摔了一跤,伤到了骨头,东北那地方医疗条件实在有限,看来看去也不见大好,这才想着还是回家来养伤治疗更稳妥。
他脸上努力维持着恰到好处的虚弱和无奈,偶尔因为“无意识”地轻轻挪动一下那条打着厚重石膏的伤腿而倒吸一口冷气,细微的表情变化和下意识的肢体语言,使得这套说辞显得格外真实可信。
“作孽哦,以后可千万得多加小心,这可不是闹着玩的。”陈阿婆絮絮叨叨地说着,满是皱纹的脸上写满了担忧,“伤筋动骨一百天,这要是落下点病根,可是一辈子的大事,马虎不得。”
冯师母也连连点头,附和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总归是回到自己家了,魔都大医院多,医疗水平高,好好治疗,安心静养,肯定能养好的。”
正说着话,弄堂口忽然传来一阵急促而清脆的自行车铃声,紧接着是车轮快速碾过凹凸不平的石板路发出的“哐当哐当”的声响,由远及近,显得格外急切。
众人不由得齐齐回头望去。
只见张秀英骑着那辆二八自行车,风风火火地拐了进来。
她显然是刚下班就一刻不停地赶回来的,头上那顶深蓝色的劳保帽子都还没来得及摘掉,几缕花白的头发被风吹得散乱在额前。
她的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急切与担忧,目光迅速扫过狭小的天井,瞬间就精准地定格在了那个被邻居簇拥着,坐在小板凳上的二儿子身上。
“耀耀!”
张秀英的声音带着明显的颤音,几乎是脱口而出。
她猛地一把捏紧了车闸,车轮与刹车皮摩擦发出刺耳的“吱嘎”声。
她也顾不上把车停稳,几乎是直接从车座上跳了下来,眼看着自行车就要歪倒在地上,阳光明赶紧上去扶了一把。
张秀英几步就冲到了二儿子面前,动作很快,但有些踉跄。
“姆妈……”阳光耀看到母亲这般情急的模样,心下酸楚,下意识地就想拄着拐杖站起身。
“别动!快坐着!千万别乱动!”张秀英慌忙按住儿子的肩膀,力道大得几乎要把他按回凳子上。
她的眼睛瞬间就红了,像是蒙上了一层水雾。她蹲下身,目光落在那条打着石膏的腿上,手颤抖着伸出去,小心翼翼地想碰又不敢碰。
她的眼泪一下子决了堤,噼里啪啦地往下掉。
“我的儿啊……怎么……怎么就摔成这样了……这得多疼啊……让姆妈好好看看……”她语无伦次,声音哽咽得厉害,每一个字都浸满了心疼和后怕,仿佛儿子在外面遭受了天大的委屈和磨难。
阳光明停好了自行车,赶紧上前劝道:“姆妈,外面冷风飕飕的,先让二哥回家吧,回家关起门来再慢慢说。”
说话的时候,他也蹲下身,轻轻拍了拍母亲因激动而微微颤抖的后背。
张秀英这才像是猛地回过神来,用袖子胡乱抹了把脸上的泪水,连连点头:“对,对,回家,回家暖和。外面风大,阴冷阴冷的,你这腿可不能再冻着了,可不能留下病根。”
她说着,和阳光明一左一右,小心翼翼地搀扶起阳光耀,仿佛他是个易碎的瓷娃娃。
阳光辉也赶紧把拐杖递过来,放在弟弟腋下支撑好。
一家人谢过了冯师母和陈阿婆的关心,搀扶着阳光耀,慢慢地、一步一步地向那陡直的木质楼梯挪去。
老式的楼梯又窄又陡,踏板上还有经年累月磨损出的凹痕。
阳光耀拄着拐杖,一条腿完全使不上力,全靠手臂和另一条腿以及家人的搀扶,上楼显得格外艰难和缓慢。
每向上挪动一级台阶,木质楼梯都会发出“嘎吱嘎吱”的沉重声响,仿佛不堪重负。
张秀英在一旁紧张万分地护着,手臂虚环在儿子身后,生怕他一个不稳向后倒去,嘴里不住地念叨着:“慢点,慢点,不着急,踩稳了……对,就这样,好,再上一级……小心点……”
终于,阳光耀艰难地挪上了最后一级台阶,进了家门。
屋里的暖意瞬间将人包裹,与门外阴冷的空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将阳光耀安顿在椅子上坐好,张秀英又迫不及待地蹲下去,几乎是匍匐在地,仔细地、一寸一寸地查看着儿子的伤腿,仿佛要将那石膏看穿。
嘴里不停地问着,问题一个接一个,又快又急:“医生到底是怎么说的?骨头裂得厉害不?裂缝有多大?要养多久才能下地?现在还疼得厉害吗?是不是一阵阵钻心地疼?”
阳光耀按照小弟事先反复嘱咐好的说辞,语气尽量放得轻松,甚至还试图挤出一个宽慰的笑容:
“姆妈,你真的别太担心了。就是普通的骨裂,没伤到要害,也没移位。县医院的医生拍了片子,说位置挺好,好好养着,别吃力,别碰着,安心养上三五个月,肯定就能好利索,跟以前一样活蹦乱跳。”
他顿了顿,脸上的笑容努力显得更自然些:“正好,因祸得福,能在家多陪陪你和阿爸,享享清福。”
“三五个月……要那么久……”
张秀英喃喃道,眼圈又忍不住红了,但听到儿子说能在家多待些日子,心里终究是得到了一丝苦涩的慰藉。
她长长地叹了口气,粗糙得像砂纸一样的手掌,极其轻柔地抚摸着那冰冷坚硬的石膏表面,仿佛这样就能减轻儿子的痛苦:
“遭罪了……真是遭了大罪了……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在家里,姆妈天天给你变着花样做好吃的,骨头汤、鲫鱼汤轮着来,好好补补,肯定比在东北恢复得快。”
正说着,门外又传来一阵轻快的脚步声和钥匙串叮当作响的声音。是大嫂李桂花下班回来了。
她一进门,看到屋里的情景,尤其是阳光耀那条醒目的、裹着厚厚石膏的腿,脸上立刻露出惊讶和关切的表情。
“耀耀回来了?哎呀,天哪,这腿……医生怎么说的?严重吗?”她放下手里那个装着饭盒的布包,快步凑上前来问道,目光迅速在阳光耀的腿和脸色之间切换。
“大嫂。”阳光耀招呼了一声,又把刚才对母亲说的话大致重复了一遍,语气平静。
李桂花认真地听着,脸上表现出充分的同情和庆幸:“人平安回来就好,伤嘛,慢慢养总会好的。
东北那地方,天寒地冻的,听说医疗条件也艰苦,缺医少药,回来养着是最明智的。
家里总归什么都方便些,照顾得也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