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208喜事临门家里催婚恋人相聚婚事计 - 诸天火红年代,冰箱每日刷新 - 暗石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09章208喜事临门家里催婚恋人相聚婚事计

春节的热闹气息还未完全散去,阳家便已开始为阳光耀的婚礼忙碌起来。

窗棂上残留的鞭炮碎屑尚未来得及彻底清扫,新的喜事已然临门,空气中仿佛都漂浮着忙碌而欢欣的气息。

日子定在五月二号,是个春暖花开的好时节。

选这个日子是张秀英的主意,她翻着黄历,又琢磨着天气,说这时候不冷不热,穿衣服好看,办酒席食材也相对丰富些,新娘子穿着单衣不会冻着,宾客们站在户外也舒坦。

更重要的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寓意着小两口的日子也能如同这季节般,欣欣向荣,美满幸福。

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婚礼当天的仪式反倒简单,无非是向领袖像鞠躬、念一段语录、亲朋好友吃顿便饭。

繁琐和讲究,全在婚礼前的准备上,那是对新生活的郑重开启,是家庭实力与人脉关系的微妙较量,更是父母对子女最深切的关爱与祝福的具体化。

张秀英翻出攒了多年的布票、棉花票,又托关系找门路,一样样置办着新家需要的物什。

那些票证被她用一块蓝底白花的手帕包着,藏在衣柜最底层,平时舍不得动用分毫,如今为了儿子的婚事,全都倾囊而出。

她穿梭于各个百货商店,比较着质量,权衡着价格,小心翼翼地将有限的票证用在刀刃上。每一次成功的采购,都像打了一场胜仗,让她脸上增添几分光采。

把这些结婚用品置办齐全,花钱多少,对于双方家庭来说不重要,但需要的各种票证是个大难题。

双方的家庭都得尽心尽力,才能凑齐。

阳家拿出了所有积攒的票证,亲家那边,岳书记家虽然地位不同,但在票证面前同样捉襟见肘,也千方百计地筹措了一些,尤其是那些紧俏工业券,多是岳家想办法解决的。

新被褥要四床,寓意四季平安。被面最好是鲜艳的牡丹或鸳鸯图案,喜庆吉利。

张秀英和李桂花婆媳俩,灯下飞针走线,棉花絮得厚薄均匀,针脚缝得细密整齐,每一针每一线都缝进了对新人最质朴的祝福。

阳光辉偶尔下班早,也会在一旁帮着抻抻被角,逗弄着在屋子里跑来跑去、一刻都不肯安分的壮壮,小小的房间里充满了温馨。

新脸盆要一对,印着红双喜字,锃亮照人。热水瓶要铁壳的,保温效果好,鲜红的底色上印着盛开的牡丹。

痰盂要搪瓷的,结实耐用。茶缸子要带盖的,上面同样少不了红双喜……

每一样都需票证,每一样都得来不易。

每添置一样,张秀英都要小心翼翼地擦拭干净,归置到新房一角,看着那一点点充盈起来的空间,心里就踏实一分。

前楼被隔开了三小间,结婚的新房也只能占用其中的一小间,总共就只有几平米。

房间狭小,而且没有窗户,只能靠一盏昏黄的电灯照明,白天也得开着。但这难不倒阳家人。

粉刷墙壁、糊顶棚、打家具……这些活计,阳家父子齐上阵,利用下班后的时间和周末休息日一点点完成。

阳光明虽已是财务科科长,但在家里从不摆架子,卷起袖子,样样抢着干。

他手脚麻利,又有头脑,很多活计一点就通。刷墙时,他提醒父亲腻子要刮得薄而匀,这样干了才不开裂;

糊顶棚时,他建议先用旧报纸打底,再糊上新买来的白色带暗纹的顶棚纸,既节省又平整;

打家具时,他画了简单的图纸,计算好木料尺寸,尽可能减少浪费。

他甚至想办法弄来一点清漆,把那个旧衣柜里外刷了一遍,顿时显得光亮如新,让阳光耀这个准新郎官省了不少心,连连拍着弟弟的肩膀说:“明明,还是你有办法!”

李桂花带着壮壮,帮着张秀英缝缝补补,洗洗涮涮。

新买的床单、被里都要过水洗一遍,晒得充满阳光的味道。

一家人忙得脚不沾地,心里却像揣着一团火,亮堂又暖和。

每天晚上,围坐在饭桌旁,吃着简单的饭菜,讨论着婚礼的细节,计算着还缺什么东西,哪张票证还没着落,虽然琐碎,却充满了共同的期盼和目标。

弄堂里的邻居们见了,没有不羡慕的。饭点时分,家家户户在门口支起小桌吃饭,难免互相打听、议论。

“秀英啊,你们家耀耀,眼光就是好!岳书记家的千金,真是好福气!听说新娘子又文静又懂事,一点架子都没有。”陈家阿婆端着饭碗,啧啧称赞。

“光明现在也出息了,又是科长又是先进,工资涨了那么多,你们老阳家真是越来越兴旺了!以后就等着享小儿子的福吧!”陈爷叔摇着蒲扇,语气里满是感慨。

张秀英听着这些恭维,脸上笑开了花,嘴里却连连谦虚:“都是孩子们自己争气,我们也就是跟着沾光。

都是组织培养得好!岳书记家家风好,心蕾那孩子确实没得挑。”

话虽这么说,但走在弄堂里,她的腰杆挺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直,说话声音也洪亮了几分。

阳光耀的脸上终日洋溢着幸福的光彩,干活格外卖力,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儿。

厂里的工作一点没落下,回到家又抢着干重活累活,仿佛不知疲倦为何物。

岳心蕾也常来帮忙,大大方方的,看到熟悉的邻居也主动打招呼。

她经常会带一些紧俏商品,比如一块好看的的确良布料,或者一斤高级水果糖,有时甚至还能有一小瓶花生油或者一包味精,这在当时都是稀罕物。

她丝毫没有厂领导千金的架子,挽起袖子就和李桂花一起忙活,择菜洗菜,抹桌扫地,动作虽稍显生疏,却极其认真。

说话轻声细语,手脚勤快,对张秀英一口一个“阿姨”叫得亲热,深得张秀英的喜爱,私下里对阳永康说:“这孩子,真不像娇生惯养出来的。”

阳永康话依旧不多,但抽烟的频率明显低了,偶尔还会哼上几句不成调的革命歌曲,眉宇间舒展了许多。

他看着一家人为儿子的婚事忙碌,看着小儿子越发沉稳能干,看着未来二儿媳懂事知礼,每天都乐呵呵的。

有时还会背着手,去正在布置的新房里转一圈,摸摸新打的家具,点点头,露出不易察觉的微笑。

日子在忙碌和期盼中飞快流逝。墙上的挂历一页页翻过,新房的布置日渐完善,准备的东西也越发齐全。

五月二号转眼就到了。

婚礼那天,天公作美,晴空万里。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