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251大人物相谈愉快核心人脉
阳光明手握一千六百万美元巨款,并且获得了组织上给与的更大自由行动空间,他回到斯坦福后的心态,已然不同。
在学术上,他依旧保持着高度的专注和投入,这是他身份的根基,也是他最好的掩护。
然而,在他内心深处,学术研究暂时退居次席。
如何将这笔巨额资金,在最短时间内,以最低风险,实现最大程度的增值,成为了他当前所有计划中的最优先项。
接下来的几天,阳光明化身为一名高效的信息搜集者。
他几乎泡在了斯坦福商学院的图书馆和经济学系的资料室里。
那里有最及时的《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巴伦周刊》以及各类商品市场研究报告。
他需要了解当前最精确的市场数据,并结合脑海中的未来信息,制定出清晰的计划方案。
黄金价格在经历了七十年代末的持续上涨后,目前维持在每盎司二百一十美元左右徘徊。
但他知道,随着地缘政治风险的加剧,全球通胀的忧虑以及石油美元的回流,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属性将被无限放大。
在今年,确切地说,就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金价将开启一场波澜壮阔的飙升,最终在明年年初,金价将上涨四倍。
其涨幅之大,速度之快,足以让任何提前布局者获得数倍乃至更高的回报。
白银市场更是他关注的重点。
此时的银价还在每盎司六美元附近震荡。
历史上著名的亨特兄弟,此时正在悄然囤积白银,一场旨在操纵全球白银市场的逼空大战即将进入白热化。
这使得白银价格在未来一年内的涨幅,将远远超过黄金,实现八倍涨幅,成为一个更加疯狂的投机乐园。
原油市场同样风起云涌。
伊朗革命导致的石油产量骤减,余波未平,第二次石油危机已然成形。
欧佩克组织持续推高油价,现货市场供应紧张。
油价从去年底的每桶不到十五美元,已经涨至接近二十美元,但这远未结束。
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将继续为油价上涨提供动力,年内就会突破三十美元关口。
这是一个明确的上升趋势。
做空美国长期国债,同样利润巨大,但要做好风险规避。
七十年代末,美国正深陷“滞胀”泥潭,经济停滞与高通胀并存。
新上任的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一位以强硬抗通胀著称的斗士,为了驯服高达两位数、并且持续攀升的通胀这头猛兽,在未来几个月内,会采取极端激进的货币紧缩政策,不惜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大幅提高联邦基金利率。
利率的飙升,必然导致债券价格的大幅下跌。
尤其是那些票面利率较低、期限较长的国债,其对利率变化的敏感性最高,下跌幅度也将最为惨烈。
做空这些长期国债,无疑是在与市场普遍预期对赌,需要极大的勇气和精准的时机把握。
但阳光明知道,历史已经证明了沃尔克的决心和这一政策的最终效果。
这对他而言,不是赌博,而是基于确定性的套利。
目标已然明确,接下来就是选择执行路径和合作机构。
他手中的一千六百万美元,在这个时代已是一笔不小的资金,足以引起许多机构的重视。
但他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交易通道。
他需要一家资本雄厚、信誉卓著,能够处理大额订单而不引起市场过早警觉的机构。
他需要专业的风险控制,应对期货市场巨大的波动和保证金追缴压力。
他还需要考虑资金的安全、交易的隐蔽性,以及未来巨额盈利可能带来的税务和监管问题。
在他的备选名单上,主要有两类机构。
首选是那些顶级的、专注于商品期货交易的经纪商,例如大陆公司或雷夫科公司。
它们是这个领域的专家,拥有巨大的资本和交易所席位,能够高效执行大额订单,并且对保证金和风险管理的经验非常丰富。
次选则是那些拥有大宗商品交易部门的顶级投行,例如高盛和所罗门兄弟。
这些投行不仅提供交易通道,更能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包括融资、研究支持以及复杂的结构性产品。
与它们合作,更有利于他未来更长远的布局。
就在他埋头研究,反复权衡各家机构优劣的这段时间里,他宿舍那部安静了一段时间的电话,突然变得异常繁忙起来。
铃声常常在不经意间响起,打破房间内的宁静。
电话那头,通常自称是某某银行的客户经理,或是某某投资机构的业务代表。
他们的语气无一例外地热情而恭谨,表示“获悉阳先生您有一笔资金正在寻找投资渠道”,并极力推荐他们银行的“专属理财服务”或机构的“高回报投资产品”。
显然,他账户上突然多出的这笔高达一千六百万美元的巨款,虽然他已经尽力保持低调,但其动向依然在某种程度上,被银行内部标记为“高净值客户”,信息在不经意间流入了市场。
这些主动找上门的个人或者合作机构,背景各异,动机不明。
阳光明对此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他清楚华尔街的丛林法则,对于一个突然冒出来的、手握重金且看似年轻的东方人,太多人想从中分一杯羹,甚至不乏心怀叵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