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253黄金珍珠变现四千万美金!
第254章253.黄金珍珠变现.四千万美金!
傍晚时分,从旧金山飞来的泛美航空公司航班,在经过漫长的跨太平洋飞行后,终于发出低沉的轰鸣,机翼下的襟翼调整着角度,庞大机身稳健地对准了那条闻名遐迩、仿佛伸入城市腹地的跑道,平稳地降落在了香港启德机场。
阳光明随着略显拥挤的人流,踏着略带弹性的廊桥地面,一步步走出。
舱门开启的瞬间,一股湿热的混杂着咸腥海风的独特空气扑面而来。
这股气息与他记忆中,那个更为庞大、完全空调化的后世国际机场截然不同,带着一种原始而蓬勃的活力。
七十年代末的启德机场,规模远不如后世,设施也显得简朴,低矮的航站楼,手推行李车,以及穿着具有时代特色制服的地勤人员,和记忆中的那个现代化的启德机场有着很大的不同。
但那种几乎一刻不停的起降频率,行色匆匆的各国旅客,以及空气中弥漫着的紧张繁忙节奏和独特的港岛气息,已然初具雏形。
他目光锐利,几乎一眼就看到了等候在接机人群中的梁博涛。
并非因为事先告知,而是梁博涛本身的气质在人群中就显得格外出众。
他穿着一身熨帖得一丝不苟的浅灰色西装,系着深色领带,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精明干练之外,更透出一种沉稳可靠的气场。
他身边站着一位穿着司机制服、双手交叠置于身前、态度恭敬的中年男子,无声地标示着他们的身份和目的。
“老板,一路辛苦了。”梁博涛快步迎上前,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热情笑容,既不显得过分热络,又充分表达了尊重。
他自然地伸手接过阳光明手中那个并不沉重的行李箱。动作流畅,语气恭敬而不显谄媚,显示出经过千锤百炼的优秀职业素养。
“博涛,辛苦你来接我。这边情况怎么样?”阳光明一边随着梁博涛向外走,一边问道。
他的目光却如同扫描仪,随意而迅速地扫视着周围一切充满时代感的景象——墙壁上的广告画、旅客的穿着、机场商店橱窗里的商品。眼前的一切,都带着时代的印记。
“一切顺利,按照您在电话里的指示,框架已经初步搭建好了。”
梁博涛语速平稳,条理清晰地汇报着,声音控制在只有两人能清晰听到的范围内,“办公室设在金钟的太古广场一座,租下了三十八层整个半层,面积大约八百平方米,视野和环境都很好,俯瞰维多利亚港,符合我们‘启明资本’立足港岛、放眼全球的形象定位。”
“员工方面,除了几位主管未定,目前已经招聘了二十二位同事,核心骨架已经搭起来了,包括行政、财务、法务和初步的研究分析团队。
关键岗位都是通过猎头和高管推荐,背景干净,能力过硬,目前都已经开始正常办公,处理前期筹备事宜。
最大的几笔开销是办公家具、设备和公司用车,采购清单和合同我已经整理好,您随时可以过目。”
说着话,几人已经穿过了略显嘈杂的抵达大厅,来到了机场外的停车场。
傍晚的热气混杂着汽车尾气扑面而来,梁博涛引领着阳光明走向一辆崭新的黑色平治w126轿车。
司机早已训练有素地拉开车后门,用手护着门框顶部,静候阳光明上车。
“考虑到您在港岛的出行需求和公司形象,目前公司配有三辆车,这辆是您的专车,另外两辆主要是业务部门使用,一辆用于接待客户,一辆供团队外出调研。”梁博涛在一旁简要地解释道。
阳光明点了点头,对梁博雷厉风行的办事效率和考虑周全的细节处理表示满意。
他弯腰坐进车内,真皮座椅柔软且支撑到位,散发着新车特有的气味,车内空间宽敞,温度被空调调节得十分舒适,瞬间将外界的喧嚣与热气隔绝开来。
汽车平稳地驶出机场区域,汇入傍晚港岛逐渐稠密的车流。
窗外是密集得如同森林般的高层楼宇、闪烁跳跃着繁体字的霓虹灯牌、以及行色匆匆、衣着各异的行人,构成了一幅充满活力与喧嚣的都市图景,与加州斯坦福那种开阔、宁静的校园氛围形成了鲜明对比。
梁博涛坐在副驾驶位,侧着身子,以一个既方便交流又不失礼节的姿态,继续向阳光明汇报:
“您的住所安排在浅水湾的一栋独立别墅,是通过关系找到的长期租赁,环境和私密性都很好,符合您的要求。
并且,按照您之前的特别嘱咐,已经在书房内安装了两个符合银行级别安全标准的大型保险柜。”
车子很快离开了闹市,沿着蜿蜒起伏的山路行驶,两侧的植被逐渐茂密,豪宅隐匿其间。
最终,车辆驶入一处绿树掩映、异常安静的社区,停在一栋带有独立庭院和私人泳池的两层现代风格别墅前。
别墅以白色为主调,线条简洁利落,在渐浓的暮色中显得静谧而舒适。
梁博涛和司机帮着阳光明把简单的行李提进屋内。别墅内部装修雅致,家具电器一应俱全,显然是经过精心准备过的,甚至冰箱里也备好了新鲜的食材和饮品。
“老板,这是两个保险柜的钥匙和初始密码,您可以根据需要自行修改。”
梁博涛将两把黄铜钥匙和一张写着数字的纸条,交给阳光明,并亲自引路到书房,指明了那两个嵌在墙内、看起来厚重结实的保险柜位置。
“日常的清洁和维护,我会安排信得过的人,每周过来两次,时间会固定并提前通知您。
如果您有其他任何生活上的需要,随时告诉我。”梁博涛补充道,事无巨细,都考虑在先。
阳光明环顾了一下这个临时但足够舒适、甚至堪称奢华的“家”,再次点头:“很好,博涛,让你费心了。”
此时,天色已彻底暗了下来,别墅地势较高,从书房的窗户望出去,可以清晰地看到远处海面上星星点点的渔火,与更远处港岛北岸那一片璀璨夺目、如同星河倾泻般的都市灯火,交相辉映。
“老板,我在中环的镛记预订了位置,给您接风洗尘,不知道您意下如何?”梁博涛适时地提出建议,打断了片刻的静谧。
“镛记?好啊,早就听说那里的烧鹅闻名港岛,号称‘飞天烧鹅’,今天正好去尝尝鲜。”阳光明从善如流。
在斯坦福的日子里,虽然偶尔自己也动手烹饪,但确实很久没有痛快地享用过一顿地道而精致的中式大餐了,胃里的馋虫似乎也被这个名头勾了起来。
一行人再次上车,黑色平治融入夜色中的车流,前往港岛心脏地带的中环镛记酒家。
晚餐的气氛融洽而专业。
镛记内部古色古香,人声鼎沸,充满了老字号的热闹烟火气。
梁博涛显然做足了功课,点的菜式既有镛记的招牌烧鹅,皮脆肉嫩,脂香四溢,也有一些如礼云子琵琶虾、金华玉树鸡等精致的传统粤菜,搭配得恰到好处,既显档次,又顾及了口味。
席间,两人之间的交流主要是梁博涛向阳光明进一步汇报公司组建的一些更细致环节,比如招聘人员的背景亮点、办公区的功能划分、以及他对港岛当前金融市场初步观察和分析——关于股市的波动、地产的升温、以及来自东南亚的热钱流动迹象等。
阳光明大多时间在倾听,偶尔提出一两个关键问题,直指核心,显示出他对具体事务的精准把握能力和对宏观大局的敏锐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