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260第一印象人选确定工作安排侨汇券
四月的阳光,透过疏朗的梧桐枝叶,在干部家属院的柏油路面上投下晃动的光点。
阳光明乘坐李师傅那辆擦拭得一尘不染的上海牌轿车,再次驶入了这片静谧而秩序井然的院落。
车子在那栋熟悉的红砖楼前稳稳停下,发动机的嗡鸣声戛然而止。
阳光明推门下车,清晨微凉的空气夹杂着泥土和植物的清新气息,扑面而来。
叩响那扇熟悉的深色木门,不过片刻,门内便传来了轻快的脚步声。
门被拉开,刘雅娟那张热情洋溢的笑脸出现在门口,她身上系着一条碎花围裙,似乎刚从厨房忙碌中抽身出来。
“光明来了!快进来,快进来!老贺还在家呢。”刘阿姨的声音一如既往的爽朗,一边说着,一边侧身让出通道,眼神里满是熟稔的亲切。
阳光明含笑点头问候:“刘阿姨,打扰了。”随即迈步走进客厅。
客厅的窗户敞开着,柔和的阳光和微风一同涌入,将室内映照得明亮而温暖。
他一眼就看到贺振中正坐在那张宽大的沙发上,与一位背对着门口的年轻人交谈着。听到动静,两人几乎同时停下话头,站起身来。
那年轻人转过身,正面朝向阳光明。
他看上去不到三十岁,中等个头,身姿挺拔如松,穿着一件半新的蓝色中山装,布料洗得有些发白,但熨烫得十分平整,连衣领和袖口的线条都一丝不苟,透着一股这个年代少有的精干利落。
他长相颇为英俊,鼻梁高挺,嘴唇轮廓分明,眉宇间舒展开阔,带着一股疏朗之气。
但细看之下,脸庞和裸露在外的手背皮肤却略显粗糙,带着些长期户外劳动留下的、风吹日晒的痕迹,与他整体略显文雅沉静的气质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对比,仿佛既能在书斋中沉潜,也能在田野间奔走。
阳光明心中立刻了然,这位应该就是贺伯伯多次提及,并极力推荐的王擎宇了。
亲眼见到,王擎宇的形象和贺振中的描述,略微有些差别,眼前的形象更加真实、鲜明。
“贺伯伯,刘阿姨。”阳光明先向两位长辈问候。
“光明,来,过来坐。”贺振中脸上带着惯常的温和笑容,朝他招招手,然后指了指身边的年轻人,语气郑重了几分,“这就是我跟你提过的,王擎宇。擎宇,这就是阳光明。”
“阳光明同志,你好!”
王擎宇立刻主动上前一步,伸出右手,他的笑容爽朗真诚,眼神明亮而清彻,带着几分恰到好处的好奇和不易察觉的审视,目光坦诚而直接,但并无丝毫世家子弟的倨傲之色,态度拿捏得极有分寸。
“擎宇同志,你好,久仰大名。”阳光明也迅速伸出手,与他用力一握。
王擎宇的手掌,握力十足,掌心接触,能清晰地感受到一些薄茧的摩擦感,这确实是实实在在吃过苦、做过事的印证,让阳光明心中对他的初步评价又踏实了一分。
贺振中看着两人握手相识,脸上露出欣慰而满意的神色,他抬手看了看腕表,说道:
“好了,人我给你们介绍认识了。我上午还有个重要的会议,必须得走了,就不多陪你们年轻人了。”
他又特意转向王擎宇,语气带着长辈特有的关切与叮嘱:“擎宇,光明的情况,我跟你大致都介绍过了,是个有真才实学、眼界开阔,而且真心想干实事的年轻人。
你们年纪相仿,正好放开谈,有什么想法都摊开来说,关键是看彼此理念合不合得来,将来工作能不能想到一块、干到一块去。这比什么都重要。”
“贺叔叔,您放心,您的意思我明白,我会和光明同志好好交流的。”王擎宇恭敬地点头应承,语气十分诚恳。
“光明,那你们就安心在这里聊,我就先走一步。”贺振中又对阳光明点点头,目光中带着显而易见的期许,以及一种将事情托付妥当后的轻松。
“贺伯伯您忙正事要紧,已经耽误您不少宝贵时间了,非常感谢。”阳光明连忙说道,话语里充满了真诚的感激。
刘雅娟也在一旁笑道:“老贺你去吧,家里有我照应着呢。光明,擎宇,你们就在客厅安心聊天。
我去厨房看看,不打扰你们谈正事。”
她说话间,手脚麻利地将茶几上的茶杯续上热水,又摆上了一碟新洗的水果。
贺振中拿起放在一旁的手提公文包,步履稳健地出门。
刘雅娟也笑着对两人示意了一下,转身去了厨房,并顺手轻轻带上了客厅的门,将一方安静而私密的空间留给了他们。
客厅里顿时只剩下阳光明和王擎宇两人。
短暂的、初次深入交谈前的沉默笼罩下来,但这沉默并不令人尴尬,更像是一种彼此调整状态、组织语言的必要间隙。
阳光明率先打破沉默,他姿态从容地指了指对面的沙发:“擎宇同志,请坐。”
两人在沙发上相对落座,中间隔着那张铺着白色镂空钩花桌布的茶几,上面的两杯清茶,氤氲着淡淡的热气。
王擎宇看着阳光明,脸上的笑容收敛了些,显得更加认真和专注,他略微沉吟了一下,似乎在最后一次组织语言,然后才开口说道:
“光明同志,首先,请允许我再次感谢贺领导的引荐,也非常感谢你能在百忙之中,特别抽出时间给我这个机会,当面聊一聊。”
他的语气非常诚恳,甚至带着明显的郑重:“不瞒你说,听贺领导详细介绍了你的情况,以及这份工作的具体内容、职责和待遇之后,我个人非常看重,也极其感兴趣。
坦白说,这样的机会,在眼下太难得了。”
他顿了顿,目光坦诚地迎着阳光明的视线,“正是因为觉得机会难得,特别在意,所以我才想着,最好还是能当面和你见一见,彼此有一个直观的、深入的了解,然后再共同做出一个对我们双方都负责任的决定。”
他进一步剖白自己的想法,显示出超越年龄的成熟与审慎:
“我清楚,如果没有贺领导这层信任关系在,像这样好的工作平台和发展机会,是绝难落到我头上的。
我不想,也绝不能白白浪费这次机会,这不仅是对贺叔叔的辜负,也是对我自己的不负责任。
但同时,我也必须实事求是,如果我的能力确实达不到你的岗位要求,或者我这个人的脾气性格、做事方式,在未来的长期合作中可能与你不够协调,甚至产生龃龉,那我也不能单凭一腔热情强求,尽管心里肯定会觉得非常遗憾。”
“所以。”
王擎宇的语气清晰而坚定,“今天这次见面,对我来说,目的非常明确。
就是希望能做一个全面的、双向的沟通和了解,看看我自身的能力底蕴,到底能不能胜任你交托的任务,以及更重要的是,咱们未来有没有可能建立起顺畅、愉快的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