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1六零年大学生金手指变化家庭情况改
一九六零年,七月五号,北大。
窗外的蝉鸣一声高过一声,嘶哑着,联绵成片,将这夏日午后的静谧衬托得愈发深沉,甚至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烦躁。
阳光明坐在靠窗的下铺,手里捧着一本《高等数学导论》,目光却并未聚焦在那些复杂的公式与符号上。
他的眼神有些飘忽,穿透了书页,穿透了墙壁,似乎落在了某个遥远的不为人知的维度。
距离那场无声的“觉醒”——“胎中之谜”的破解,已然过去三天时间。
那被时空尘封的前两世记忆,如同深埋冰川下的古老河流骤然解冻,携带着磅礴的信息量与沉淀的情感,汹涌且和谐地汇入了这一世十九年的人生溪流之中。
第一世,他是生活在二十一世纪、服务于顶级富豪的生活秘书。
那是一个资本与科技浪潮席卷一切的时代,他见识过奢靡的顶峰,也洞悉其下的暗流,更在一次次的极限挑战中,锤炼出超越常人的心智与应变能力。
第二世,他成为了六九年魔都的十七岁青年阳光明。
凭借觉醒的随身冰箱空间与前世历练出的过人手腕,他在那段波澜壮阔、又时常疾风骤雨的时代洪流中,不仅小心翼翼地守护住了家人周全,更在政策的缝隙间游刃有余。
悄然构建起一个横跨多领域的商业帝国,积累了富可敌国的财富,最终得以安稳活至一百一十岁高龄,无疾而终,堪称传奇。
而今,这便是第三世了。
如今,这具年仅十九岁的身体里,此前十九年成长的点点滴滴、那些属于农村少年的质朴情感、对知识的渴望、对家人的牵挂,与他那历经两世沉浮、饱尝世事沧桑的灵魂,已经彻底水乳交融,不分彼此。
再想起远在冀省应县农村的母亲、奶奶和妹妹时,那份揪心的思念与责任,是如此的自然而真切,没有丝毫的隔阂与陌生。
原身,或者说“自己”的前十九年,是争气的。
凭借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和不算差的天赋,从那个看似普通实则有些特殊的农村家庭里挣扎出来,考入了这所无数人仰望的最高学府。
说家庭“不算普通”,是因为他那年仅四十岁的父亲,是一位手握实权的大校師长,地位显赫。
然而,这层耀眼的光环,并未能照亮原身和家人的生活。
一九五二年,父母办理了离婚手续,父亲很快另组家庭。
他和年幼的妹妹便跟随母亲以及年迈的奶奶,继续在冀省应县老家,在那个典型的北方村庄里,过着与绝大多数农户无异的清贫而艰辛的日子。
父亲那边,除了定期寄送一些生活费之外,几乎再无更多的联系与关怀。
好在,原身自幼便展现出了过人的聪颖天资,更有一股不愿服输的韧劲。
他凭借着自己的刻苦努力,一路从村小、县中,过关斩将,最终在五八年那个夏天,拿到了这所无数人仰望的最高学府——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成为了家乡方圆几十里地的骄傲。
今天是学校正式放暑假的日子,宿舍楼里比往日喧闹了许多。
走廊里不断传来杂沓的脚步声、青年学子们相互道别的欢笑声与约定声,空气里弥漫着一种归心似箭的躁动气息。
阳光明已经买好了后天回家的火车票。一张薄薄的车票,承载着沉甸甸的思乡之情。
之所以特意留出一天的空余时间,是因为他需要处理一件眼下最为紧要的事情——弄点现金。
原身作为一名这个年代的普通大学生,生活拮据是常态。
除掉必要的生活开销和购买那张珍贵的返乡火车票后,他摸遍了全身所有的口袋,将零零散散的毛票和硬币堆在床上,仔细数了三遍,最终确认,全部家当只剩下五块六毛钱。
五块六毛,在这个物资极度匮乏、几乎所有生活必需品都需凭票证供应的年代,能做的事情实在有限得可怜。想要凭这点钱改善家中困境,无异于痴人说梦。
让他像这个时代大多数苦熬着的人一样吃苦,是绝无可能的。
其他人是没办法,只能吃苦。
而他却是有金手指的人,如果和以前一样继续吃苦,不做改变,那就是没苦硬吃了。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经历过前两世,尤其是第二世那富甲一方、锦衣玉食的生活后,阳光明实在无法忍受这种身无分文、朝不保夕的窘迫感。
这并非单纯的物质享受欲望,更是一种对自身及家人命运掌控力的基本需求。
更重要的是,融合了这一世的记忆后,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接下来的这两年,将是脚下这片土地,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最为艰难的时期。
家里的母亲和奶奶,日夜操劳,妹妹正在长身体的关键年纪,她们却常年忍饥挨饿,面色蜡黄。
他必须带钱回去,也必须带一些不易引人怀疑的物资回去,先让家人渡过眼前的难关。
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以及对掌控自身命运的渴望,让他无法安于眼下这种赤贫的状态。
更重要的是,他那安身立命、屡次助他渡过难关的根本依仗——那个神奇的九百升冰箱空间,又一次忠诚地跟随他的灵魂,穿越而来。
意识轻轻触碰着那个存在于意念深处的稳定而熟悉的空间,感受到里面被各类物资塞得满满当当的“充实感”,阳光明心中最后一丝不确定彻底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安稳与欣喜。
死后意识不灭,再次穿越,活出第三世,这本就是逆天般的运气和造化。
而金手指不仅依旧存在,更让他满意的是,上一世在生命尽头,意识到冰箱空间极可能伴随自己开启新旅程后,所做的那些极具前瞻性的精心准备和物资替换,也如愿以偿地成为了这一世空间每日刷新的基础模板。
上一世,在生命最后的阶段,他调动了所能调动的大量资源,不再追求单一物资的数量,而是力求“少而全,精而广”,尽可能覆盖不同时代背景下的生存、发展、避险乃至享受需求。
个人武力和应对危机方面,他准备了拆卸开的最先进单兵装备组件,虽然每样数量不多,但关键部件齐全,足以在需要时组装出具备强大威慑力的武器。
还有特制的小型监听监控设备、小型无人机、多功能小型切割机,以及一套极简但功能无比强大的综合野外生存装备。
这些都被分门别类,妥善放置在空间的特定角落。
金钱硬通货方面,他储备了五十公斤纯度极高的黄金,体积约为二点五九升,金灿灿地堆在一角,散发着永恒而诱人的光泽。
还有少量易于流通的大洋、小规格银条,以备特殊时期的不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