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成纪城下闭门羹
“哈哈哈,幼稚,你们还是太幼稚了!”清水县丞,这个老头子在这里夸夸其谈,丝毫不把这些人放在眼中:
“上书告尉迟宝环,你以为你想告尉迟宝环就能告他嘛?告诉你们,他早就想好了如何解决!”
站在不远处,看着自己先生在这里哗众取宠,让唐学礼感觉到十分不适:
“这,这就是叫我要低调行为处事,自己却在这里出风头?”
握着拳头的唐学礼,气着气着笑了起来:
“我当初也是跟他一样,这样讨人厌嘛?原来是这样,母妃还真的是想得周到!”
看着自己的先生,在自己的面前低调沉稳,走到公开场合就是这样卖弄,一下子让唐学礼想到了曾今的自己,浑身就是一声鸡皮疙瘩,尴尬的简直不能自己。
“你想要去告尉迟宝环,我干保证,你肯定会走进刑部的大牢,到时候你连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这清水县丞摇着蒲扇,一副知天晓地的表情:
“老夫刚才就说过,尉迟宝环的‘大唐官道坊’在工部备案,虽然是他尉迟家的小作坊,但是他也是工部的,我这么说你们还是不懂吗?”
看着面前这些官员摇头晃脑的样子,这家伙明明很得意,却一副孺子不可教也的无奈,继续说道:
“老夫都这么说了,你们还是不懂,老夫也不知道怎么跟你们说了!”
眼前都是唐朝的人,他们根本不可能知道公私合营这个事情,所以对清水县丞说的话,一句也听不懂,只能是跟着摇头。
而清水县丞,他就是再聪明,对自己不知道的东西,也不能下一个很准确的定义,也只能从自己了解的方面,继续做着牵强的解释。
“好吧,这些你们自己悟,老夫就告诉你一件事情,‘大唐官道坊’说了,他们的收入,以后每年上交大唐国库四成,作为税收;据说……
据说当官道的收入,填平了建造的花费之后,以后每年就会上缴国库七成!
这么说你们懂了没?”
给国家上税,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
很多人对于这里面的门道,到了现在还是没有看到懂。
就连唐学礼,也只能是道听途书的点点头,自己并没有搞清楚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感觉这件事情好像没有什么过错。
“三公子,尉迟家真的是下了一盘大旗,怪不得尉迟敬德那老家伙把自己手中的那些个军队,全部在这一场大战中消磨殆尽,感情他在这里等着!”
说话的是程知节。
说话的地方就在唐学礼李恪的旁边,显然就是说给李恪听得。
“不知道卢国公这句话什么意思,还请赐教!”
唐学礼李恪不知道程知节什么时候走到了自己的身后,却对程知节说的话很感兴趣,拱手问道。
“三公子没有看出来吗?其实您的王傅已经说的很清楚了,这就是尉迟宝环的野心,或者说这是尉迟家的野心!”
程知节冲着唐学礼笑了笑:
“想必刚才您的王傅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尉迟宝环他给朝廷的承诺,看似给足了朝廷好处,却处处算计着朝廷!”
“哈哈哈!”唐学礼闻言大笑:
“卢国公,我想您也清楚,不说当今皇上,就是跟在皇上身边的长孙无忌,他能够看着吴国公去算计朝廷?恐怕没有这么简单吧!”
程知节忽然之间睁大了双眼看着眼前的三皇子李恪,许久之后,又是笑着说道:
“老程欣慰,三公子能这么想,可是三公子不要忘了,现在朝廷是什么情况,现在是千疮百孔,这个时候尉迟家的老大尉迟宝林给出这样的一个大利润,朝廷不可能不接受!”
程知节说完之后,缓缓地转身,背身离去,在离开之前,又这么说了一句话:
“三公子,可能你还不知道吧,‘大唐官道坊’中,只招收他们武功县的人,进入核心,其他的人,最多就是记账!”
留下了这句话之后,程知节的身体缓缓地走远,走远。
“也就是说……,”就在这时,站在身后的唐学礼李恪突然问道:
“也就说这官道到底是怎么修得,只有尉迟家知道是吗?”
面对唐学礼的提问,程知节没有说话,而是径直走开,只留下了唐学礼的牙齿在不停的咬动。
“尉迟家,还是厉害,有舍有得,他们也值得存在。”唐学礼闭着眼睛沉默了很久,自言自语的说道:
“只要他们尉迟家一直负责修建大唐的官道,他们尉迟家就能够一直在大唐存在下去,在没有收回赚的钱之前,每年上缴四成收入给国库,回本之后每年上缴七成,这样的大手笔,尉迟家真的是不简单……”
没有千年的王朝,只有千年的世家!
这就是尉迟家的生存之道嘛?
西魏,北齐,北周,隋朝,尉迟家还真得是不简单!
清水县丞,李恪的王傅还在跟那些人吹嘘着:
“跟你们说,这尉迟宝环眼中只有钱,你们这些人到现在还没有看清楚他的野心吗?他在京城的时候,就敢去宰相府中卖眼睛,这是你们任何人都想象不到的厉害。”
“现在,他把自己的钱财,交给了‘大唐官道坊’去打理,我想用不了几年的时间,尉迟宝环就能够成为富可敌国的人物,也是大唐最倚重的……”
他这样的吹捧不绝如缕,但是恰恰是这样,跟在后面的那些人越是讨厌尉迟宝环。
大家都是县令,都是两个肩膀抬着一个脑袋,你凭啥就这么优秀呢?
你在当县令方面这么优秀,带兵打仗肯定不行吧?
进关那些清水县丞那个老头子还在吹捧尉迟宝环,但是其他的大小官员,全部都在想着等回到了成纪县城之后,应该如何戳破尉迟宝环的谎言,让尉迟宝环在自己的脚下跪地求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