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京城客与乡下道路
尉迟宝环这边后宅里面,已经春天到了。而这一年的春天,也就这么来到了成纪县城。成纪县城的春天,也就这么来到了。
整个县城,因为有兵部巨大的订单,每天需要大量的原材料。
成纪县城需要的原材料,从周边的几个县城,也正在慢慢地朝着成纪县城运输了过来。
陇城县,清水县,下圭县等等,甚至还有从隔壁的州,谓州也运送来了不少的原材料。
因为成纪县城修建的新官道,让整个交通变得十分顺利。
这些原材料到了这个地方之后,就不知道去了什么地方。
至于在成纪县城做好的武器装备,什么时候运出去,也是没有一个人知道这个事情。
总之,一切的一切,都是在秘密进行。
就是京城里面来接收装备的人,也不知道成纪县城的装备,到底是在哪里做。
这些,一切,好像都是秘密一样。
当然,有很多的人,走进了成纪县城,想要去探索这些秘密。
当然,大多数不怀好意的人,在走进县城之后,走进了某些小地方,第二天他们会发现他们出现在了县城的外面。
至于前一天他们是怎么被运送到这个地方,他们这些人什么都想不起来。
好像,就是这样,他们所有的人,都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阳春三月。
成纪县城再一次出现了用工荒。
当然,这样的用工荒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了,成纪县城的各行各业,也都有了一套成熟的应对手段。
主要的劳务来源,便是谓州,还有就是成纪县城北边大山那边的灵州。
额,就是那个突厥人和大唐人混居的州,也是一个地方,两个行政管理的地方。
从灵州来到成纪县城务工的人,男人女人都有,唐人和突厥人都有。
在成纪县城,对于干了坏事的突厥人,那是绝不包容,甚至刑罚很重。
不过,对于普通的突厥人,成纪的老百姓表现得很包容。
这一天。
在成纪县城南边,属于成纪县城的陇城小镇,现在已经是秦州州府所在的地方。
来了几个外乡人。
确切的说,应该是几个操着关中话口音的外乡人。
“哈哈,想不到,成纪县城,尽然变成了这个样子!”
说话的是一个老头子,一个拄着拐杖的老头子,而跟在这个老头子身边的,是一个年轻书生打扮的人。
“是啊,这个小小的县城,现在看起来,尽然跟京城周围的县城有的一比!”
年轻书生回答了老头子一句话之后,跟在老头身后,一同在宽阔的道路上走着,他们身后跟着一辆马车。
“想不到,真的想不到啊!谁能想到,这是我大唐边疆的小县城呢?”
“是呀,先生,这县城可真的是了不起!”年轻的书生先是随口应了一声,然后又想起来什么,笑着说道:
“先生,这一切,还不都是因为你的高才子弟嘛?”
“哈哈,你就别抬举我了!”这老头拿起拐杖,在地上敲了敲,笑着说道:
“我也知道这个小子抬举我,不过我可是记得清清楚楚,我对这个小子,一点教导都没有!”
老头子的笑声,配合着年轻人的笑声,两个人就在这新式官道上面一遍走着,一遍看着。
这个老头子,走着走着,还要蹲下身体摸一下这地面,用自己的拐杖敲打一下。
他们两个人的行动,不到两刻钟,就引来了一匹骑着快马,穿着公服的差人,来到了他们的身边。
这差人来到他们的身边之后,下马行李,然后说道:
“可是没有看懂我成纪新式管道的准则?”
“啊?”老头显然是愣了一下,不知道差人问的是什么。
“准则?准则是这么个嘛?”反倒是跟在老头身边的年轻读书人,听了这句话之后,连忙从自己的身上拿出来了一张纸。
这张纸,是他们要走进成纪新官道的时候,发给他们的,他们一直以为没有什么用,那里想到现在!
“有这说明准则,你怎么没看,你还是个读书人!”这差人看到了年轻书生递过去的通告准则之后,语气不善的说着。
被说了的年轻书生,有些气愤,想要上去理论,却被老头拦住。
“啊,奥奥,你们差人给我们这个东西的时候,他只问了我们识字不,然后没说啥!”
“没说啥,我们后面就被上面的字给吸引了,没有注意看内容。”、
老头拿起这个纸张,慢慢地看着,才看到了这上面的字,笑着说道:
“现在我们看到了,我们看到了!”
这老头连忙笑着赔礼道歉,而这个差人,在看到了老头的表现之后,也是拉着老头,扶着老头上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