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医官体系难推行
这些年以来,成纪老百姓盛传的,他们那个平易近人的县令大人已经不见了,现在的县令大人,好像跟一开始的那个县令大人,换了一个人一样。性情大变。
可能只能用性情大变来解释现在的县令大人了吧。
方才离开的那个大夫,他虽然脾气有些怪,不过所有人知道,他是成纪县城最好的大夫。
现在按照县令大人说的话,那从现在开始,这个大夫已经不会在能够在成纪立足。
仅仅是不能立足吗?
不仅仅是他,还有他们这一家子,也不知道会有多少他的人因为县令大人的这一句话,而失去了在在纪县城生存的机会!
“各位大夫,咱们县令大人也是为了咱们县城的好!”可能是看到了在场这些大夫眼神之中的恐惧,闵国恩笑着说道:
“咱们成纪县城财政吃紧,咱们县令大人却还是拿出了很大的一部分钱财,用来改善咱们县城的大夫收益,让咱们县令大夫,能够过上好日子。”
闵国恩的一番话说完,在场的这些个大夫们面面相觑,不知道说什么,就在这个时候,你不知道是哪个角落里面的一个衙役,说了一声:“县令大人真的是英明!”
在这个时候,在场的这些个大夫才算是回过神来,都跟着说道:
“大人英明……”
“大人英明啊……”
“是啊,大人真的是英明……”
有了开头之后,这场面才不至于那么尴尬,也就是因为这些人的存在,让在场的所有人。
“还有,咱们县令大人,是七品知县,而他在咱们大夫行列,也列出来了一个官署的等级,就在咱们县城,有一个从九品到七品副的官职,而且……”
一开始的时候,在场的这些个大夫,只是迫于压力,才会在这里听着尉迟宝环和闵国恩的话,一直到了现在,听说有了官职之后,这些人才变得认真了起来。
基本上所有的人都是在竖起耳朵听着,尤其是闵国恩说到了而且之后。
“而且,而且咱们大人也已经上书给州里和朝廷,希望能够建立一整套医官体系。”
“各位大夫,知道什么意思吗?”
看着在场的这些个大夫,都在沉思的时候,闵国恩嬉笑着说道:
“各位大夫,如果咱们县令大人的奏章准了的话,那以后在朝廷里面,咱们医官体系,也有一个从一品到九品的官阶,从此之后,咱们大夫,就是官身了……”
官身……
士农工商的年代,谁不想做官?
这些个大夫,要么是世代世袭的土大夫,要不就是读书没有盼头,才会选择做了大夫。
现在,只要他们继续在大夫的这个行当里面继续深造,就有可能成为官身,还有可能做到一品官身,这……
这哪一个人听了不欢喜!
“大,大人,这是真的吗?”
终于有大着胆子的人,冲着尉迟宝环小声的额问候。
“是,是真的!”
从板凳上站了起来,尉迟宝环拿出了一份折子,说道:
“各位,这是我上书给州里和朝廷折子的副本,大家都可以看看,而且我可以跟各位保证,今朝要是这个医官体系办不下来,最晚在下一个朝廷,咱们大唐的各个体系之中,再也不会有三教九流的说法……”
“尤其是医,师者,还有各种各样的匠人,都会有自己的官身,而不再是被称为奇技淫巧之徒!”
尉迟宝环说的斩钉截铁,眼神却死死地盯着还坐在椅子上面的唐学礼李恪。
这句话,在普通人的眼神,好像是尉迟宝环的自言自语,不过唐学礼李恪却知道,这句话,是尉迟宝环说给自己听得。
李恪现在还不是很清楚这句话里面的意思,到底有什么深远影响,不过李恪知道,在成纪县衙里面,尉迟宝环和尊重各种匠人。
虽然这些匠人在成纪县城做出了不少的成绩,但是李恪这个时候还不能在这个议题上面有什么表态,面对着尉迟宝环说法,他也只是看着尉迟宝环,最终,还是沉默着应对,没有点头,还是没有摇头。
李恪知道,自己老爹李世民,自己的爷爷李渊,这一辈子都是在跟那些个大家族在斗争,到了自己老爹的这一辈,才算是占了上风。
到了自己的那一辈子?真的要跟士大夫斗争吗?
这个议题,李恪还没有想好。
不过,李恪却很清楚,尉迟宝环提出来的,给医官,给各种匠人官身的这个事情,就目前而言,没有任何可能。
尉迟宝环在成纪县城,现在可以胡来,朝廷里面的人,顶多说尉迟宝环是在瞎胡闹。
自己有钱那就在成纪瞎胡闹,但是尉迟宝环的继任者,到时候接手成纪县城的时候,还会不会继续这么干?
这个问题,答案基本上就是肯定的,那就是没有人会担负着这么大的负担,也不会有人会这么干!
“大人英明,拜谢大人……”
这一次,没有衙役的提醒,在场的几十个大夫,一个两个的,在听懂了尉迟宝环的这句话之后,开始跪下来磕头。
就是那些个读书不多,没有听懂这句话的人,也都是跪下来磕头,因为他看到别的人都这么做了!
“好了。话我就说这么多了,现在我跟大家说说,各位大夫怎么分配乡镇的问题!”
“首先,各位大夫,你的家在哪个镇,可以选择去哪个镇,回到自己的家乡!”
“当然,如果有两三个大夫都是一个家乡的,那就是比拼医术,谁的医术厉害谁先选择!”
“不能够回到自己家乡的人,就在剩下的乡镇抓阄,抓到那个乡镇就去那个乡镇,这么说大家都懂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