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绕后不成反被包 - 大唐极品纨绔 - 花疼君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大唐极品纨绔 >

第59章绕后不成反被包

七天的时间,早就把这里变成了人间炼狱!筑墙时候湿土,在这两天的时间,已经变成了焦土!

湿气早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黑漆乌枣的焦土,轻轻一碰,就嘎巴脆的掉落一地。

躺着尸体的地方,还在冒着黑烟,这是尸油在燃烧!

从尸体的旁边走过,脚步重了,都可能会把烧的那种焦黑的尸体震碎,变成粉末。

一线天的峡谷,火攻的效果,已经变得微乎其微,却还在不断的进行火攻的尝试。

防守一线天的人都知道,他们心里面明白,这是最简单,最有效果的作战方式,只要每天两次投下火种,投下燃料,就能阻止突厥人前进,运气好了的话,还能烧死几个突厥人。

最重要的是,这简单的手法,不用跟突厥人去正面硬碰硬,不需要去跟突厥人针尖对麦王的厮杀,基本没有损伤,就能完成任务,有战功,还能把突厥人挡在峡谷,动弹不得!

就是这样的战斗,用火烧,最最猛烈的大火烧,整整的烧了七天的时间,这七天的时间,一线天峡谷基本上都是被大火统治,把整个峡谷烧成了焦土,差点烧成了熔岩。

没有人敢走进这样的峡谷,尽管突厥人的万户大人心急如焚,可也是只能静静地看着,还能怎么办!

至于峡谷上防御的成纪士兵,也正在用这种猛烈的,不惜成本的火攻方式,在寻找着火攻的感觉。

七天的时间,让这个峡谷,变成了大唐西部最耀眼的烽火台,冲天而起的烟柱,从未间断。

这样长久的火烧战争,让双方吃尽了苦头。

什么?防守方有什么苦头?防守方不是啥事情都没有嘛?

哼,那是亲爱的你的见识限制了你的想象,在一个被大火烧了七天七夜的地方周围待着,就是一种煎熬。

所有的人,都是焦头土脸,受尽了烟熏火燎,一方死了将近一千人的代价,一方把附近的木材基本上已经燃烧殆尽。

七天的时间,让突厥人的万户,暴跳如雷,从各个地方征集来了不少的兵马,只等着成纪士兵的柴火用完,自己就可以冲锋了!

七天的时间,让驻守在一线天的殷有粮也学精明了,没有了一开始就把所有的柴火都扔下去大烧,而是时不时的扔下去一堆柴火!

反正已经烧热了的峡谷,稍微再加点柴火,温度自然就起来了。

总的来说,只要是敌人开始干活,那肯定就会有大火的伺候!

两边就利用这个峡谷,就这么僵持了七天的时间!

七天的时间,这个世界上也已经发生了很多的事情。

比方说突厥士兵已经突破了岐州,他们的大军已经包围在了长安城外,跟大唐帝国的京城对峙着。

与之不变的,是这七天的时间,岐州的战场,还是没有结束,尉迟敬德带着自己家的军队,还在跟突厥人阿史那思摩会战,双方基本都要打完所有的子弹,在这个冷兵器时代,打了一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史诗级战场!

双方战损基本上都已经到了极致,底层的军队都在崩溃的边缘!

至于其他的,这七天的时间,造反的罗艺军队,已经被长孙无忌整编完成,现在正在朝着辽东开去。

他们的命运注定是悲惨的,现在只能是去辽东,跟自己曾经老大罗艺的部下去同室操戈,拿下一个投名状,好的话以后还有翻身的机会!

至于救援长安?那肯定是皇帝最亲信的部队,反正不止这些人。

哼,开玩笑了吧?谁能保证这些人到了长安城下,是去救援长安,还是去攻打皇帝去的呢?

大唐的皇帝李世民,和大唐兵部,所有的人,他们都心知肚明,心照不宣,干着的是逻辑圈内的事情,至于不合逻辑的杜如晦,只能是在家养病。

皇帝和兵部的人,宁愿这个时候死守长安城,跟突厥求和,做各种各样的政治交易,也不可能把不稳定的因素带到自己的身边,这样的皇帝,当下李二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这七天的时间,大唐的外交官和突厥人已经开始了不下一百次的交手,他们交谈密切,每次都是皮青脸肿,甚至有的时候还有竖着走进去,横着抬出来的,不管怎么说,双方都在保持了最大克制度的情况下,进行了友好协商,进展颇丰!

当然,这七天的时间,在大唐的西北边境,也发生了很多的事情,突厥人的西线部队,终于从河西走廊南下,终于突破了甘州,肃州,兰州,杀到了渭州。

秦州刺史,秦魏大都督,混世魔王程知节(坊间叫程咬金),抽调秦州,渭州,成州,岷州,以及兰州战败的军队,开始在狄道,渭源缓缓地跟突厥人的西线队伍,进行了大规模的混战。

战况自然是异常的惨烈,血水早就染红了黄河,野狗也因为战场的人肉,吃的双眼发绿。

当然,这些对于成纪的战斗来说,都是天方夜谭,这些地方的战斗,人数都是以万来记,跟成纪这种几千人的战斗不可同日而语。

但是……

成纪虽然是只有几千人的战斗,但是他就是有一个奇字在。

这里,没有大将,只有一个小小的县令,没有雄兵,却拖住了近万余突厥人的脚步。

这里,没有跟其他地方的县令一样,一遇见突厥人就跪地求饶,祈求平安。

这里的老大是尉迟宝环,一个县令,他统领的军队,一千五百人属于他的私人军队,违法的私人军队。

只能是以他的保镖而存在。

不然,你一个小小的县令,豢养兵丁,那可是等于谋反。

可就是这样场合的一场战斗,等同于是在突厥人南下的道路上契上了一个销子,让突厥人如鱼刺在喉,最后演变成了突厥可汗下令,一定要保护好北回的大道畅通。

在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方,有这样一个胆大飞天的县令,让整个大唐的大西北,都乱成了一窝蜂。

可他娘的这个始作俑者,正在悠闲的喝茶,他第一没有上阵杀敌,第二也没有时刻盯着战场,他只需要坐在最安全的地方,听着斥候的汇报!

这就是尉迟宝环,这就是他当下无耻的价值观念。

他不认为一个指挥者需要冲在战场的一线去厮杀,反而认为这样的指挥者一定是一个失职的人!

一线的厮杀固然很美,但是去了前线厮杀,你的指挥职务,必然荒废杀,毕竟总指挥这个位置,还有太多太多的事情要去做。

粮食筹集,民心安抚,军队士气的掌控,等等等等!

最重要的,那就是尉迟宝环不可能带着自己身边的倾国倾城奔赴到战场的最前面。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