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箪食壶浆纨绔子
一个月的快马加鞭。尉迟宝环,数量囚车,两百护卫,终于来到了关中,武功县!
尉迟敬德封地,是的,感觉自己在秦州搞得那些个事情,真的是搞不赢了,来关总搬救兵,顺道求救自己的老爹。
八月,秋收的季节。
尉迟宝环这一路上走来,知道了关中春季大旱,进入初夏,才有抢种的粟谷,一路上尉迟宝环看到的都是青绿色的粟谷,心中不由为大唐今年的年景担忧。
却进入武功县之后,看到了田间劳作的百姓,看到了弯弯垂下来的粟谷,谷穗足足有一尺多长。
小孩子在天边跑动,手中的小风车呼呼的响,来吓唬想要偷吃粟谷的鸟雀!
丰收!
看着这样的场景,尉迟宝环只能说这两个字!
“少爷回来了,少爷回来了!”
路过一处山脚,尉迟宝环看到了大量的人群,排成了队伍,站在道路的两旁,道路的中间位置,是红色的大旗,上面写着一个大大的“吴”!
大旗下面,是骑马而立的三五个人。
不用说,这些人肯定是尉迟敬德,和尉迟家的长辈们。
这样的欢迎仪式,让尉迟宝环有些激动,便想着把马鞭扬起,快速到这个老爹的面前,别让父亲就等。
“公子等等!”
贾壮一把抓住了尉迟宝环的胳膊,压低声音说道:
“少爷,不能着急,这个时候要慢慢地走动,可千万不能着急!”
说话间,贾壮冲着尉迟宝环眨眼睛,举起嘴巴,朝着四周示意。
哪里知道这些潜台词呢?不过尉迟宝环知道,贾壮是跟着自己老爹打天下的老手,有些礼节肯定比自己知道的多。
“少爷,来喝口水!”
“少爷,来吃口糜面馍馍,这是今年新糜子做的,吃一口啊……”
果然,慢下来之后,那些个站在两侧的百姓,开始把自己手中的馍馍,壶里面的水,开始递给了尉迟宝环。
至于贾壮,大手一挥,带着囚车停了下来,一直这么看着自己家的少爷。
“这样才行,你是二公子,但是老爷今天这阵仗,就是要不把你当成二公子看待……”
尉迟宝环自然没有听到贾壮念叨的什么,骑着自己的土肥圆,跟站着的老百姓不差多少,短短一里多路,差不多走了半个时辰。
到了尉迟敬德身边的时候,尉迟宝环和身后两个丫鬟,倾国倾城的手中,都是抱着两三个小篮子,里面都是百姓送的馍馍,馒头。
“小兔崽子,回来啦?”
“父亲,我回来了!”
“走吧,回家吧!”
尉迟敬德脸上带着笑意,满意地看着自己的儿子,调转了马头,缓步前进。
“少爷,赶紧把百姓的礼物送给老爷,别发呆啊!”
在这个时候,跟在尉迟敬德身边的一个侍者,跑到了尉迟宝环的身边低声安顿道。
“啊,这样啊!”
尉迟宝环赶紧催马直追,发现道路早就给自己让开,土肥圆这样的马,也是三两步追上了尉迟敬德。
快步跳下土肥圆,双手抱拳,道:
“父亲,吃点百姓送来的馍馍!”
尉迟敬德扬起头脑,倔强的小脑袋朝着天空,嘴巴都撅起来了:
“这可是老百姓送给你的,老子不要,老子才不要你的施舍!”
“父亲,您才是武功县的国公,这些都是您的百姓,他们都是想要感谢父亲,只是碍于父亲的身边的侍卫,送不进来,才叫儿子父亲送来。”
这种万民箪食壶浆,可不是一般人想要享受就能享受到的,看来尉迟敬德这是吃儿子的醋。
“真的?”
“千真万确!”
这个时候,尉迟敬德才接过尉迟宝环递过去的糜面馍馍,狠狠地咬了一口,大口咀嚼了起来。
“嗯,好吃!”
回家途中的小闹剧,小玩笑而已,这也看的出来,今年武功县老百姓丰收之后的喜悦。
“你小兔崽子,要不是你今年春耕的时候做出了这把犁,还催着为父叫武功的老百姓提前耕种,不然的话,还真就跟别的地方一样,现在糜谷还都是绿苗呢?”
回答了家里,尉迟家的长辈,尉迟敬德,尉迟宝林,同坐一堂,摆着酒肉,酒席已经开始。
“父亲,其实这是因为孩儿在长安街头遇到了袁天罡,他告诉孩儿今天有春旱,所以孩儿才力主父亲早点折腾的呢?”
“哈哈哈……”
尉迟家的人一阵哈哈大笑,全部都在夸奖尉迟宝环这想法秒。
“二弟,你可知道,父亲今年在武功县下了大功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