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李恪易名唐学礼
关于战争的所有预计,贾壮,甄强和王县尉他们,都没有对外公布,只是私下里主持往山上囤积一下粮食,囤积一下草药,囤积一些生活用品。这几天的时间,尉迟宝环有另外的事情,那就是跟秦州新来的刺史,以前的都督,还有其他新来的县令,一起扯扯皮,联联谊。
啥?不去行不行?
成年人的世界,不可能有一个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这样的说法,那是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毕竟你要吃这碗饭。
既然已经戴上了这个面具,那就必须要完好角色扮演。
秦州刺史,从长安而来,带来的还有两个县令,上一次跟刺史一起丧命的两个县令。
他们到秦州的第一战,不是上邽,而是来到了成纪。
用那个新来刺史的话说:
“宝环侄儿,上邽这地方是都督那老家伙的大本营,我可不想做第二个命丧岗位上的刺史,我还是来你这里比较安全。”
“世叔,这你就放心了吧,现在安全得很,上一次是我们种了天边兔的调虎离山之计,以后肯定不会有这事情!”
可是不管尉迟敬德怎么解释,新来的刺史坚决不去上邽上任,用他的话说,他希望秦州刺史府的官署,能够从上邽迁到成纪。
这家伙也是一个有钱人,跟尉迟宝环一样,到地方上来上任,可不是来敛财的,而是来散财的!
他来之前,就带着足够的钱财,比尉迟宝环还要多的钱财,还带来了许多家兵,至于修葺刺史府的银子,足足是尉迟宝环带来财产的一倍多。
“宝环侄儿,老子这一次就选择在你的成纪,你小子可别想把我骗走!”
这家伙大手掌按在尉迟宝环的后背,让尉迟宝环一点反抗余地都没有,却低头在尉迟宝环的身后说道:
“老子给你说一句掏心窝子的话,俺早就派人秦州五县看过了,你的陇城小镇做的最好,你在那个地方给老子修一个刺史府,老子想办法把陇城小镇方圆那片土地从陇城县令手中给你买过来!”
不知道为啥,尉迟宝环听到了买地这个词语之后,心中就有些莫名的刺激。
陇城小镇,也就是尉迟宝环搞得新城,大唐西口,这块地方完全陇城在成纪的一块飞地,如果这块地属于成纪,那在西行商道,陇城可就没有一点优势了!
“真的吗?如果是真的,那我……”
“嘿嘿,你小子,俺啥时候说过空话,等我去找陇城县令谈谈,你还是去看看清水县令和上邽县令吧!”
听到这家伙叫自己去渐渐清水县令和上邽县令,尉迟宝环有些纳闷,好好地为啥去见新人呢?
怀着无所谓的态度,尉迟宝环走出了帐篷,成为了第一个被新来刺史单独接见的人,尉迟宝环自然是做足了狐假虎威的劲头。
要知道这新来的刺史,可不仅仅只是简单的刺史,他还有一个官职,使持节都督秦渭二州诸军事。
说简单点,就是这家伙虽然是只是秦州刺史,但是秦州,渭州的军事,他还是一手抓。
这也是为啥尉迟宝环能够同意让那家伙在陇城小镇作为自己的府衙,那是有了这两个州的军队驻扎,自己的陇城小镇,可确保无忧。
站在帐篷外面的县令都督,长史等一众人,看到尉迟宝环从此时的帐篷里面出来,全部围了出来。
可尉迟宝环在涌向自己的人群之外,立马就看见了两个稚嫩的脸庞,尤其是那一个人,他可是一点都不想见到。
觉得尉迟宝环发现了自己,那人也是冲着尉迟宝环微笑点了点头,又冲着尉迟宝环摇了摇头。
有心无力地应付着围过来的县令,州郡的长史等其他的官员,尉迟宝环心中却依旧是放不下眼前的这个人。
许久之后,终于来到年轻人的身边。
还不等尉迟宝环说话,那年轻人抢先道:
“在下叫唐学礼,新任清水县令,见过成纪令!初次见面,还请大人多多指教!”
我曹,这还玩的是隐姓埋名!
尉迟宝环心中苦笑不已,这年轻人就是长沙郡王李恪,不,现在应该已经不是叫长沙郡王,他现在可是汉王李恪。
却哪里想得到,他真的隐姓埋名来到了这个地方来当县令。
“唐学礼,真的是好名字,不知道这名字是谁给你起的?”
面对着尉迟宝环的问话,他显然一愣,估计是这对话跟自己设想的不一样。
“这是家母所起!”
但是唐学礼也没有过多的迟疑,还是说道:
“不知道成纪令对我这名字有何指教?”
“岂敢岂敢,你我乃是同僚,有啥指教不指教的,都是要为了我大唐的社稷,做个这个官!”
“不,我出发之前,家母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叫我来这里跟成纪令多多学习!”
简单的寒酸,尉迟宝环也就嗅出来了其中的味道。
晋升为汉王的李恪,肯定是因为收到了杨妃的教育,还有封德彝的走动,才来到了这个覅昂,让尉迟宝华来照顾他。
“对了成纪令,这是家里两位长辈要我带给你的书信,您看看,以后还要多帮衬一点!”
尉迟宝环有些木讷,还是接过了现在叫唐学礼交给他的书信。
虽然是轻飘飘的书信,尉迟宝环却觉得这玩意重如千斤。
看着两封信上面的字,尉迟宝环就知道了这书信是来自谁的!
“小唐,你先去清水上任,等一旬日之后,熟悉了清水的政务之后,一定要记得到这个地方,我们谈一些合作的问题。”
作别了唐学礼之后,尉迟宝环匆匆回到了成纪县令,紧急召回了贾壮甄强。
“大事情,汉王李恪到了我们这里,他现在是清水县令,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