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宝环西走成纪城
不过是瞬间,这些人就完成了眼神交流,随后就好像在场的所有人,都没有听到侍者的话,依旧是谈论着自己应该谈论的事情。“你们可曾知道,这尉迟宝环把硬来长孙无忌府中的五千金,会用作什么用途嘛?”
还是那个年轻的小老头,还是他的小问题。
“那还用说,肯定是大肆挥霍一顿。”一个白发老头眯着眼睛,可能脑海中想象着一个挥霍无度的纨绔子弟形象,或者是自己当年的样子。
“不应该!”
另外的一个,那个自称宇文家的老头,他用自己睿智的眼光打量着下面行走的尉迟宝环,心中笑道:
“不应该,我猜想这小子应该是准备了大量的粮草,要去自己上任的地方,去大干一番事业!”
“宇文家的老头子,这一回你怕是想多了?他尉迟宝环敢去这样的地方任职?”
那个打赌输了的老头,那个自称是宇文家的老头,哈哈地笑了笑,随后说道:
“还是你们无知,我可是知道,这小子在一个月之前,就已经想好了要去关山附近的,你们可曾知道这小子曾今留下了几句诗!”
随着宇文家的老头说完话,其他的几个老头跟着一起哈哈大笑。
爽朗的笑声在这久久传播,这嘲笑声,如果是美好的音乐,肯定能形容成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不是我不信,来来来,宇文老头,你来说说,这小子到底是写了什么诗?给我们听听?”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那个被众人叫做是宇文老头的人,盯着坐在主座位上的小老头,眼神深邃,好像是在试探,也好像是在求证。
他一字一顿读出了这两句,把在两句读了出来。
其他人的震惊,他没有看到,反倒是被他盯着的小老头,听了他的话,也只是朝着他微微点了一下头,脸上拉出来一个浅浅的笑容。
宇文老头得到了肯定,冲着他点了点头,说道:
“这是他跟长孙无忌家打赌之前写的诗,这么说来,他早就盯上了长孙无忌家的财产,他要去收取那关山之外的五十州。”
其他人还在震惊之中,被宇文老头盯着的那个老头,他自从出场之后,就一直都是平淡的笑容,这不,现在也是这样,说道:
“是啊,这小子是有些乐子,大家可能还不知道吧,这小子把长孙无忌家的八家商行,全部变卖了,全部换了粮食!”
“什么?他们尉迟家缺粮食?”
尉迟家自然不缺粮食,他们也是一个从北魏就一直流传下来的家族,虽然说中间收到过一些磨难,却也不至于说缺少粮食。
“还有,这一次长孙无忌送给尉迟家的赌资,这小子也没有收下,而是分给了武功县的老百姓!”
“啥?”
“什么?”
“不会吧?”
“这怎么可能?”
“尉迟敬德这是疯了吗?怎么由着他胡来?”
“就是,这小子到底是纨绔子弟,还是这小子……”
节奏就这么被带了起来,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那就是这小子可能是为了笼络人心。
在任何朝代,一个年轻人笼络人心,那是要被人盯着的,甚至是要被铲除的。
节奏就这么被带了起来。
所有人的目光,全部集中在了那个身着华服,一直保持着笑容的小老头,只见他镇定自若地说道:
“别想那么多,这小子说了,曾今预征收了六年的地租,这五百斤分给武功县的百姓,就当是利息。”
说着这些话,这老头子依旧是平淡的笑容。
……
谁能想得到:
尉迟宝环和那长孙一家的争执,殊不知只是这些人闲聊的谈资。
我们不能说是尉迟宝环的阶层不够,而是这个世界都是这样。
这些人现在在茶楼上所做的这一切,那么在不就的将来,是不是也会成为其他人的谈资呢?
常言道:古今多少事,都付谈笑中!
又言:千古是非心,一夕渔樵话。
不管怎么说,这一次之后,大大的改变了尉迟宝环在老百姓,在长安城老百姓心中的地位,可能不会有多少人再说尉迟宝环是个纨绔子弟。
尉迟宝环还是在精心准备了一下,他首先是把武功县的翡翠眼镜收拾了一下,找的是尉迟家族里面一个老实本分的旁支。
核心技术尉迟宝环全部交给了这些人,并且把翡翠眼镜的价格,降低了十倍不止。
至于家族里面的其他事情,也轮不到尉迟宝环操心,在他看来,尉迟敬德那心机,自己还是比不了。
当然,不是说尉迟宝环这个后代人的大脑不够聪明,而是这些人他们的为官之道,是尉迟宝环这个前世的人,没有体会过的!
当然,最终他还是写了一本厚厚地小册子,在临走之前放在了尉迟敬德的手中。
“父亲,这是我起草的去成纪以后的行政打算,这些天请父亲帮我看看,有啥需要改进的地方,还希望父亲能够及时给我送来书信!”
留下了书信,带走了尉迟敬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