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第一次县衙商议
“咳咳……”尉迟宝环咳嗽了一声,打断了这些没有见过世面之人的遐想,把他们拉回到了现实之中。
从这个老县令开始,到县丞县尉和其他的县衙里面的衙役,一个个都是脸色通红。
这还能看不出来嘛,这样的仙女,肯定是人家县令尉迟宝环的女人,是他们这些人只能看,想都不能想的存在。
尉迟宝环没有心思把自己带来的二美拿出来与众人共享,直接问道:
“不知老县令,你看这一次都督大人出征,有几成把握?”
“现在不好说,都督大人有很大的决心,只要坚持下去,总会看到成绩!”
面对着老县令如此表态,尉迟宝环也没有在这个问题上面深究,而是转头问道:
“都督叫我准备五百兵丁,咱们成纪可能准备好?”
老县令身子微微欠了欠,双手在空中比划了一下,好像要抓住什么东西,最终还是没有抓住。
“县衙所有的衙役加起来,只有三十人,要凑齐五百人,十天之内很难!”
反倒是成纪县的县尉,叹了一口气,留下了这样的一句话!
是夜。
成纪县小小的县衙之内。
倾国倾城为尉迟宝环打扫着居住的地方。
县衙前堂,尉迟宝环和贾壮甄强,已经老县令留下的县丞县尉,几个人围坐在一起,开始了第一届成纪县管理委员大会。
“现在我把问题统一总结一下,大家看看是不是这么一个回事!”
做开场发言的自然是尉迟宝环,前天,昨天,今天,这三天的时间,尉迟宝环初步总结了一下现在的问题,他觉得必须要拿出来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首先第一个问题,是秦州刺史和秦州都督的不合,一个要求剿匪,一个要跟土匪谈和!”
“第二个问题,就是成纪县的民政问题,税收不够,这些年阵亡的勇士,抚恤金还没有到位!”
“第三个问题,就是成纪县的百姓不集中,我们令不能到百姓手中,根据你们说的,很多的老百姓,为了躲避税收和劳役,已经搬进了北边的山里!”
“第四个问题,就是我的问题,还有七天的时间,需要筹集五百兵丁!”
一口气说完这四个问题,尉迟宝环冲着遗留下来的县丞和县尉问道:
“你们看看,我还有什么遗漏的地方没有!”
中年的县尉犹犹豫豫,嘴角抽了好几下,最终好像还是忍住了。
“大人,还有就是衙门里面牵着衙役的薪水,这都欠了一年多了!”
老县丞毕竟是老资历,丝毫不脸红,把这问题就说了出来。
有了县丞带头,县尉也不在娇羞,看着尉迟宝环疑惑的眼神,补充道:
“我们成纪这些年死伤了那么多的乡勇,老大人把衙门里面能拿出来的钱都给了阵亡的将士家庭,我们的俸禄每年最多能拿到三成。这是账簿!”
县尉说话的时候,从县丞的包袱里面拿出了账本,递给了胖子甄强。
噼里啪啦的算盘就开始敲打了起来,等不了多久,就看到那甄强给尉迟宝环肯定的点头。
“那好,我们把签下的薪水都发下去,这一次我来的时候,从家里带来了一些钱财,就当是我借给县衙的,你们都做好记录!”
听到了有钱拿,在旁边伺候尉迟宝环的衙役,走路都好像飘了起来。
“那我们继续开始正题吧,首先我们考虑第一个问题。”
贾壮和甄强两个人都没有说话,尉迟宝环也看着老县令留下的县丞和县尉。
按理来说,这县丞和县尉,是直接下岗的,可是尉迟宝环原薪聘请他们,担任贾壮和甄强的助理,担任副职。
“大人,我认为我们应该站在都督这一边!”
县丞犹豫了一会,还是不顾县尉的拉扯,甩开膀子说道:
“虽然刺史,还有县长他们认为应该跟土匪求和,保住暂时平安,在我看来这无疑是饮鸩止渴,这样下去,老百姓将会对我们当官的失去信心,甚至一些小聪明的老百姓可能会觉得作土匪才会有前途。”
“是啊,大人您是吴国公家的孩子,想办法给朝廷说一下,把我们这地方的贼给剿灭了!”县尉也跟着提出了一个极其不适合实情的设想。
面对这种情况,尉迟宝环只是尴尬的笑了笑,然后漏出一个很无奈的表情:
“大唐有自己的律法,不可能越过刺史插手地方的剿匪,况且家父当下也没有时间来关这事情……”
尉迟宝环并不想告诉这些人,自己老爹是被软禁在武功县!
“既然二位都觉得我们可以站队都督,那我会优先考虑,那我们说说第二点吧,这阵亡将士的抚恤金,直接由我来吧,不过我准备在成纪做一个钱庄,钱从我的钱庄出,这一点大家没有异议吧?”
有人出现,傻子才会有异议!
“第三个问题,我有个想法,假如说,我承诺成纪县在我任内,不再征收劳役,老百姓会不会从北方的山里面搬迁出来?”
这问题,把老县令留下的县丞和县尉干蒙了,甚至把贾壮甄强都给干蒙了,不征收劳役,以后怎么办?怎么办?
“那,那应该可以!”这老县丞颤抖着双手,对着尉迟宝环说道:
“老百姓宁愿躲在山里,种那些下等田,也不远跑到好地方种上等田,这些年出去做劳役,还有征招的乡勇,活着回来的太少了。”
“如果大人真的能这么做,老百姓种上好田,产量上升,我成纪的人口也会大大上升。”
有了前面这几点,尉迟宝环心中算是有了一个大概的底,至于第四个问题,这也是尉迟宝环给老县丞和老县尉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