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藏姑娘 - 听说我哥是暴君 - 麻辣香橙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52章 藏姑娘

郭珩旁观了这一出闹剧。从他的眼睛来看,撞倒卫麒的人自然是故意的,为何这么做,恐怕就跟那少女有关了。

从那少女出现在西苑,就有人告诉了郭珩。这是郭珩第一次亲眼看见叶初,见到她的第一眼郭珩不禁也吃了一惊,这少女确实像。

他心中在揣摩着,这少女怕不只是宣平侯府亲戚这么简单。郭珩叫人查过,可什么也没查到,这少女就如同凭空出现的一般。

郭珩不禁联想到那个同样神秘的叶执。

郭子衿在蒲月诗会上表现不俗,虽说没夺得诗魁,然而蒲月诗会的诗魁自来也少有女子夺得过,她今日做了两首咏物诗,却也是备受称赞。

晚间回到王府别院,郭珩便同郭子衿说起白天的事情,郭子衿听了笑道:“那女子确实灵秀可人,卫国公府那位小公子恰是知慕少艾,也难怪不顾斯文硬缠着人家搭话了。”

“撞倒他的人只怕是故意的,那女子身边有人暗中跟随保护,她的身份应当没那么简单。”郭珩思忖道,“为兄这几日叫人查过,竟没查到这女子出身来历。你说她似乎还有个哥哥是不是?”

郭子衿点头道:“她自己说的,说家中有个哥哥。”

“都姓叶,同样查不到出身来历。”郭珩道,“哪有那么巧。”

“兄长是怀疑,这女子跟那个叶执有关?”郭子衿想了想说道,“如此看来,还真有几分可能。不过兄长也不要再纠结此事了,都这么长时间过去了,为了个庄子费那么多大力气,我早就不想要了。兄长胸怀大志,整日要忙那么多事情,一个庄子远没有那么重要,不如此事就算了吧。”

郭珩道:“哪里只是为了个庄子。妹妹身份贵重,将来又是要做皇后的人,这女子跟妹妹长相相似,身份来历不明,万一让有心人加以利用总是不好,我自然多关注一下。我们还是不能掉以轻心。”

卫国公府三房的小公子听说摔得不轻,是被下人用轿子抬回去的。知道此事的人便私下议论,卫国公府可不好得罪,尤其卫麒的堂兄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铁甲卫统领卫沉。

卫家是文臣出身,家中子弟也多是读书人,却偏偏出了一个弃文习武、位高权重的铁甲卫统领,那撞倒卫麒的人只怕要倒霉了。

卫沉见到这个堂弟时,卫麒胳膊也磕破了,腿也摔伤了,老祖母和三婶正在心疼不已,叫卫沉务必找出那撞伤堂弟的人讨回公道。卫沉总觉得此事有些蹊跷,能出现在西苑的人非富即贵,怎会有人故意撞人,还主动挑起口角闹起来了?

谁知被撞的倒霉孩子半点都不关心别的,一把拉住卫沉道:“堂兄,都说你是铁甲卫统领神通广大,你快帮我查查,那位叶姑娘是哪家的姑娘,可有婚配……”

年少慕艾,卫沉倒也没笑他,打趣地问道:“什么姑娘啊?你都被人撞成这样了,却还心心念念人家姑娘。”

卫麒一脸梦幻说道:“就是一位叶姑娘,我从未见过如此美丽出尘的女子,不沾人间凡俗一般,当真令人一见倾心。堂兄,你一定要帮我找到她,听说她可能是宣平侯府的亲戚……”

卫沉仔细听完他一番描述,莫名打了个哆嗦。

卫沉黑着一张脸赶紧叫人:“来人,把他给我送回京城……不不,还是送回蔺州老家吧,送回蔺州老家去,叫他老老实实呆一阵子!”

翌日见到皇帝,说完了正事儿,谢澹状似随意地问了卫沉一句:“你家中那个堂弟,听说昨日被人撞伤了,现在如何了?”

卫沉脸色讪讪,赶紧赔笑道:“陛下,臣那个堂弟,年少无知,缺乏管教,反正就一点皮肉伤,叫他吃吃苦头才好。臣已经让人把他送回蔺州老家了,叫人看着他好好读书,这般年纪就该多读圣贤书。”

谢澹玩味一笑,送得够远的啊,便淡淡说了一句:“多读读圣贤书也好。”

“对,就是要叫他专心读书。”卫沉赶紧换了个话题道,“陛下,臣最近查到一些嘉仪县主的事情。”

谢澹嗯了一声,示意他说说。

“臣查到了她养父母的消息。当年郭子衿认祖归宗后,她的养父母一家得了忠王府一大笔赏银,随后就搬走了,说是搬去了并州城里,臣派去的人几乎查遍了整个并州,都一无所获。”

“近日臣的人在峁州查另一件事情,无意中发现当地一桩旧案十分可疑,两年前峁州一桩凶案,一家五口,家中夫妻和三个孩子深夜被人灭门,至今没找到凶手。这家人姓杨,正是从并州搬来的,家中人口和时间也对的上,经过追查核对,这家人应当就是郭子衿的养父母一家。”

“据邻居说,这家的男人喝醉酒曾跟邻居吹嘘,说还有个女儿当上了侯府千金,将来要带着一家人荣华富贵的。”卫沉顿了顿,说道,“臣已经派人围绕这家人追查下去,臣怀疑,他们其实很可能就是郭子衿的亲生父母。”

“可有发现?”

“有一些线索。”卫沉道,“人总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哪个人还没有三亲六眷,只要有,铁甲卫总会把他找出来。”

***

也就仅仅隔了四日之后,太皇太后心中的不安终于落实了。

楚家得了太皇太后的话,这几日约束一众子弟,不许出门招惹事端。然而皇帝压根就没打算从楚家子弟旁支下手,仅仅四天之后,铁甲卫客客气气地找上门来,传了承恩侯世子、也就是楚从婵的父亲楚涣协助办案。

楚涣这一去就再没回来,他安插在宫中的两个眼线都被挖了出来。窥伺御前,这是大罪。

窥伺御前这种事就如同楚从婵所说,京城里世家大族、王公权贵,谁家还能不悄默声地留心关注御前了。此事无非心知肚明,若只是个留心,不要用来做什么犯忌讳的事情,皇帝也懒得计较,水至清则无鱼,毕竟人在朝堂,谁还不得揣摩圣意,揣摩得好,说不定还落一个“深得朕心”。

可这事情关键就在于,你留意御前是不是为了忠心给皇帝办事,皇帝想不想跟你计较。一旦犯了忌讳,雷霆雨露皆是天恩,天威之下那就是死罪一条。

太皇太后收到这个消息老半天没缓过神来。动作这么快,那只能说明,楚涣的这两个眼线原本就已经被人家掌握了。

隐而不发,不过是摁下一颗棋子,想要发作时那就是一把十分好用的钢刀。

太皇太后忽然惊觉,或许皇帝早已经提前给她埋好了棋路,当她派了刘公公去雨前斋传召叶初的那一刻,就自己把这步棋启动了,甚至包括叶初会堂而皇之被带来行宫、泄露消息被她知道,原本也应该在皇帝意料之中。

楚涣是楚家嫡长子、承恩侯世子,太皇太后的亲侄子,他若是倒了,楚家也必将遭受重创。那一晚,太皇太后在福宁殿后面的小佛龛独坐到深夜,悠悠长叹。

此事一出,朝野震惊。皇帝下旨,将楚涣交有司审理,按律问罪。

这倒也在太皇太后意料之中,皇帝按律审理问罪,自然是要等着各方求情说项,等着楚家低头让步,再让太皇太后出面求情。这求情的诚意到了,皇帝再加以宽宥赦免,恩威并施,震慑楚家,各方的情面也都顾及到了,这才是为君之道。

太皇太后原本没以为谢澹当真会杀楚涣。有她在,皇帝总得留几分情面,没有情面还有忌惮,应当还不至于撕破脸。楚涣想全身而退是不可能了,以后再想起复也不大可能,但起码在太皇太后的预料中,楚家这个嫡长子还是能保住一条命的。

所以事情一出,楚从婵便脱簪待罪,哭哭啼啼跪在清凉殿外给父亲求情,楚家百年世家,楚家一系在朝中盘根错节经营多年,一时间求情说项者纷至沓来,太皇太后也亲自出面说情,并且再也没提起过要叶初去拜见的事情,反倒这一日派了贴身的嬷嬷到雨前斋来,给叶初送来了一样赏赐,说是太皇太后年轻时戴过的一对金镶红宝石发钗。

要进雨前斋后院只能先经过前头谢澹的住处。嬷嬷这次是午后来的,谢澹刚好在,听说太皇太后的赏赐来了,便亲自接了过来,查看过后叫人往库房里一锁了之。

按照规矩,叶初应当亲自至福宁殿谢恩,可这事情压根就没人跟她讲,她当然也不会去,太皇太后这次也完全没计较。

这一场套路下来似乎是水到渠成了。然而十天之后,三司审理定案,皇帝下旨,承恩侯世子楚涣窥伺御前,包藏祸心,按律问斩,打入天牢只等秋后开刀。

谢澹不知道太皇太后下一步会是什么路数。他这位皇祖母也算得上本朝空前绝后的一位奇女子了,算上只当了三个月皇帝的延始帝的三皇子,太皇太后从当年一个选秀进宫的嫔妃坐上皇后之位,已经是一朝皇后、两朝太后、两朝的太皇太后了,她手里有的可不只是虚名。

总之这几日御前和铁甲卫都绷得很紧,就连山脚下的两千京畿驻防营也收到旨意,外松内紧,悄悄加强了戒备。

谢澹寻思着,万一行宫这边有什么异变,别吓着小孩,是不是给小姑娘找个地方先避一避。不过转念又作罢了,这会儿送她去别处不好跟她解释,他登基快三年了,根基已深,没那么弱,皇祖母那般精明的人,应当不会想跟他图穷匕见。

是以这几日谢澹便把一些不紧要的政务交给心腹之臣,每日处理完要紧的政事,便窝在雨前斋,专心养足了精神,静观其变。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