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章宫廷震动(二) - 悍妃了得:驯龙有术 - 绯红胭脂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125章宫廷震动(二)

李秀心苦口婆心的述说,终让银翘不再多话。嘴上不说,心思早就飞到宣王的身边了。刺杀的消息传入了大兴皇宫每一个人的耳朵里,连冷冷清清的玉清宫都满是消息。玉清宫的人好久都没有这供人谈资的消息了。

幽寒的冷宫里,人们也因这件祸事热闹起来。

玉清宫的总管太监,在玉清宫的飘渺阁那抬头望着天叹气。

“陶子”一声颤抖低沉的女音,透着些许悲凉沧桑。

“哎,勤贵人。您有什么吩咐?”抬头望天的太监,朝飘渺阁里屋走去。

自打那年柳皇后死后,东宫所有的宫人都被皇帝李茂之给撤换了。陶子辗转了几个宫院当差后,五年前到了玉清宫当总管太监。

陶子每进一次这飘渺阁,都觉悲凉伤感。这玉清宫昔日并非冷宫,也非叫玉清宫而叫余庆宫,是先皇圣孝明帝李来的后宫勤贵妃的住所。当年勤贵妃因与珍妃交好,后因为珍妃之事求情而被牵连。被贬成贵人幽禁与此。

大兴皇宫本无固定居所的冷宫。多年过去,这关着勤贵人的余庆宫,渐渐的被人们叫着叫着便成了玉清宫。无人问津的宫门显得也残破起来,在七年前宫里一次大修缮后。残败的余庆宫的牌匾落下,修缮的人直接将新牌匾做成了玉清宫。

至此,大兴的冷宫至此建成。

陶子在这里呆了五年,五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在这玉清宫里也足以够时间去了解这些关在此得人,身上藏的秘密了。

进了冷宫的宫人们都很清楚,这里是出不去的。即使到了出宫的年龄,依然也会被在玉清宫里关死。因为身上有秘密或是曾经侍奉的人有秘密。而这些秘密不足以让他们死,但也不足以救他们。说出去只会招来他们搞不定的祸事。

所以在这座玉清宫里,实际上所有的宫人都没秘密。

玉清宫前任太监总管,是老死的。叫陶之木,是陶子同村的六叔公。当初他快死的前三个月,是他將在浣衣局当差的陶子,弄到了玉清宫来当差的。

陶子清楚这是六叔公为他好。在玉清宫当差虽没有在别地宫里当差银子多,可却比在浣衣局清闲;虽不会见到陛下、娘娘们、还有皇子公主们,也不会讨到什么赏钱之类的,可却不会有伴君如伴虎的担忧;待在玉清宫里安守本分这辈子就算平安了。

“陶子,你看天做什么?”靠在软榻上,迷迷瞪瞪得勤贵人有气无力的问。

“这宫里不是天变了吗?我看看。”陶子回她话。

“想你那太子旧主了吧?你呀别痴心妄想出去了,你是冷宫的总管太监。你要是去别宫当差,不出三日就得被人弄死。咳咳——咳”勤贵人说不到几句话就咳嗽上。

多年的冷宫幽禁使得她病缠一身,身子寒凉至极。这已是末春了,她还是一副过冬的衣服裹身,手抱暖炉。

“瞧您说得,我啊自打进了这冷宫。就没想过要出去了。待在冷宫死不了,但能困住人。”陶子笑着回。

“知道就好。你小子性子纯良,我才给你提个醒。别顾念旧情去趟浑水,她们要躺是她们的事。你啊莫管。这等事不是好事。”勤贵人指着院子里坐着的那几位宫女说道。

陶子顺着那方向看去,眉头紧锁了一会儿,凝思的叹了口气。

那几位是玉清宫里最不安分的,起初是勤贵人不安分,可是十年前。一直不安分的勤贵人突然间就安分了,谁也不知道原因。玉清宫里一直流传着她失踪多年的儿子出现了,她才安分的。说是为了保她儿子的命!玉清宫里的人还说,是她失踪多年的儿子找到了,可惜死了,她觉着没希望了,就不再闹腾了。

“唉,这高家飞扬跋扈这么些年,先帝在时就想端了他们家的势力。还能留到今天,实属不易了。不知道收敛的主儿,势力再大、声望再高那也是天气给的。惹恼了天子,什么都没有?不懂得知进退,翻船是迟早的事。今时就算不是刺杀太子,他日也会因别的事被除去。笨蛋一家子。”说着靠在软榻上的勤贵人撑着拐杖站了起来。缓缓悠悠的朝院门前走去。

陶子上前扶了把。

勤贵人颇为硬气的甩开陶子的手,要自个儿走。

“凤鸣还来见她吗?”勤贵人指着院子里坐着不动一位老宫人道。

“玉城公主有些时日未来宫里了。芳华姑姑还问呢?”陶子望着那抹背影。那是芳华姑姑,孝敬贤太后曾经的贴身婢女,太后死后入玉清宫做掌事宫女。

“不见最好。见了就要想入非非,徒留烦恼。何必呢?如今天下安定、太平。皇帝治国也顺畅,何必呢?成年往事拔开有何用?就是想不开,她们不如我放得开啊!”勤贵人看着芳华端坐的背影说道。

“那是。您老人家是谁?整个玉清宫里属你最守礼数。”陶子知道勤贵人说的是什么?也知道芳华姑姑和玉城公主在谋划什么?

玉清宫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宫人们都约定熟成的把彼此的秘密当作自己的秘密,从不对外说起,也不多管闲事。他们都很清楚,但凡是进了玉清宫的,都是宫里等死的。等死的日子很长,渐渐也没有人管。

人吗?总好喜安定的,在等死漫长而又无望的岁月里,能过得清闲又自在谁不喜欢。干嘛要去捅那马蜂窝?害人又害己。

陶子很清楚,闹得沸沸扬扬的那场益州叛军案是玉城公主李凤鸣弄得。在丈夫死后一向修行礼佛的大长公主为何要干这等事。

还不是他们这玉清宫里的芳华姑姑。若不是在这里遇到珍妃慕容绣曾经的婢女百合,她二人几次交锋后。也不会互相了解,更不可能发现当年庄献太子案的破绽。芳华也不会去托人捎信给玉城公主,搅和出这趟浑水。

陶子想着这些秘密还是不要被挖出来的好。省得震动大兴,整个皇宫都跟着遭殃。陶子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忠心为主的东宫小太监,如今他只是个想在冷宫这地界安心当差,安定过完一生的混世太监,得过且过!心里的秘密宁可烂到肚子,也不愿说出来招祸事。

陶子心里暗叫道:太子殿下,对不住了。小的没那胆躺这趟浑水,小的知道的就小的知道吧。以你的聪明才智终有一天会知道一切的!

“芳华。怎么还在等你的玉城公主?”勤贵人往芳华身后一站。

芳华起身站了起来,回身向勤贵人行礼“贵妃娘娘,我确实在等公主。”

“我早就不是贵妃了。这玉清宫里都是犯错被关的贱婢,哪有什么贵妃?”勤贵人面无表情的说。

“在芳华心中。您用都是当年那善良正义的勤贵妃。”芳华回。

“你呀。莫等了。玉城应该不会来,高家犯了事,此等正是宫中忌讳的时候。”勤贵人。

“高家是活该。可我也生气,这一脉怎么如此好命。怎么就没个命途多舛的?”芳华道。脸上那老褶子都拧巴着。

“你啊!太子有何错?是个没娘的孩子。当年是与他何干?你诅咒他。看着吧!大兴皇宫这宫海是要翻一翻浪了。这浪一直要翻了,就轻易的停不下来。”勤贵人意味深长的说一句。

芳华点点头,已经哑巴的百合也是点点头。

这玉清宫里的老人都期盼着这皇宫里能翻个浪,能將那些掩埋的深海的真相翻出来。这高家的案子,他们清楚这只是浪打的开始。

请...您....收藏6...9...书....吧....!

···

李齐一行人马,已经进入帝京地界了。声势浩大的人马,把帝京城的百姓们都惊住。

刺杀之事,早已传遍街头巷尾。百姓都在议论纷纷,说是高家这次真的到头。刺杀的刺客里,有皇后身边的人,一个当场毙命、一个被活捉。

这等内幕的消息,早就被李齐暗中派人散出去了。事情还未开审,这等事件暴露民间是不合法度的,可偏偏此次的主审是宁亲王,恨透了皇后一族的宁亲王。无论帝京百姓一天之内如何传,宁亲王都权当没听见。协助办案的大理寺和刑部,知道这是躺浑水,也不多事。唯宁亲王马首是瞻。

李齐偷偷从马车车窗看一眼,看到了对太子一行好奇万分的百姓。李齐收回目光落在了潇湘雨身上,从昨夜得到那块刻着妙字的玉佩后,潇湘雨就像失了魂魄一样飘飘然。连今晨上马车,都是李齐一把抱上来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