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名师出高徒 - 穿成状元后扶持长公主登基 - 月白作秋衣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46章 名师出高徒

白靖文与上官妙云拉开距离,左手背负,右手握剑划出半个弧度,利剑破空,剑尖斜指地面。

上官妙云见状,笑言:“唷!架子还有模有样,可惜本姑娘专拆花架子。”

裴纶赶紧说道:“辨非兄学剑才七日,有人学剑十几年,要是失手伤了他,我觉得有点丢人。”

“失手”和“丢人”被他说得特别重,上官妙云转头瞪他,他赶忙赔笑说:“不失手就行,不失手就不丢人。”

萧庆宁道:“阿云,你不能用家传的武学,只能用他学的那套剑法。”

上官妙云道:“可我很久没练了。”

萧庆宁:“他也才学七天。”

上官妙云:“行,我再让让他。”

她果断摆出和白靖文一样的起手式,左手背负,右手握剑,剑尖指地。

萧庆宁向白靖文道:“你先出招。”

为了拉近白靖文和上官妙云之间的差距,她再给白靖文先手强攻的便宜。

白靖文领了她这份好意,不多言,略一撩剑变成水平持剑,直接向上官妙云刺去。

这一招叫做“王不留行”,要旨在于去意已决四个字,用在剑招里边就是凌厉的攻势,直攻对手,不留半分退路。

如果上官妙云用的是她那对金银双剑,肯定以硬碰硬跟白靖文正面相抗,看谁学艺不精先遭不住,但碍于萧庆宁的规定,她只能用白靖文使用的这套剑法,白靖文用王不留行抢占先机,她失了先手便只能先服软,一边起手提剑准备格挡,一边迅速倒退拉开距离,心想:“他知道用这招起手抢攻,有点脑子。”

不过多年临阵对敌的经验还是让她找到了破解的办法,她借着倒退的去势,双脚直接踩上一株古木的树干,逆行而上,脸朝地面,整个人跟树干形成了直角,她跟白靖文碰了两剑,接着剑势身体上移,双脚发力将身体往前送,凌空翻了个跟斗,巧妙地落到了白靖文身后。

这一攻一解之间,上官妙云凭多年的直觉已判断出不能把白靖文当初学者看待,即便是旁观的裴纶也看出了惊喜,他原以为白靖文要被上官妙云压着打,没想到白靖文全无新手的胆怯,还在上官妙云手中占了先机,惹得他极想拍手叫好,但他深知观战不语真君子的道理,不能干扰选手,便跟萧庆宁道:“长公主,辨非兄是练剑奇才?”

萧庆宁正全神贯注注视战局,没给裴纶答案,但她心里已经给了肯定的答复――这些天她指导白靖文练剑,白靖文的进步她看得最清楚,七日之约她敢让上官妙云来试白靖文,其中一个考虑就是想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确定她对白靖文的判断没有错,她对白靖文有信心。

裴纶看萧庆宁不答便不再问,转而继续关注战局。

此时,白靖文正处于重要关头,上官妙云化解了他的先手,他必须做出下一步应对。

念头电转,他果断选择“故技重施”继续抢攻,上官妙云看他又用王不留行,咬牙道:“还来!看谁怕谁!”

上官妙云性格如此,刚才起手她有轻敌的意思便让着白靖文,所以选择倒退化解,这次便把白靖文当对手,直接用王不留行反攻,提剑直刺白靖文,要是双方都不退让,最后的结果大概率是各刺对方一剑两败俱伤,但是!

白靖文虚晃一招,改变了王不留行的出招,换成了“万里觅封侯”。

上官妙云:“……”

王不留行是拒绝高官厚禄,万里觅封侯是追求功名利禄,一个出世,一个入世,两者有反其道而行的意思,放在剑招里边就成了水火不容,但萧庆宁这套剑法学自宫廷剑师,宫廷剑师的选择是入世,万里觅封侯“大于”王不留行,存在克制关系。

白靖文这个变招太妙了,她预判到了上官妙云会用王不留行反攻!

上官妙云眼见如此,她没有慌乱,反而读懂了白靖文背后的考量,说道:“好啊,变得妙,算你小子机灵!”

她承认了白靖文的思路以及变招的巧妙,内行看门道,她不再把白靖文当新手看了。

如此,她只得强行接了白靖文的当年觅封侯,要是一般人这么做肯定要吃大亏,但上官妙云凭借不输男子的臂力和丰富的实战经验,强行扛下了白靖文所有的攻击,她需要付出的代价是放弃进攻,完全采取守势,因为强行承受白靖文的斩击,她握剑的手感受到明显的震动,如果白靖文拥有和她一样的臂力,她握剑的手起码会被震得发麻,严重一些,长剑脱手都有可能,但她基本功太扎实了,白靖文不可能打掉她手中的剑。

到了这一步,上官妙云只待白靖文剑招用完或者力气耗光,她就起手反攻。

关键时刻,萧庆宁却喊了一声:“好了,到此为止。”

白靖文闻声收剑,上官妙云意犹未尽,说道:“我还没开始呢!”

萧庆宁:“可以了。”

上官妙云再不坚持,转跟白靖文道:“这次算你占了便宜,下次我俩没完。”

白靖文收剑归鞘,既然萧庆宁叫停,那就意味着她对这场比试的结果已有了判断,白靖文等着她宣布七日之约的结果,主动往她这边走来,裴纶先说道:“不错啊辨非兄,短短七日有这种进境,一般人不可能做到,文武双全就是你了。”

上官妙云把长剑还给萧庆宁,说道:“他还远着呢。”

裴纶道:“你别不承认,我们当时学七天有辨非兄这个水准?”

上官妙云扁了扁嘴不再说话,她是跟白靖文试招的人,她其实认可了白靖文的进步。

当然,最后的决定权在萧庆宁手中,白靖文后续能不能得她继续传授剑法得看她的态度。

她说:“这把剑是你的了。”

白靖文没反应过来,萧庆宁道:“之前说了,七天之后你如果过关,这把剑就送你。”

白靖文醒悟过来,郑重其事道了声:“谢谢。”

萧庆宁道:“别谢,我……”

她后面想说“我不是帮你,是为了方便自己”,但经过这段时间和白靖文朝夕练剑,再看白靖文现在如此诚恳,便觉得那么说不近人情,可能会伤了白靖文的感情,于是改口道:“我也没做什么。”

裴纶活跃气氛:“名师出高徒嘛,辨非兄这么快上手固然有他自己的天赋,但没有长公主这位名师,他的进境就要大打折扣,所以长公主才是居功至伟。”

上官妙云马上接话道:“那是,我家殿下还没教过谁练剑呢,就怕有的人不懂知恩图报,是谁我又不说,就知道他姓白。”

这回白靖文当了真,向萧庆宁道:“后面有什么事,只要你开口,我尽力办到。”

除了口头上的承诺,他实在想不到能给萧庆宁什么回礼,礼物之类太俗气,萧庆宁金枝玉叶,什么都不缺。

萧庆宁不置与否,只说:“等会收拾下继续上路,前边应该到雍州了。”

自离开皇陵行宫以来,她们已经走了十天左右,一路上她们没有耽搁,基本按照原计划行进,这七天穿越最后的山区之后,她们明显可以感觉到山势开始往下走,这正是北中州和雍州接壤处的地形走势,崇山峻岭开始变成小丘陵,缺少人烟的小道越来越宽敞,虽比不上正儿八经的官道,但也证明人为活动增加,村落和城镇不会太远了。

不出萧庆宁所料,当天中午她们正式进入雍州地界,两州交界之处多有商贸或者军事重地,很快,她们抵达了一座府城,这是雍州的武阳府,相当于一个市的级别,规模人口绝非普通城镇可比,而到了此处,白靖文明显感觉到气候变冷,大概因为他们之前翻越的群山阻挡了冷气流南下,使得中州和幽州气候不尽相同,现在走出了天然的屏障,气温自然下降。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