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成长的代价
萧景行身先士卒,和他的副将、百户以及沈玄、左胜带兵加入战局,迅速控制住了大坝和下游浅水区的战场,燎军以明显的劣势遭到压制,他们不得不龟缩一隅,集合兵力背靠大坝作战,数百人被萧景行等人围在一个半圆当中,不过,这些燎军虽在负隅顽抗,但一步步收缩之后,他们被萧景行吃掉是迟早的事。
白靖文和萧庆宁这边也没有耽搁,在数十骁骑卫的护送下,他们带着炸|药包从浅水快速渡河,中间遭到了散落在外的燎军骑兵阻击,而燎军大部已经被萧景行等人围住,这些小股骑兵失去支援,也被白靖文等人迅速消化掉。
当白靖文顺利度过白狼河抵达对岸,此时,远方传来一阵震耳欲聋轰鸣声,继而地动山摇,像是有什么东西要从天上掉下来。
白靖文知道,一定是裴纶在主战场那边使用了炸|药。
这意味着裴纶已经把最后的家底都亮了出来,裴定方和李良弼的都军或许已经支撑到了极限。
白靖文不敢多想,他迅速观察这条大坝寻找爆破点,但他发现了两个棘手的问题。
这条大坝的基底都是用麻袋装了泥沙堆叠而成,因为既要考虑蓄水,也要方便毁坏,所以这条大坝此时是四处漏水,有的地方甚至从麻袋缝隙之间漏成了一条小瀑布,如果他们提前上去安置炸|药包,引信大概率会被打湿,而就算找到了安置炸|药包的地方,也要等慕容雅博那边给了信号,亦即要等慕容雅博顺利渡河之后才能点燃,否则要是把慕容雅博也隔绝在河的对岸,那他就成了燎人的大功臣,别说礼部尚书,金骨阿隼那都肯给他请一个极勒烈当!
这就意味着,需要有人实时点燃。
这样一来的话,以大坝水面之宽,上游蓄水之多,点燃引信之人能否跑回岸上,实属未知。
这就意味着,大概率有人要牺牲。
残酷的是,白靖文要亲自选出牺牲的人。
以前他可以为了救一只猫冲入火场,现在他就要亲手送不止一个人去死了。
这就是战场,慈不掌兵义不掌财,他必须做出这个选择,除非他自己承担这个任务。
但他不能,他不是怕死,而是知道他活着可以做更多,而当他选择了谁去牺牲之后,他就要在做得更多之上再做多一些,为了替他牺牲的那个人。
这个时候,白靖文意识到了一种“责任感”。
他也意识到,在战场上,不止是他,沈玄、左胜……更别说慕容雅博和岳芝那些人了,他们早就做过无数次这种选择,早就让无数人“去死”,因而他们的肩上承担着万千的重量,那背后是千万的忠魂,是他们保护着千万的平民,哪怕还有千万的小人。
在战场上,在政治上,成长所要付出的代价太大了,大到一般人无法承受,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反而容易,大不了就是自己以死明志,若是要亲手把这些忠义的士兵送上黄泉路,而自己只能眼睁睁看着,心里的那股纠结挣扎才最难受。
但白靖文必须走出这一步。
他亲自选定了三个爆|破点,然后再选定了三个人,三个他不知道姓名的士兵。
做完这一切,他站在大坝之上,看着上游蓄成了一条大江般的水,平静的水面之下,蕴含着关乎国运的能量。
而随着萧景行那边不断地进攻,燎军进一步收缩阵地,外围和堤坝上的燎军基本被清理干净,眼看着就能完成萧景行预想的战略,全部消灭燎军之后,在左岸构筑起防御阵线。
只是,一个巨大的“阴影”向他们扑过来了。
慕容雅博的“预言”成真了!
慕容雅博说哥舒夜最为了解他,到了最后关头,哥舒夜甚至会亲自领兵过来抢夺这条大坝。
说不清楚哥舒夜带了多少人,只知萧景行派去后方截击的一百骑兵、一百步兵和一百弓|弩兵全部被吞掉,便连跑回来报信的人都没剩下,只听闻大量马蹄踩踏地面造成阵阵地动,循着源头看过去,混沌天穹之下,皑皑白雪之上,一片黑乌乌的骑兵往白靖文等人这边压了过来,为首的那个,正是当年宁国的兵部侍郎,慕容雅博的“大舅子”,现如今的燎国武功极勒烈哥舒夜!
哥舒夜为什么能出现在这里?
只能说,在平原地带,燎军骑兵实在太过强大,强大到几乎令人绝望。
裴定方、李良弼加上张泰,大宁朝的三个都军,就算张泰再不顶用,前军也算得上半支精锐,也就是说,大宁朝的都府中军、都府右军加上都府前军,三军最高主帅亲自统领两支半精锐打防御战,而燎人是什么反应?
金骨阿隼那带走了东路军去打通天阙,剩下的金骨乌虎和哥舒夜继续追击,而当形成两军对峙之时,他们仍有余力派遣源源不断的骑兵小队,依靠高超的机动性绕过裴定方等人构筑的防御阵地,不断对大宁的行在大营进行骚扰,且成建制的骑兵队伍还能参加大坝抢夺战,现如今,两军对垒,哥舒夜干脆直接离开了前方的主战场,亲自带人绕到大后方抢夺慕容雅博事前安排好的大坝!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燎人只需要一个中路军就足以跟大宁的两支半精锐鏖战了!
对他们来说,三路骑兵合攻大宁的三府都军简直就是杀鸡动用牛刀,他们果断选择了多线作战,企图一举拿下更多的战果,这就是哥舒夜能带兵出现在上游的原因,他绕过了裴定方的封锁线,直接来切断宁军最后的退路!
当然,哥舒夜此来,并没有带上他全部的数万西路军,而是临时点了一千骑兵跟他打突击战,毕竟绕过裴定方等人的封锁线也不是那么容易。
只能说,慕容雅博太了解哥舒夜,哥舒夜也太过了解慕容雅博。
这对宿敌相互之间的谋算,最后要让白靖文等人来承担了。
白靖文看见那队黑压压的骑兵自远方而来,马蹄奋扬,踏雪飞泥,他第一时间做出了反应。
他命令那三个领了炸|药包的士兵就近找地方蛰伏,嘱咐他们一旦看见慕容雅博那边发起的信号就直接到爆炸点实施爆|破任务,随后,他拔出了萧庆宁送他的那把黑剑,转身跟萧庆宁道:“我过去想办法把萧景行带回来,你留在这,等会直接把人带走!”
意思就是他们必须马上做好撤退的准备,他却看见萧庆宁也拔出了手中长剑,萧庆宁反问他:“为什么不是你留在这?”
白靖文:“……”
萧庆宁看着哥舒夜和那队骑兵的来向,说道:“别嗦,别争论,我和阿云身手比你们好。”
她就是这样,不做口舌之争,只是用事实说话,她有那个实力去做那样的事。
她瞧了眼白靖文:“应该留下的是你,你自己判断。”
白靖文哑口无言,萧庆宁和上官妙云已经提剑冲了回去。
很显然,她和白靖文的判断完全相同――在哥舒夜带领骑兵抵达之前,她们必须全部歼灭萧景行等人围起来的燎军,劝说萧景行后撤,放弃左岸阵地,依靠左边河面作为缓冲带,在大坝中部或者偏左部设置防御阵线!
这么做的理由有且只有一个,让燎军骑兵下马!
因为如果他们贪心想要守住整条大坝,那就必须在左岸设置防线,但众所周知,防线再好也禁不住燎军骑兵冲锋,一冲就散,如果退到河道中间便有地利之势,这一段河道,河底是各种凌乱锋利的碎石(极有可能是慕容雅博提前派人投放),燎军骑马下水必定摔跤,这就是为什么河面和堤坝上的燎军都下了马步行上阵。
燎军骑兵下了马,战力至少减少三分之一,因而他们不能在岸上跟了燎军打,要把他们拖下水来打!
此时,萧景行等人正在与围困的燎军激战,他们对整体战场的把握没有白靖文和萧庆宁迅捷。
所以当他们发现哥舒夜亲自带兵冲来,有那么一瞬间是顿住的,所幸,他们又看见萧庆宁和上官妙云去而复返,而在萧庆宁和上官妙云身后,还跟着白靖文和姜明允等人!
任是萧景行脾气好,也大声吼了一句:“你们回来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