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灶屋里。
陸芦用筷子在豆腐上划了条口子,每块豆腐都灌满肉馅,接着开始煎豆腐。
待锅底的油烧熱后,将一块块灌满肉馅的豆腐放下去,等到朝下的那面颜色微焦,再翻个面继续煎,直至煎成两面金黄,最后加入调好的料汁小火慢煲。
若是有香菇或是荸荠,还能剁碎了搅拌在肉馅里,吃起来又是另一番滋味。
刚煎好豆腐,江槐便进了灶屋,耳尖仍泛着微红。
他把摘来的辣椒去了蒂,拿给陸芦道:“嫂夫郎,这是刚从园子里摘的,还有没有什么需要我做的?”
陸芦盛着酿豆腐道:“那你帮我切一下吧,一会儿炖小杂鱼用。”
刚才还说他是皮猴子,这会儿见江槐突然安静下来,林春蘭稀奇地看了眼他:“你爹呢?怎么还没来,还在地里干活?也不知道来帮帮忙。”
江槐切着辣椒道:“没,爹刚从地里回去,说拿上酒坛子再来。”
林春蘭打开带来的坛子肉,用筷子夹在碗里,听他说江大山去拿酒了,说了句:“这还差不多。”
坛子肉不是生醃的,而是加了姜片焯过水后,用苞米磨的细粉和剁椒、盐巴一起醃的,腌的时候将肉切成薄片,这样更容易入味,腌好的坛子肉夹出来放到锅里蒸熟就能吃。
乡下人为了让猪肉能封存更久,除了熏成腊肉和像这样做成坛子肉,有的还会做酸渣肉,还有的更是直接用花椒盐巴腌过后油炸,淋上炸过的猪油再封进坛子里。
林春蘭把坛口凑到陸芦跟前:“芦哥儿闻闻看,香不香?”
陆芦闻了下,笑着点头:“香。”
杜青荷择完菜带着江秋和黑崽出去了,江槐切好辣椒帮着榆哥儿一起在灶间添柴,林春蘭蒸着坛子肉,陆芦则着手做酸菜小杂鱼。
收拾好的小杂鱼用葱姜腌去腥味,下入油锅,刚碰上熱油,锅里便响起一阵滋滋声,鱼皮在熱油下微微翻卷。
待鱼身煎成了金黄色,陆芦用锅勺盛出来,接着放进切好的酸菜和辣椒,不停翻炒,直至炒出香味,再放入煎过的小杂鱼一起炖煮。
陶锅里炖的雞肉早就煨好了,沈應在外头忙完进灶屋来盛汤,梁安也跟着一起来帮忙。
江槐坐在灶台后,往灶膛里添着干柴,抬眸时冷不丁撞上梁安的视线,又慌忙地移开眼去。
院子里的石头才铺好,沈應于是把木桌摆在了堂屋内,一共两张木桌,其中一张是他从里屋搬出来的。
江大山抱着酒坛子也来了,杜青荷让他看着江秋,和榆哥儿一起帮着端菜,刚端出去,等在门口的江松和梁平便接了过去。
酸菜小杂鱼出锅后,陆芦又炒了一道回锅肉和溜肝尖,另外清炒了一道素菜收尾。
堂屋里,饭菜都上齐了,陆芦和沈應招呼着大家入座,满满两桌都是肉菜。
江大山在一众小辈中辈分和年纪都最大,因此被沈應安排在了上座。
江松在江大山旁邊坐下,见桌上的菜堆得冒尖,笑着说道:“这么多菜,都快趕上吃席了。”
陆芦听了他的话,微微一笑道:“这次多亏了大家帮忙,正好一起热闹热闹。”
沈应接过陆芦的话,跟着道:“对,要不是大松和梁家两位兄弟,这院子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砌好,多亏有大家帮忙,大家一会儿尽管敞开了吃。”
梁平道:“邻里乡亲的,帮个忙应该的,沈应兄弟不必客气。”
林春兰也笑着道:“说得对,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就是要这样热热闹闹才好。”
几人互相客气了几句,接着各自在桌前坐下,汉子一桌,媳妇夫郎一桌,分别坐了两桌。
坐下后,江槐闻着桌上肉菜的香味,捉起筷子道:“可以开吃了嗎?我的肚子早就餓了。”
林春兰看着他笑骂了句:“就属你嘴馋。”
江秋看了眼他对面的江槐,也撅着小嘴道:“小秋的肚子也餓了。”
“既然饿了,大家都动筷吧,跟在自家一样,都别客气。”陆芦说着,先夹起一个雞腿,站起来夹进江秋的碗里,“小秋,吃雞腿。”
江秋睁着又黑又亮的眼睛,捧着碗道:“謝謝小嬷,小嬷辛苦了。”
陆芦笑着说了句嘴甜,又给江槐也夹了一个,“槐哥儿也吃。”
江槐也捧起碗说道:“謝謝嫂夫郎,嫂夫郎辛苦了。”
林春兰看了叔侄二人一眼,对陆芦道:“芦哥儿快吃吧,不用管他们。”
说着,又扫了眼江槐,“都快议亲了,还跟小孩子似的。”
江槐咬了口雞腿,闻言皺了下眉:“阿娘方才还说我是小孩子,不要瞎打听,这会儿又说我快议亲了,还跟小孩子一样,真是什么话都叫阿娘说了。”
林春兰道:“我是你阿娘,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等你以后成亲了,阿娘就不管你了。”
江槐扭头哼了一声。
满桌的人都跟着笑了笑。
听见议亲两个字,坐在另一桌的梁安抬起眼,朝对面的江槐看了一眼。
见梁安朝自己看过来,江槐没再说话,低下头去,默默吃着碗里的鸡腿。
另一桌全是汉子,江大山站起来揭开酒封,这坛高粱酒是上回沈应进城给他买的,他给桌上的几个汉子一人满了一碗。
而林春兰则是给几个媳妇夫郎夹着肉。
她先夹了块蒸好的坛子肉给陆芦,又接着夹给了榆哥儿和杜青荷:“都快尝尝,我做的坛子肉怎么样。”
榆哥儿尝了口道:“好吃,婶娘怎么做的,下回教教我。”
林春兰道:“行,下回我做的时候叫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