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这机器有问题吗?
第221章这机器有问题吗?
“总指挥好!”一进这座避难所改造来的军工厂,就有人朝这边喊了一声,正是这座工厂的厂长李志伟,他带领又一群人加入了这个参观队伍。
苏寻出来的时候,绝对算得上轻车简从,只喊了姜怡陪同,连车都是自己开的,但一路走过来,层层机构都多少派几个人过来,从兵团工业主管部门,到园区责任部门,再到工厂领导层,进车间时,又成了浩浩荡荡的一大群。
“同志你好。”苏寻上去与之握了下手,旁边有人端着相机喀嚓一声将此情景拍了下来。
苏寻对这样的场景已经习以为常,他直截了当地问道:“怎么样,单兵动力甲的生产目前有什么困难吗?”
来的路上,姜怡已经将具体情况整合了一下,苏寻了解过大致,目前这种单兵动力甲的日产量……其实有些惨淡,在二十台左右,当然,这个数字未来是会快速增加的,这还只是刚研制出来,有些部件还需要工人手搓,有这个速度已经很不错了。
“报告总指挥!我们厂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李志伟的口号很是响亮,一旁的张伟却是笑着骂了一句:“总指挥让你说,你说就是了,这时候逞能做什么。”
“排长……啊不,主任。”李志伟无奈的笑笑:“我这一时,确实想不出来什么,一套动力甲,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有成百上千的零件。”
“每一个零件都不是什么太难生产的东西,等我们的几样新设备、新模具生产或调试完成,基本就都可以实现量产,这东西的生产本身,算不上什么困难。”
“制约它生产速度的不是我们一个厂的问题,通讯器制造工厂为我们提供通讯元件,特种材料工厂为我们提供装甲外壳所需的预制板件,射流装备工厂为我们生产特制的射流武器……”
“动力甲的总装是在我们工厂,但生产每一套动力甲的……是整个泰蒙兵团。”
“目前我厂已经在尽最大努力加快产线的改造升级了,这方面排长你应该也是很清楚的。”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没有办法的意思,可以说没有困难,也可以说全都是困难。
对面话都没说全,苏寻就已经听出来,当前产能低的原因,不是他们一个厂造成的问题,想要加大产量,得把上游整个生产链都抓起来。
倘若放在大灾变之前,敢这么跟视察领导开口,自己未来的仕途大约就要看领导当时的心情了。
心情好,那就是敢于说真话,心情不好,那便是没有能力,推脱责任。
生产链是生产链的问题,抛开事实不谈,你难道就没有一点主观能动性吗?就不能多发挥一点积极作用吗?
领导现在要向你提供帮助,你跟领导说你帮不了我是什么意思?
不过苏寻是向来不会计较这些的,对于自家同志,他向来很是温和,只是此时不免心中感到惋惜。
生产链!
苏寻心里轻轻叹气,体系化生产曾经是东方引以为傲的东西,是哪怕一个最基层的普通国民提及时都会为之骄傲的工业奇迹,一场大灾变之后,他们已经尽可能的保住了工业生产能力,但说没有半点损失是不现实的,而且机床可以保住,那些损失的熟练产业工人,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变出来的。 泰蒙兵团之内,已经是工业体系最为完善的一个地区,但想要完全启动这台机器,还是有诸多困难。
“没事,先尽量解决一下能解决的问题吧,我来也不是为了马上问你们要产量,主要还是看一下这边的工作情况。”
于是众人引着苏寻往里走,一路为他介绍产线情况。
“我们这里在承接动力甲的总装工作之前,就有一些单兵防具的生产经验,相邻这条产线便是一些军用甲具、头盔的生产线,我厂在这方面有一定的技术积累,许多动力甲的相关工作可以直接调用成熟的设备和工人。”
苏寻顺着李志伟手指的方向看了一眼,那条产线上生产的装备他也见过不少,大灾变之后,人们发现相对于容易被抓住的防刺防弹护具,一些形式古老的金属板甲反而更适用于与普通丧尸的战斗,故而紧急安排工厂生产了一批类似的东西,看来这里就是产地之一。
不过大灾变之后局势变化不定,丧尸的威胁渐渐没那么大了,这些板甲还没来得及换装全军,甚至连成规模装备都没有,就已经面临淘汰。
当然,现在这座工厂又迎来了技术含量更高,作用更大的动力甲订单,工厂是如今最吃香的单位之一,兵团建设的核心,社会稳定的中流砥柱,断不至于因为一个产品的淘汰就陷入停工待产状态。
“其实这些轻量化防具也还不至于完全淘汰。”李志伟的老排长,现今的园区生产组织部主任张伟,对苏寻解释道:“丧尸还没有被完全清理掉,各个地区的斗争阶段有差异性,有些兵团力量弱的地区还存在相当规模的丧尸遗存,而那些在旧时代城市里活动的小型团体还是很喜欢这些东西,基于这些因素,我们并没有废弃这条技术路径,而是准备在此基础上研究更有实战价值、更符合当前战场环境的装备。”
“这么做没错。”苏寻肯定了他们的行为:“现在我们的主要精力还聚焦于国内,国外的情况要更复杂一些,未来我们还会与丧尸交手。”
“相关的工艺和技术,你们可以向岭南地区的一些工厂转让部分,让那边实现自主生产。”苏寻看向一直无声跟在自己身侧的姜怡:“你之后和岭南那边的高层交流一下,他们派过来参加峰会的代表还没返程,让他们临走之前带上一些回去。”
姜怡点头应下,众人已来到新的动力甲生产线上,这里噪音不小,金属切削的刺耳嗡鸣,伴随着焊接设备的炫目闪光,是这里的常态,而高压气体的嘶鸣,初听算不上响亮,却处于所有噪音的背景声中,反倒是最有压迫感的一个。
果然如李志伟所说,有不少生产设备旁边正围着人,很明显还在做调试,不少人拿着各式零件走来走去,看上去倒是热闹。
看这幅情景,苏寻心里莫名有些欢快,他走到一台设备跟前,那旁边有个年轻人正站在操控台前,全神贯注地盯着眼前不断跳动的程序页面,一只手搭在某个红色旋钮上轻轻转动,一副专业十足的模样。
身后,李志伟张了张嘴,想要喊一声,被张伟瞪了一眼,只好吞了吞口水,不吭气了。
“怎么,小伙子,这设备有什么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