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地方监察制度·东汉 - 古人看我做历史考研真题 - 向学者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5章地方监察制度·东汉

第5章地方监察制度·东汉

汉,汉景帝中元二年(前148)。

东方辰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不好意思,题外话就讲到这里。我们接着来讲汉朝地方监察制度的变化,刚才说过第一次变动是汉武帝时期,那么第二次变动则是在光武帝时期。】

【光武帝是谁呢?相信大家都知道吧?】

[位面之子刘秀]

[秀儿]

[陨石召唤者]

汉,建武十七年(41)。

刘秀和阴丽华一起观看天幕,看到弹幕对他的评价后会心一笑:“天幕在夸朕呢。”

阴丽华轻拍刘秀的手,“陛下承天之幸,先有陨石助威,又有天幕现世,没有再比陛下得天厚爱的人了。”

【是的,就是他!刘秀】

【众所周知,汉分东西,刘秀是东汉的创立者,他为汉朝续命二百年。准确来讲,从光武帝建立东汉到东汉灭亡共一百九十五年。】

秦,前221年(始皇帝元年)

嬴政看了扶苏一眼,颇为郁闷,那汉朝能出现中兴之主延长国祚近二百年,可他的大秦呢?他的儿女便是如此废物?

尚不知道“自灭满门”的嬴政怎么都想不明白这是为什么,他三十多个儿女就没有一个出色的吗?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那位很会生孩子的皇帝啦!大家知道是谁吗?】

[为国生子汉景帝!]

[刘启!]

[猪爹刘启!]

汉,汉文帝十六年(前164)。

刘恒唤刘启来到他跟前细细打量着,启儿为国生子?不一般呐。

太子刘启还在发懵,他登基之后没有将荣儿立为太子吗?亦或是之后发生了些什么难以预料的事情。

【是的,就是他!千古一帝汉武帝是刘彻,为汉朝续命二百年的刘秀是刘发的五世孙,东汉灭亡后建立仍以汉为国号的蜀汉政权的刘备是中山王刘胜的十六世孙。刘彻、刘发、刘胜都是刘启的儿子!】

[哇!这个男人好会生!]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真有意思]

[以前没听说过为国生子]

[害,历史小白才知道汉景帝的名字是刘启]

汉,汉景帝中元二年(前148)。

刘彻悄咪咪打量着坐在上首的刘启,他父皇真厉害,为国生子,他也想要!如果那刘秀和刘备都是他的儿子就好了。

刘启察觉到了儿子的视线,笑着敲了敲刘彻的头:“彘儿连累了为父啊!朕不大想当猪爹。”

刘彻大为震惊:“父皇竟唤儿臣彘儿!”

刘启目含笑意:“朕觉得这个小名不错,有问题吗?”

刘彻觉得问题大了,他父皇好像疯了,说好的不想当猪爹呢?

汉,建安五年(200)。

曹操大怒,从他手里逃跑的刘备不正是中山王刘胜的第十六世孙吗?打蛇不死,反流后患,遂加派人马追杀。

刘备狂喜过后满是慌乱,蜀汉啊,他现在在汝南,本打算去投奔刘表,现在此路被断。唉,刘表此人看起来温文尔雅、知人善任、礼待下士,从他囚禁韩嵩的举动就可以看出此人多疑得紧,去蜀中便是当那瓮中的鳖。

【汉朝监察制的第二次大变化就是在光武帝时期发生的。在中央,刘秀将原本负责监察的御史大夫改为主管土木工程的司空,御史大夫属下的御史中丞改任御史台长官。御史中丞的权力很大,大到什么程度呢?它的权力仅次于尚书令,也就是仅次于丞相。地方上,刺史在原有基础上又增加了地方选举劾奏的权力。要知道那时候还没有科举,汉朝选官制度就是察举制,没有人就没有国家,没有人才就治理不了国家,这意味着什么都不用多说。】

[在我印象里,御史都是喷子,原来有的喷子含金量这么高。]

[谁说不是呢?]

[好像后面御史的品级越来越低了,再给我们这样的印象吧。]

[刺史,负责刺探的御史吗?小时候总觉得它是荆轲专属。]

[怎么?刺客吗?]

[hhhhhh,小时候脑洞都大大的。]

秦,始皇帝元年(前221)。

李斯在竹简上写下“察举制”和“科举制”,他敏锐的感觉到这两种制度比军功爵制更适合灭六国后的大秦。

汉,元光六年(前129)。

刘彻捏着下巴:“去把东方朔叫来,问问他‘科举制’何解。”

魏,黄初元年(220)。

天幕到来时,曹丕正和陈群商议九品中正制的落实工作,二人听到“科举制”相视一笑,闻所未闻的制度,只是不知是否适合当下。

【另外,东汉还有成熟的督邮制度,督邮是郡太守派遣巡察属性的佐吏,针对属县长吏、所部诸侯王国以及地方豪强,加强了郡对县的控制。】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