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 抛开失忆,不谈 - 欺刃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66章

百里照墟的确是个奇才。

见过他的人没有不想成为他的好友的,他的好友有没有一个不是赞颂诚服的。

侠之一字,似乎是为他量身定做的。

他不拘门户之见,无论是谁来向他讨教,他都会倾囊相授。因此,百里家养了不少或落魄、或执拗的江湖客。

路遇不平拔刀相助自是平常,路遇老妪挑担、小儿卖花,他也定是要帮上一帮的。

依他自己所说,他这一生都是寻常人在做寻常事。

但偏偏有几件让人觉得惊天动地,被传颂至今。

其中一件是数十年前,霈阳都,他与友人在街边饮茶论道,忽而听得前呼后拥,见得尘土飞扬,一伙衣着不俗之人竟在闹市骑马,惊得行人纷纷避之不及。而在那马嘶嬉笑之中,暗藏着几道微弱哭声。

百里照墟一把将一卖菜翁拉至身后,看着此情此景,他坐在街边,眉头紧锁。

好友按住他桌上的剑,提醒他:“这几个都是贵族子弟,家世显赫,日日如此。”说着他摇了摇头。

百里照墟从不怕麻烦,但是他知道轻重缓急,今日贸然出手,即便可以教训这纨绔一番,但终究只是争一时之快。

顾不得沙土漫天,他垂下眼睛,握着茶杯的手已然经脉突起。

可是忽而,好友惊呼一声,惊锤了一下桌面,茶壶也跟着小跳溅出几滴泪珠。

百里照墟闻声抬头,却见到几匹高头大马后,是一辆歪歪扭扭的锦绣马车。

说是马车也不尽然,因为那朱轮华毂前并没有马,取而代之的是几个瘦弱少年,他们身上套着马套子,几根绳索牢牢勒进肉里,衣衫褴褛地拼了命往前挣去。

稍有谁落了后,竹条便狠狠落在他们的背上。

这一幕,谁看了都不忍心。

百里照墟愤怒、震惊,他看见那执马鞭的华衣男子落拓地坐着,另一只手拿着酒壶,眼神迷离地灌下一大口,又是狠狠扬鞭。

百里照墟心中的愤懑快要溢出,那几个孩子能犯什么错,要被如此羞辱虐待?

其余人皆习以为常、亦或是不忍心,都挪开了目光,只有百里照墟死死盯着。

在那些少年无意间流露出求助目光时,他已忍耐不住,直至又一鞭落下,其中一少年被抽中大腿登时摔倒、差点被卷入车轮下之时,百里照墟飞身而出,抵住了太子车驾。

是日,等百里照墟以“聚众闹事”、“以下犯上”等数罪被关进大牢之时,他才知道那竟然是太子的车驾。

但他处变不惊。

……

百里伏清对这个卓尔不群的先祖所知晓的事,与外人也相差无几。

——一个惊才绝艳却又英年早逝的侠义之士。

无论要问多少次,他都只能回答:百里照墟是死在谢倚的手中。就正如自己的父亲死在谢小九手里一样,那是斩不断的孽缘。

那并不是一个好的死法。

百里照墟的孩子当时尚在襁褓之中,那人如此狠心背信弃义,他却还要写信为凶手开脱。

百里照墟做得出这等事。

百里伏清看过那封信,的确是先祖的手迹,思来想去,便只有“他早已察觉自己将为人所害,甚至还要包庇此人”这一个解释。

因此在百里伏清现在看来,那绝笔信并不是一封脱罪的信,反而是如山铁证:还有什么比自己的至交,更让他难以怪罪?

谢倚劝他隐居当时地险人稀的乐焉郡,是否也有此番考量?

分明是因为这里更好动手些。

百里伏清越想越怒,看着面前一个个道貌岸然之徒,已是万分不耐烦。

混迹在人群里的钟邈见状挤了进来,他对一脸得意的文檀耳语:“这一定是你的杰作对吧?”

文檀哼笑一声并未作答,反而是又给百里伏清递了一杯热茶,将他劝在椅子上。

众目睽睽之下,你一言我一语的,试图拼凑当年的真相。如今各大门派齐聚,也的确有不少人知晓一些不为所知的片面故事。

百里照墟风头正盛,也自然会招致仇怨,他的朋友广布天下,仇敌也是一样。他无意施恩惠,但也无心种下苦果。

就比如当年百里一家举家南迁之后,暂居他家中的一江湖客还曾鸠占鹊巢,自称百里照墟生前唯一关门弟子,在原来的百里家宅坑蒙拐骗。被人揭穿后,更是暴跳如雷,大肆诋毁。

只是当年百里照墟死讯一出,的确震动武林。

毕竟在数个月前,他们还要推举百里照墟做第一任武林盟主。

而两位即将成为新一任盟主的人却十分安静。

素魄和百里伏清各有各的心思。

百里伏清已经认定凶手是谁,但他不愿反复提及、反复争辩,以免自己情绪失控,是此,他才闭口不言,一味饮茶。

而素魄在众人的你一言我一语之中,早早就想起了一些别的事。她知道真凶是谁,但她不能说,因此,她闭口不言,只是神情闪烁地看着百里伏清。

良久,等所有人安静下来后,齐岱走到二人之间,左看右看,左等右等,两人却都闭口不谈。

齐岱板着身子,率先走到了素魄身侧。

素魄自然也知道先发制人的道理,但她顿了顿,开口问道:“百里公子,此事众说纷纭,若说照墟大侠是自尽,恐怕不能令人信服。但若指认谢倚,却又动机不足。若按其他人所说,的确还有几个有着恩怨的仇人,也不能将之排除。我想先听听你的见解。”

百里伏清冷哼一声,不想回应。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