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贱内不懂事
左承赫轻轻点头,然后开门见山道:“知县大人,我知道您夫人已经去见过接生婆兰花。”
知县一听这个,脸都白了,他知道眼前这人很厉害,没想到自己这边小小消息都能被查到,心下更是有些怕,他立刻认错,“左先生请您原谅,贱内不懂事,所以才会……”
左承赫抬手打断了知县的话,知县心里有些怕,但还是看着左承赫,左承赫失笑道:“其实说起来我还想请您夫人帮个忙。”
“您吩咐就是。”知县姿态摆的低。
左承赫想了想说:“大人应当知道我是黎家的女婿,最近发生了一些事情,我有疑惑,现在黎家的夫人,苏氏与这位接生婆兰花有什么关系。”
“这个我倒是之前听贱内提起来,好像兰花与苏凤兰的关系很好,当时她还问过,对方说名字里都有个兰字,所以感觉投缘。”
这种借口有些扯。
左承赫可不相信,“还是麻烦夫人帮忙打听一下,最好可以套出来对方的关系。”
“是。”知县应了。
左承赫起身将一个本子递到知县面前,“你可以看看这个,也许一番清肃下来,也是大笔功劳。”
知县看到上面的内容,眼睛都瞪圆了,这也太人厉害了,他还没有说话,左承赫就说:“最近会有个人前来告,到时候大人可以趁这个机会翻一翻兰花的家,没准能查出来别的。”
“是。”
左承赫安排好后就回去了,剩下的事情就让知县大人去操心吧,他想早点办完这些事情带黎优然回村。
黎优然今天终于在铺子里来了,生意一如既往的好,甚至比之前还要火爆,左承阳也是忙的脚不沾地,来福也被调了过来。
来福学东西很快,这孩子也刻苦,上手极快,现在已经可以独挡一面,就是缺少一些经验,黎优然相当满意。
忙了一整天还要回家,打算从后门绕一下,那边有个糕点,她感觉还挺好吃,买一些回去给自己爹吃,最后发生了太多事情,她都担心自家爹挺不下来怎么办,还好爹挺下来了。
她买完糕点以后就要回去,回去还是会路过火锅店后门,这时她停下步子,刚才她出来的时候就看到那个瘦瘦弱弱的公子在不远处站着,看火锅店的后门,这会儿还没走。
火锅店里难不成有这位的家属?
她存着好心上前,“公子,天气寒凉,这是在火锅店里有熟人?或者是你家里人在里面干活?你可以进去等的。”
“无,没有的。”病弱公子被黎优然这样一说,很不好意思的摇头,然后立刻转身就走,仿佛后面有鬼在追一般。
黎优然纳闷儿,这是怎么了,她还没有说话,就听到一个声音,“嫂子,你不是回家了嘛,怎么还在这里。”
“我去买些东西,才刚刚过来,你忙完了?”黎优然回答。
左承阳摇头,“没有忙完,不过最近来福哥来了,我就先回去休息,过两天我想单独租个小院。”
“是马家住的不舒服吗?”
左承阳想了想摇头,马家住的太好了,她才不愿意,之前大家都好的,她是房客,对方是主家,也不互相干扰,日子顺心。
可是最近……就从她那日送了马叔去药铺,回来又照顾了一下他儿子,然后最近马家对她太过热情了,这种热情让她有些喘不过来气。
“我就想自己换个地方,一样是交银钱,我不太想与别人一起住。”
黎优然劝道:“你自己考虑清楚了就行,当初让你住在马家,只是因为你一个女人家家的,怕出事儿,你单独住就怕有人想趁机占点便宜什么的,危险。”
左承阳张了张嘴,也不知道说什么,从那天之后,也不知道怎么传的,就成了她是马家的儿媳妇。
“嫂子,危险没什么,总住在一起也不好,而且我一个寡妇,现在那边周围的人还以为我是马家的儿媳妇,每次都用那种眼神看我。”让她心里怪不舒服的。
黎优然懂了,也知道了左承阳的难处,“行,既然不愿意住了,那就搬走,我们去外面重新找个地方住,不过也别租了,你再等几天,我和你哥看看有没有合适的院子,咱买一套。”
“嫂子。”
黎优然摆手,“以后家里来人,爹娘过来,或者孩子们过来,又或者以后承杰要在县里读书都可以住,这样也方便。”
左承阳感觉自己闯祸了,这好端端的嫂子就要买院子,那得多少银子呀,“嫂子不着急,我就先在马家住着,马家人待我挺好的。”
“恩,再忍几天,你和你哥看看院子。”黎优然了解左承阳的性子,那是一般情况下能不说就不说,现在能提出来,可见就是真的不想住了,已经深思熟虑很久了。
左承阳闷闷的点头,一时纠结起来,家里买宅子到底好不好嘛。
黎优然可不管这些,“要不要跟我去家里吃顿饭,今天晚上跟我住?”
“不用了,我都吃过了,回去就睡了。”左承阳不喜欢去高门大户,直接摆了摆手,飞快的离开,她脚步快,还追上了前面的病弱公子。
黎优然看到了,也突然才意识到,马家还有位公子,她之前没有见过,只听说病的很重,这么看来……似乎还真是这样。
所以这位病弱公子,跑到店后门来……是等承阳的?
想到承阳刚才的纠结又犹豫的表情,她猜到应该是与马家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先回家去,第二天就大白天拎着东西去了马家。
马东看到黎优然过来那叫一个热情,“你怎么来了,快进来坐。”
“铺子开张了,一直想着过来看看马叔,倒是没有时间,所以拖到今天才过来看看,还请马叔见谅。”黎优然说的那叫一个冠冕堂皇。
马东连连摆手,“无事无事,铺子租给你我开心的很,现在家里一切都好,我儿子的病也经过你请的大夫,一天天好起来了,我们老两口了的日子这才慢慢有了盼头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