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诸葛亮再定计,得让袁绍主动赠送兵马 - 三国:事后诸葛亮,三兴大汉 - 神纹本神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60章诸葛亮再定计,得让袁绍主动赠送兵马

第60章诸葛亮再定计,得让袁绍主动赠送兵马

袁谭采纳了庞统的良策,将与刘备有关的情报据实归纳,派信使骑乘快马送往黎阳。

不几日。

刘备引数万士民抵达北海国的朱虚县。

朱虚县在(袁属)北海国南部,由袁谭控制。

朱虚县以南,是由尹礼控制的东莞郡;朱虚县以东,是由孙观控制的(曹属)北海国。

刘备抵达朱虚县,意味着正式离开曹属势力范围,踏入袁属势力范围。

“左将军自下邳远道而来,谭有失远迎,还请左将军恕罪!”

袁谭策马在前,热情的迎接刘备的到来。

昔日的徐州牧、今日的左将军,在大将军袁绍与司空曹操相争的期间携带数万士民北上,能极大的增加河北的士气。

袁谭没有理由不热情!

至于袁谭及袁谭的亲信是否会怀疑刘备是曹操的内应?

一开始的时候,或许有。

但随着刘备声势的不断壮大,兼之郑玄又相赠六千余卷藏书,“刘备是曹操的内应”这样的怀疑直接被袁谭及其亲信否定。

与其说刘备是曹操的内应,不如说刘备想当渔翁窃取好处。

更何况:庞统在袁谭面前都直言了刘备要立足幽州的野心。

摆明了告诉袁谭: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利往,刘备来河北是为了合作共赢的。

可以跟袁绍合作共赢,可以跟袁谭合作共赢,可以跟袁尚合作共赢,甚至可以跟袁熙合作共赢。

只有一种情况,刘备会当曹操的内应。

那便是:袁绍父子都不愿给刘备好处!

但,这样的情况是不可能存在的。

能谋天下者,又岂会舍不得让利?

袁谭投之以热情,刘备报之以仁义:“袁刺史亲引步骑相迎,我一落魄之人,岂敢无礼!来日见了大将军,定要盛赞袁刺史仁义。”

刘备是会说话的。

一句“来日见了大将军,定要盛赞袁刺史仁义”,当即喜得袁谭心花怒放。

什么样的感谢能比得上在袁绍面前盛赞袁谭仁义?

“左将军客气了!”袁谭笑意更盛:“昔日若非左将军举荐谭为茂才,谭亦无机会出任青州刺史。”

袁谭能当青州刺史虽然与刘备关系其实不大,但见面互吹是迎来送往的基本礼数,而刘备举荐袁谭为茂才确实简化了袁谭当青州刺史的流程。

二人叙礼间,庞统则自袁谭身后来到了刘备身后,与诸葛亮并立。

“孔明,统计略,可还入眼?”庞统轻抚短髯,面有笑意。

在常人面前,庞统谦逊温良。

在诸葛亮面前,庞统不掩锋芒。

庞统与诸葛亮既是挚友,又是对手。

诸葛亮执扇作揖,拜服道:“能为左将军谋得六千余卷藏书,士元计略,胜亮百倍。亮,愧不如也!”

庞统略微一出手,就让郑玄赠送了六千余卷藏书,单论功劳,诸葛亮自言“愧不如也”并不为过。

正说间。

张飞猛然探头凑近:“庞军师,俺也会用计略了。俺用计略,得了近六千石粮米、军械若干、青壮四百、老卒二百。”

一旁的关羽别过脸去,一副“关某不认识此人”的模样儿。

由于张飞出使泰山四将时只动脑子不动粗,让一向敬慕士人的张飞尝到了用计略的甜头,故而这段时间时不时的都拿出来“显摆”。    关羽耳朵都快听出茧了。

兼之张飞与庞统的关系又融洽,故而一听到庞统在诸葛亮面前“秀”计略,张飞就按捺不住“秀”计略的冲动。

了解到原委后,庞统不吝夸赞:“张主簿能用计略,乃左将军之福啊!然而计略一道,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张主簿今后可得多读书。”

张飞听了夸赞,乐得嘴都合不拢了:“俺会记得的!”

众人皆笑。

随后。

庞统又与诸葛亮彼此交换了情报,共议诸事。

“涿郡冬冷夏热,而士民长途跋涉,水土难服,亮有意先入平原,士元以为如何?”

幽州苦寒,常有兵士冻死。

夏季暑热,又致士卒疾疫。

兵卒精壮尚且受不了苦寒和暑热,更遑论长途跋涉的士民了。

现在是三月初。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