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袁绍文武一团糟,刘备文武其乐融融 - 三国:事后诸葛亮,三兴大汉 - 神纹本神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50章袁绍文武一团糟,刘备文武其乐融融

第150章袁绍文武一团糟,刘备文武其乐融融(5更)

逢纪欲言又止。

本想反驳刘备,又惊觉刘备不是田丰那般容易被谗言的,便将到了嘴边的谗言咽了回去。

如今袁绍已将颜良、文丑都调给刘备作副将募练新卒,此刻去招惹刘备,无异于自讨苦吃,徒增笑料。

逢纪暗恼,却不便发作。

郭图则出声附和道:“大将军英明!左将军智勇双全,又有上将颜良、文丑相助,此番袭扰必建奇功。曹操不过在官渡侥幸胜了一阵,便妄想教大将军做事,何其愚也!待时机到了,大将军便可再挥劲卒,生擒曹操以泄心头之恨!”

逢纪强压心中讥讽与不平,脸上挤出笑容,拱手道:“恭贺大将军喜得良策!”

但在内心却着实鄙夷刘备:窃取田丰、沮授的几句谬论便妄言疲曹,纵然有颜良、文丑相助,岂能成功?一旦有所疏失……哼哼。

其余文武,也纷纷附和。

唯有审配眉头紧蹙,一言不发。

见审配如此,袁绍面露不快。

众人皆附议,独你在此作态?

碍于刘备在场,袁绍不便发作,便将审配打发去为刘备筹备募兵所需的钱粮军械马匹。

又对刘备道:“募练新卒,袭扰曹贼,就交给玄德了。待孤来日生擒曹操,定不忘玄德辛劳。”

刘备暗暗松了口气,又心急与田丰叙谈,便又请辞离去。

待审配、刘备相继离开,与审配有隙的孟岱立即使眼色给蒋奇。

蒋奇会意,趁着袁绍对审配不满,进谏道:“大将军,审配一向专权,其宗族势大兵强,加之审配的两个儿子都陷于曹操之手,万一审配叛变,我等尽成曹操俘虏了!今日众人都赞同左将军的疲曹之策,唯独审配默然不语,足见其心已不在大将军这边!不可不防啊!”

郭图和辛评见有人出头,又观察到袁绍不喜审配,亦纷纷附和。

官渡之败后,袁绍兵力大损,分到众将手中的兵马寥寥。

而审配却手握邺城大半兵权。

不论忧其反叛,还是觊觎其兵权,郭图、辛评都乐见其成,自然要附和。

而在袁绍心头,同样忌惮审配。

再加上袁绍一直都认为官渡之败审配要负担主要责任,若不是审配擅自捕捉了许攸的家眷,又岂会有乌巢之火、官渡之败?

若不是审配宗族势大兵强,袁绍早就将审配给砍了。

而蒋奇方才的劝谏,正合袁绍心意。

只要先将审配的兵权夺了,那么审配的宗族势力也就能徐徐剪除。

与其说蒋奇是在谗言,不如说是袁绍故意默许。

成了,袁绍兵马有了,钱粮也有了,何乐而不为呢?

不成,将蒋奇臭骂一顿或者施以惩戒,又能安抚审配,袁绍亦不会亏。

故而。

当蒋奇给审配定了罪后,袁绍当即便要委任孟岱为监军来代替审配把守邺城。

但孟岱还没领命,逢纪便出列反对:“大将军慎思!审配天性刚烈率直,又仰慕古之节操,断不会因为二子陷于曹操之手就行不义之事!况且审配与许攸有仇,许攸又岂会放过审配二子?大将军正当借机安抚审配,切不可再生疑窦啊!”    袁绍顿感诧异

若此话出自田丰之口,袁绍毫不意外,然而逢纪与审配一向不和,非但不落井下石,反而力保?

逢纪则表现得义正辞严:“昔日争执乃私怨,今日所言是公事。我岂能因私废公而误大将军之要务?”

无耻小人啊!

孟岱、蒋奇、郭图、辛评等人无不暗自唾弃逢纪。

平日最善挑拨是非者就是你,此刻竟自诩“公正无私”?

众人随即了然:逢纪哪里是不想分审配兵权?这分明是不愿与众人共享,想独揽这份好处,更图审配的感激之情!无奈一时之间,众人竟无说辞反驳逢纪,只能对逢纪怒目而视。

果然。

一听逢纪这“大公无私”的话,袁绍又重新审视蒋奇的进谏。

两相对比下,袁绍厉声呵斥蒋奇:“若听你言,险些让孤猜忌了贤臣,念你前功,孤不罚你,若敢再行谗言构陷,定斩不饶!”

蒋奇好处没拿到反被臭骂一顿,顿时脖子粗了一圈,悻悻的低头认错,看向逢纪的眼神仿佛要杀人一般。

逢纪却是面露倨傲,暗暗鄙夷:跟我斗,你们配吗?

待众人都散去后,袁绍的眼神却变得极为凶戾。

“许攸叛孤而去,如今连逢纪竟也不顺孤心意。”

许攸和逢纪是最早跟着袁绍的,当年董卓掌控洛阳后,许攸和逢纪便跟着袁绍来到了冀州,因为逢纪通达事理且又擅长献计,故而袁绍十分信任逢纪,更以逢纪为护军。

结果今日。

逢纪竟然选择了为审配说情。

在孟岱等人眼中,逢纪是想独揽好处;在袁绍眼中,逢纪这是要与审配结党。

袁绍属于典型的不作死就不会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