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刘邦有萧何,刘备有诸葛亮,天幸也( - 三国:事后诸葛亮,三兴大汉 - 神纹本神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95章刘邦有萧何,刘备有诸葛亮,天幸也(

第95章刘邦有萧何,刘备有诸葛亮,天幸也(1更)

诸葛亮是文化人,不干抢劫这种没技术含量的活儿。

战乱频发,物资贫乏,只用抢的方式,能抢多久啊!

和睦共处才能可持续的发展。

竭泽而渔只会大家都没得吃。

诸葛亮深谙人心。

若一开始便要求华彦赠粮,华彦的抗拒心必然很重;而今华彦已经签了一份交割令,抗拒心减少了大半。

诸葛亮又一人分饰双角,一边漫天要价,一边坐地还钱,将二十三万石的粮食的天价砍成了五万石粮食和等同于五万石粮价的金银,最后还连抢的方案都明明白白的说出来了。

华彦能想到的,诸葛亮都想到了。

华彦没想到的,诸葛亮也想到了。

面对如此强劲而又没破绽的对手,华彦仅剩的自尊和侥幸也被镇压殆尽,无奈的提笔签字,就差没来一句:你看人真准!

“华功曹肯慷慨赠粮,实乃大汉之幸!”

诸葛亮抖了抖交割令,又向华彦作揖一礼,让损失了大量钱粮金银的华彦能在面子上得到几分安慰。

事到如此,华彦想气也气不起来了。

形势比人强,打不过就只能加入,毕竟加入了还能视为长期投资,若能苟存性命到刘备执掌天下大势,没准还能得到投资回报。

华彦向诸葛亮回了礼,又向刘备问了一礼,便欲离去。

只是脚步刚抬,张飞的质疑声便在耳边响起:“大哥,万一他回了平原城,反悔了怎么办?依俺之意,不如先绑了华彦的老小为质!”

华彦只感觉身体在一瞬间变得僵硬。

反悔?

我怎么可能反悔!

求求你们,别吓我了!

“自古皆有死,人无信不立,我信华功曹!”刘备语气一肃,听得华彦不由“热泪盈眶”,心头更不断的高呼:左将军仁德!

待华彦离去,大帐中响起了欢快的笑声。

初来乍到的赵云头一回见到如此筹措钱粮物资的方式,眼中有惊讶有钦佩,不由暗暗惊叹:军师真乃神人也!

骑营都尉辛哲比赵云的感受更甚。

赵云属于武将,平日里管的也大抵是厮杀征战的事,而辛哲一开始便是袁绍的帐前吏,若不跟着刘备还会被辛评举荐为袁绍的仓官。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因为懂行,所以辛哲更清楚钱粮物资在筹措上的困难。

却没想到,诸葛亮轻而易举的就筹得了数万士民北上所需的钱粮。

最重要的是:华彦分明是被诸葛亮算计了,到头来还得感谢刘备仁义。

余者如庞统、徐庶等人,皆是会心一笑。

诸葛亮的手段,众人早见识过了,自然也见怪不怪只剩下欢声笑语了。

张飞更是直接凑到了诸葛亮面前,“夺”过诸葛亮的羽扇,殷勤的为诸葛亮扇着扇子:“只要有军师在,俺等便只需要上阵杀敌便够了。”

下意识的,张飞又想到了昔日丢了徐州后刘备缺粮的窘境。

倘若当时有诸葛亮在,又何愁徐州不能再夺回来!

关羽抚摸着美髯,微微眯着的丹凤眼也没能藏住兴奋,对诸葛亮的敬意也更甚了。

兴奋之余,关羽又在默默的将诸葛亮的整个算计复盘猜想,并尝试代入,以求能领悟得更为通透。    作为万人敌中最有领悟力的一个,关羽对知识的渴望远胜于旁人。

看着麾下文武其乐融融,刘备亦是暗暗感慨。

有了足够的钱粮,便可将数万士民带去涿郡,而不用将数万士民“抛弃”在平原国遭受袁氏的盘剥。

对于袁氏父子肆意募兵和征发徭役的行为,刘备内心是极度鄙夷的。

若不是现在实力不济,刘备早就出手干预了。

而另一方面,

对于久未回涿郡的刘备而言,自徐州便跟随的数万百姓对刘备立足幽州十分的关键。

刘备虽然是涿郡刘氏出身,但涿郡刘氏会支持刘备的并不多。

即便支持,也是各有各的考虑。

但跟随的数万士民不同。

虽然刘备没有将数万士民视为私户的想法,但数万士民实际上跟刘备的私户没什么区别。

即便幽州刺史袁熙想要从数万士民中募兵或征税,也得刘备先点头!

等于是刘备一入涿郡,便成了涿郡新的豪强大户!

只要管理得当,平日里的钱粮度用都能自给自足。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