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曹操联手孙权攻荆州,刘表路走宽了
曲梁城。
既是为救济饥民,也是为甘夫人肚里的孩子祈福,刘备带着陈到等人亲自在城外量斗发米。
大汉太尉亲自在城外量斗发米,这是极为罕见的。
刘备也不是作秀似的佯装发米,而是实实在在的身体力行,一边量斗发米,一边安抚前来领米的饥民。
自早到晚,连续十日不曾间断。
或许是真有上天在眷顾刘备,在量斗发米十日后,刘备得到了紧急传讯:甘夫人要生了!
惊闻消息的刘备,在亲卫以及饥民的共同催促下,匆匆策马返回府邸,等了半个时辰后,刘备终于见到了在产婆手中哇哇大哭的胖儿子。
刘备今年四十六了,年近半百才得子,喜得刘备热泪也忍不住流下。
“禅!以后你就叫刘禅。”
刘备抱起胖儿子,语气中充满了关切和坚定。
不同于后世附加的封禅永理政治噱头,刘备这会儿给胖儿子取名禅,单纯的只是希望刘禅今后能安宁免灾。
早年的刘备,颠沛流离、屡丧家眷,故而刘备对刘禅最大的期望就是:活着长大,然后活久一点。
禅,即祭天也,这是刘备在向天祈福。
“太尉,还得取个小名。”产婆先是恭喜了刘备,随后又提醒道。
汉时常会在取大名后再取小名,大名往往带有特殊寓意,如刘备择选“禅”时是希望刘禅能活得久,不要因为战乱而夭折。
而小名就不太讲究,既不追求文雅又多选用日常可见的简单用字,以便于称呼和记忆。
就在刘备苦思冥想时,一声清脆的落地响声传入耳中,正是量米用的米斗。
原来刘备方才走得太匆忙,竟忘了将米斗留在城外,反而还将其带回了府邸。
这声清响也打开了刘备的思路。
“就取小名为‘阿斗’吧。”刘备哈哈大笑。
虽然阿斗这小名在后世附加了甘夫人夜梦吞北斗而孕的天象正统以及因“乐不思蜀”而牵强附会的“愚笨”含义,但在此时,也只是一个老父亲对儿子的亲昵称呼。
刘备喜得一子的消息也在快速的向青冀幽并徐及雍凉等地流传,对刘备麾下文武而言,这也是件值得同庆的大喜事。
跟着刘备求前程的文武,也怕刘备的基业没人继嗣。
若刘备一直没儿子而刘备又遭逢意外,即便有明面上天下第一的势力也会子啊刘备死后分崩离析。
可刘备有了儿子就不一样了,只要刘备的儿子还活着,刘备的基业就不会散。
故而在得知刘备喜得一子的消息后,众文武悬着的心也沉稳落地了。
远在关中的诸葛亮,更是兴奋得当即就手书一封《出师表》,等写完后才发现刘禅还只个襁褓中的婴儿,随后又在书童王基错愕的眼神下将《出师表》收好。
不论后世人怎么评价刘禅,在诸葛亮眼里,刘禅在外人面前是君在私底下犹如亲儿子一般。
在白帝城托孤后,诸葛亮后半生的心血都灌注在了刘禅身上,教刘禅读书、教刘禅理政、教刘禅用人等等。 虽然刘禅不如刘备一般果敢英勇,但却真真切切的将诸葛亮视为“相父”,在人品上挑不出毛病来。
诽谤自己的走程序后再杀,诽谤诸葛亮的直接杀。
更有戏言称:若曹操在刘禅麾下当丞相,都只会想办法将最贤慧的女儿送给刘禅,然后当个名留青史的忠臣。
‘如今主公有了子嗣,大势已成,只需再隐忍两年,亮就可助主公彻底荡灭曹贼。’诸葛亮目光灼灼。
自益州北伐雍凉,很难;可自雍凉入益州,诸葛亮对大路小路都知之甚详。
光是绕过阳平关的羊肠小道,诸葛亮都知道三条,而曹操虽然取得了益州,却未必比诸葛亮更熟悉路径。
这是事后诸葛亮的绝对地理优势。
即便是智如贾诩、郭嘉,也断然猜不到诸葛亮从没去过益州的徐州人能对益州地理了然于胸。
然而时局变化,也不会事事顺心。
曹操在益州整顿一年后,也有了出益州的念头。
不过曹操并没打算走汉中北伐雍凉,而是将目标定为了荆州的刘表。
一来雍凉有诸葛亮引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及数万步骑精锐坐镇,曹操并没有必胜把握;二来刘表跟孙权有杀父之仇,若打刘表,孙权必不会阻止。
而结果也如曹操预料。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兼之位居高位后的膨胀也让孙权笃定可以借曹操之力灭掉刘表后再制衡曹操。
故而当得知曹操屯兵白帝城欲攻荆州时,孙权不仅没有派人止战,反而还趁机要挟刘表,让刘表自缚来许都,或可免死。
孙权想的是:曹操去打刘表,刘表为求保命向孙权请降,如此一来,不仅能报父仇,荆州也能唾手可得!
然而孙权低估了刘表的名士自尊心。
割据荆州近二十年又名列八俊的刘表,连袁术都瞧不起,更遑论袁术麾下一战将的儿子。
哪怕孙权如今当了大将军,在刘表眼中也如同沐猴而冠的猴子一般,是个上不得台面的出身。
自缚去向孙权请降,刘表宁可战死。
刘表直接将孙权派来的使者斩杀,随后采纳蒯越之计,派文聘将诸葛亮、庞统、徐庶等人的家眷送至徐州陈登处,以此方式来换取刘备出兵。
蒯越此计,不仅让刘表路走宽了,也让蒯氏路走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