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清源 - 黄裳元吉 - 月望沙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黄裳元吉 >

《☆、》第九十四章清源

《黄裳元吉》第九十四章清源

在邢台的大牢里面,重罪犯被戴着镣铐关在严密看押的独立牢房。一个披头散发的中年胡子拉碴的罪犯脚上带着铁链在不停的在牢房内转圈散步,坚毅的五官有些不羁和帅气,脚镣声哗啦哗啦的,好像是要所有的人知道他要越狱。

在他牢房对面的死刑犯低着头绝望的恐惧失神,这个戴镣铐的大汉大声的和他说话,“嗨,我们如何才能打开这个铁链子?如果有把铁锤和匕首就好了。”

对面的死刑犯坐着角落不吭声,这时候牢头过来喊着,“断头饭了,好好吃一顿,明天就上断头台了啊。”

接着有两个差役端过来两盒食盒,分别打开对了死刑犯的牢门,那个大汉坐在牢房的地上,端着食盒打开看了看,“就这?肉都没有怎么算断头饭?”

牢头不满,“今年大旱,有的吃比做饿死鬼强多了,赶快吃吧。”

大汉一仰头把头发朝后一甩,“我是冤死鬼,不是饿死鬼。你们冤枉我杀人,说抓就抓,连个人证物证都没有就说我杀人,审都不审明天就要问斩,天下有这样的王法吗?”

牢头也不理他,对着他对面牢房不说话的死刑犯说,“你赶快吃饭了啊。”

那个沉默的死刑犯猛地扑过来扶着牢房的栏杆说,“我没有杀人,我没有杀人,你们抓错了,你们抓错了,呜呜。”

牢头走后,大汉发髻中摸出一个锯条,这个锯条是夹在木簪子里面,大汉拿着锯条开始锯自己的脚上的铁镣铐,他比较聪明,直接选择了一个铆钉薄弱处,没有几下,镣铐就打开了,大汉迅速把煎饼几口吃完,眼中不停的观望着牢里衙役的动静。对面的死刑犯看到大汉准备越狱,马上扑到门口祈求,“好汉,带上我,好汉。”

大汉看着他瘦弱的体型说,“你是如何杀人的啊?”

瘦小的死刑犯说,“我没有杀人,我是被冤枉的,呜呜。”

“你叫什么名字?”

“牛二。”

“这不是大名,好像是奴隶的名字,什么牛二,马一,张麻子,现在好多贵族家的奴隶都这么叫。”

“嗯,好汉明鉴,我叫王子路,字忠怀,是一个金朝的儒生,金朝灭亡后,我成了开国功臣巴歹家的奴隶,他们让我当牛做马,可是我都不会做日常的劳作事务。管家打死了举报他偷钱的一个看守库房的奴隶后,嫁祸于我。”

“巴歹他们没有审理吗?”

“他们蒙古人的法律简单的很,只有草原什么大札萨令,到了城市的管理条例都没有,很多的情况都不能判。巴歹直接让人把我送到衙门关起来,说他这样还比以前草原进步了,要是在以前蒙古草原,他一刀就把我给砍了,也不会有人管。”

大汉叹口气,“你是读书人,中过进士吗?”

“中过,好汉如何称呼?”

“我是一个医者,叫黄老道,来此给患者诊病,患者死了,被主人家送进了大牢。”

王子路手扶着监牢的栏杆质疑,“黄老道?你看着年纪不大啊?你是道家的道医?”

黄老道坦率的摇摇头,“我不是道士,而是我出生八字煞气太重,怕我活不成早夭折,我行医的父亲就用五行生克,给我起了这个名字,黄老是医我命数,道是镇压靠近我的凶神恶煞。”

王子路脑花一闪,“现在全真教非常的红火,到处建立道观招收道士,你要是声称是道士,也许官府不敢随便杀你了。”

“可是我也不会道经啊?”

“这个容易,你学习医术的肯定背过《黄帝内经》,我再教你背诵《道德经》,不就可以了。”

“好主意,”

“不过你得救后要帮助我,”

“好。”

“你说我是哪里的道士呢?”

“邢台这里就有一个兴真观,里面有一个法力很大的金真仙,你只要报她的名号,官府一定不敢杀你。”

“你怎么知道的?”

“我在巴歹家做奴隶,听他们说过金真仙,说是她的背景很深,是蒙古漠北这块封地主子托雷家的人,和忽必烈王子称兄道弟,还是断事官王德真是义结金兰兄妹,嗷,还是中书令耶律楚才的侄女。所以她住在邢台兴真观,邢台的官府大力支持他们建立道观外,蒙古贵族巴歹分到邢台作为他们的食邑,根本不敢去找兴真观的麻烦,平时他让我们拉车走路都绕开兴真观门口。”

“哦,金真仙,我第一次听说,可是她不认识我啊,到时候穿帮了怎么办?”

“金真仙医术很好,你就说是她徒弟。”

“好,你先教我道德经吧。”

穿着一身紫色道袍的宝音正在兴真观给刘侃的母亲做道场,也就是她的小姨今年初去世了,其实在刘侃家中母亲安葬仪式上,宝音已经做过道场了,现在又在道观给小姨祈福。刘侃穿着一身的孝服,虔诚的烧香跪拜,配合宝音的诵经,给母亲超度亡魂。在兴真观还有棉袍外穿着麻衣的刘侃弟弟刘秉恕,宝音的哥哥荆律明和弟弟耶律庆。宝音的母亲年事已高就没有参加。

刘侃因为母亲病故,辞去邢台衙门书令的公职在家丁忧守孝。法事结束后,荆律明带着耶律庆去清源县打理皮货生意,现在忽必烈从漠北运来的皮货都由荆律明帮助销货。刘秉恕现在邢台的紫金山书院读书。兄弟几个人才和宝音道别后离开,宝音就收到邢台衙门的人传话,说是有一个死刑犯说是她的徒弟,让宝音去鉴别一下。

穿着一身深蓝棉道袍的宝音,来到邢台的府衙,没有想到见到了穿着官袍的青年才俊杨惟中,他怎么会在这里?他不是应该跟着太子阔出队伍南征吗?杨惟中见到了宝音倒是像老熟人一样打招呼,“金真仙来了,今日让你来就是帮助鉴定一下邢台大牢里的死刑犯,有个人自称是你全真教的,还是你的徒弟。”

宝音看着年近三十岁穿着一身紫色的蒙古文官衣袍,精明强干的眼神犀利的杨惟中,尊敬的手拿拂尘给他行了一个抱手鞠躬礼,“见过中书令大人。”

“呵呵,我这个中书令不是你叔叔的那个中书令。来来见过姚枢先生,他和我一起在两河地区,寻访儒生名士。窝阔台大汗下诏,让我们搜罗儒、道、释、医、卜、酒工、乐人,匠人等能工巧匠为蒙古所用。”

宝音给身穿一身淡青色儒士衣袍的三十多岁的清秀文人行了一个抱手礼,“见过姚枢先生。”

“公茂先生,这可是丘处机的关门弟子,蒙古在全真教的信使,金真仙,也是中书令耶律楚才的侄女。”

姚枢听后礼貌尊敬的回了一个抱手礼说,”有幸见到大名鼎鼎金真仙,真是三生有幸。”

在一旁的府衙是官员介绍,“中书令杨大人随太子出征,在南下之前,先到我们各府的死刑犯监牢筛查一遍,看看有没有落掉的人才,免得把有用的人给误杀了。不巧懂得道教的书令刘侃丁忧回乡,所以对于道士的鉴别工作,就劳烦金真仙了,特别是有一个死刑犯喊冤说是你的徒弟。”

宝音一个抱手礼,“谨听大人调遣,怎么死刑犯里有很多的道士?”

官员怕宝音误解了他们滥杀滥抓道士,马上否定,“不不,不是这样的,只是要行刑了,犯人才忽然说的,我们也是怕误杀了你金真仙的徒弟,才喊你来鉴定一下。”

宝音思量自己徒弟都好好的,是谁为了活命报上了自己的名号吧,反正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先看看真人再说,“邢台这边死刑犯,判刑没有任何法令遵从吗?”

府台大人解释,“有,整个蒙古的地区,采用的都是中书令耶律楚才的新颁发的《便宜一十八事》,里面说是不能乱判人死罪,可是执行起来情况特殊的很多。以前贵族有的府上家奴一旦有罪的就直接杀掉,最近刚收到杨大人带来窝阔台大汗诏函,要把,儒、道、释、医、卜、酒工、乐人,匠人给摘出来,所以监狱里面死刑犯要等杨大人他们看过才正法。”

宝音明白的点头,现在州郡长官贪暴肆虐,富豪任意兼并土地,地痞流氓杀人越货的现象十分严重。叔叔中书令耶律楚材针对社会现实,本着中原的若干法律原则提出了《便宜一十八事》作为临时法律。对地方官吏擅自科差、商人侵吞官物、蒙古色目贵族不纳税、贪污官物、死刑判决等方面的问题做出了具体规定。这使得此时的社会情况有一些好转。可是和蒙古人南征屠城杀掉的人更多相比,那些被贵族将判了死刑的家奴能报到官府来,在杀之前官府还把有用的人才挑出来已经算进步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