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仙名 - 黄裳元吉 - 月望沙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黄裳元吉 >

《☆、》第八十八章仙名

《黄裳元吉》第八十八章仙名

在邢台的大牢里关押了一千多名罪犯,这些人都是回回人能够记得起来借过钱的人,还有被蒙哥用了门板和摊位车子的小商贩们。邢台的官员对这些人也都没有逼供用刑,因为深受羊羔息盘剥的他们心中高兴那些借据都化为了灰烬。只是收到中书令杨惟中下发的命令逮捕一切作案可疑之人,才把这些人抓起了关押。但是回回人没有丢失任何钱财,所以也没有理由将所有嫌疑人斩首。

这个新任中书令杨惟中是窝阔台的人,和宝音身份一样是金朝进献给蒙古男童,自小被窝阔台收养,人脑筋聪明善于读书。又十分伶俐机灵的讨大汗夫妻喜欢。王德真拒绝中书令的职位后,窝阔台听了乃马真的话就让杨惟中担任此职位,留在燕京负责太子阔出攻打南宋的人员物资协调事宜,也是窝阔台作为皇帝自然而然的对于属下制衡手段,特别是喜欢朝堂政治的乃马真皇后,利用所有可以抓到的机会,布局安排自己亲信出任朝廷大员一招大棋。

现在燕京公干的杨惟中人长的非常精神,二十五岁的他留着浅浅的八字胡,中等个头不善于骑射。就在最近蒙古贵族公子学周易,汉族贵族青年学骑射的活动中,他也是教官之一。这次能出任中书令他非常感谢乃马真的推荐,所以年纪轻轻就平步青云的他,人生得意的喝水不忘挖井人,成了乃马真在汉地收取回回人金钱上贡的代理人。他本来自小就是在皇后跟前长大的家臣,那些官员自然是听他说话办事,这让他的在处理中原汉地的事务上威望效率非常的高。

元代之前盛行的这种高利贷羊羔息,又叫做羊羔利,起初是由于物品交换的需求。它自成吉思汗时代开始,蒙古国比较重视商业后,很多西域商人在元帝国土内经商。后来西域商人和蒙古官方结合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户种和商业行为:斡脱商。斡脱商的主营业务就是经营高利贷,高利贷的资金来源广泛,商人自有资本、蒙古贵族的私钱、蒙古国库的官钱等等。

这个高利贷怎么个高法呢?假设摊贩王麻子借了十两纹银为期1年,斡脱商有钱借给了他,那么1年后王麻子需要还给斡脱商二十两,十两是利息、另十两是本金。到期还不了怎么办?第二年本金得变成二十两,两年后需还四十两。通过上面的测算,可以看到这个高利贷其实年化利率是百分之百,按年复利。一直还不上怎么办?斡脱商人会让打手给王麻子上手段了,直到卖田卖地,卖儿卖女,最后变成别人家的奴隶抵债。

蒙古人洗劫中原后,斡脱商人背靠朝廷,人家本来就是合理合法催收。为啥叫羊羔息呢?是因为当时在蒙古草原兴起放贷时候,放贷者收账多在春季羊羔生产之时,所以称之为羊羔息。当时用来经营高利贷的这部分资本,叫斡脱钱,斡脱商人用这种手段掠夺了大量财富。现在此法随着蒙古人执政普及到中原,让中原的大量居民家庭破产,甚至连地方政府也深受其害。

草原上后来随着社会的稳定,生产力的提高,百姓基本靠自己的劳动可以维持生活,大多数不再需要再向斡脱商人借贷了。蒙古贵族的钱放不出去,回回人就接手成为白手套。贵族上层执政的给中原地方增加赋税指标,为了保命这些汉族官员不得不用羊羔息来完成任务。这也是皇后乃马真把耶律楚材留在和林,让自己亲信家臣杨惟中来燕京做中书令的原因。对于汉地百姓的剥削她觉得应该,要不是这些人有金钱产出的功能,早就该被屠城了。后来他们觉得按年算不过瘾,还发明了一种高利贷和羊羔息类似的驴打滚,按月计息,月息三到五分按月复利。到期不还,利息滚入下期本金。

窝阔台汗睁一眼闭一眼任由王公大臣和皇后经常把现金给斡脱商人回回人投资,本来他对于汉地治理也是听从了耶律楚材意见,把几百万的人口当可以不断产出资金的池子才没有屠城。而商人们放高利贷,利息一年就达到本钱,这么大的好处比打仗好太多了,他才不会管中原这些本来要被他杀掉的活死人里很多人会因此家破人亡。后来这些商人有时以大汗或王公们的货物被盗窃之名敲诈百姓,百姓害怕官府只能给钱。面对过分的盘剥,不少百姓为了能活下去,被迫成为王公贵族的奴仆也是称了他们征服中原的目的。

宝音在兴真观看到很多被官府关押人的家人来烧香祈福,听到他们的诉求后,心中有很多不安惭愧。自己和蒙哥一时痛快反而给大部分人家带来了无妄之灾。冬天下雪了,宝音和刘侃围着道式的炉子烤火,宝音知道刘侃是衙门的人有信息渠道,私下无人的时候问他,“表弟,那些怀疑给回回人放火的人关在牢里的人都放了吗?”

刘侃摇摇头,“难啊,都不承认,可是回回人不罢手,官府的人心里向着老百姓,也不敢放人,怕上面的贵人会降罪下来。”

宝音,“就这么耗着?”

刘侃,“回回人说让那些关着的人重新写一个借据,直到数额让他们满意才放人,并且还要算入下一年的利息。可是这些人本来就几乎家破人亡的哪有钱?不过有些人也是不急,因为没钱吃饭在衙门里面管饭。”

看着宝音陷入了沉思,刘侃说,“表姐,过了年我就要搬到兴真观住了。”

“搬到这里?那时你还在衙门干事呢。”

“对,就是这里,我准备出家修行全真教。”

“你父母同意吗?”

“他们不管我,修全真教不就是和佛道一样,也是不结婚生子。”

“也对,看样子你是下定决心了?”

“我下决心了,先住进道观来,等机会找到我人生中的上师。如果成天在衙门里面,我就不会有机会。”

“那太好了,祝贺你,邢台有很多大德的高人,你一定会找到你的文昌星师父。”

“谢谢表姐,那我就不等李志柔掌门回来,我就住兴真观了。”

“好,你就负责兴真观的道经讲述工作吧。”

“呵呵,表姐你真厉害。”

“不是我厉害,是我一回来听到这里的道徒说,我们不在的时候,你讲全真教为什么是儒释道三合一的道教,让他们都十分的佩服呢。”

刘侃谦虚,“谢谢表姐,和你比,我差的很远。”

宝音叹口气,“我?修行也就这样了,看着周围的百姓之苦,也不能解他们的燃眉之急。最多施粥而已。”

刘侃看着宝音话里有话的建议,“解铃还须系铃人啊。”

宝音看着刘侃意味深长的眼神,他猜出来这次烧羊羔息的借据和自己有关,“你算出来了?”

刘侃点头没有说破,“听说那个看守金库保镖大侠功夫很高,一般人不是他的对手,要不是回回人也不会雇佣他来守金库。结果被一箭射死了,但是金库没有少一两金子,这种侠义的作风邢台就一两个人有啊。”

宝音老练的不承认,“会射箭的人,只能是蒙古人啊,或者是金兵遗留。这里就是武仙的故乡,听说武仙去世了,也不知真假,他手下的人很多在井陉真定一带,武仙的功夫要对付回回人不是小菜一碟?”

会算出天机的刘侃笑嘻嘻,“武仙的话,他就会劫财了发给了穷人,这个大侠烧了借据又不劫财倒像是出家人的境界。”

他的话提醒了宝音,“你说以后真的要抓人连坐,这个就是一个切入点?”

刘侃点点头给出了意见,“除非其他地方都烽火连三月的发生同样的事情,这里的人才会被释放。”

宝音点头陷入沉思,“有道理。”

正月时候,刘侃告假回家过年,宝音回到宁晋和家人团聚后回到邢台兴真观,发觉贾升龙六个人已经从终南山回来了,见了宝音问候,“师父好。”

宝音高兴,“你们怎回来了?”

贾升龙,“终南山祖庭只是修缮扩建,我们很快的就完成了任务,担心师父您一个人在邢台,就匆匆的赶回来和您一起过节。”

宝音感动的眼泪湿润,“对不起,我不知道你们会回来,年三十我回亲戚家过年了。”

贾升龙和六个徒弟把宝音围在中间烤火,又给她端茶倒水,众星捧月的围着她,贾升龙说,“没关系,以后我们过节就和您一起过,您要是访亲我们都要跟着,大不了我们自己做饭,呵呵。”

刘山珍穿着一身新道袍说,“就是师父,今天是年初八,你想吃什么我来给您做。”

宝音看着他们心中感慨,有徒弟宠着的感觉也是不错啊,虽然这些徒弟都比自己大,“好啊,你们去做菜,我去拿钱给你们发红包。”

几个大徒弟高兴的欢呼,武梦笔说,“呵呵,有红包了,师父等会我们给你磕头。”

不一会刘山珍就搞好的一桌子素斋端到宝音所在的大堂放好,同时也给道观内的其他的道徒做好了年饭送过去。宝音拿出私房钱,给每个大徒弟发了红包。贾升龙端出桂花稠酒给每个人满上后,把门关好。他和武小庚拿出一个牌位,放在堂屋中间的桌案上,武梦笔拿出准备的供果,周昌绣铺好红布,孙红坤点上香烛,宝音看到牌位上写的武仙的名字,一下就明白了他们赶回来是要和自己一起祭奠武仙。于是宝音站在最前面端着酒杯,面朝着牌位香烛一起和六个徒弟们祭奠武仙师父。

师徒几个祭拜完吃完了团聚的素斋,一起陷入了沉默,贾升龙六识真炁读出宝音的愁绪,“师父,你有什么心里事都要和我们分担,不可以藏在心里。”

宝音看着六个徒弟,心中好像有了靠山,“我想去用实际行动祭奠我们的师父。”

贾升龙,“什么行动?”

宝音说,“羊羔息。”

贾升龙一拍手,“师父你和我们想到一起去了,羊羔息对于中原百姓就是头上悬着的一把刀,我们虽然入了道门,中原人在蒙古人统治下,无论官员还是百姓都深受羊羔息之苦,这是蒙古人对我们中原人的压榨。”

宝音,“好,现在邢台很多人被抓起来,因为有人烧了借据,如果所有地方的回回人的羊羔息借据都被烧了,邢台的百姓才能放出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