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内政外政 - 我真不是奸臣 - 墨小卿卿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我真不是奸臣 >

第112章内政外政

林寿立刻开始举城搜索船只,或买,或租。因滋水河水流缓,吃水浅,水道又蜿蜒,所以只能使用小型渔船,一船仅坐三十余人,忙活了一日才凑齐了30余只。

糖姐儿亲自领着几个心腹渔民带队,林寿也派了辛丑和六十名新丁专程押送。

此程来回最快也得十余日,林寿只能静待着消息了。

至于滋山上的红花教总坛。

林寿现在手中兵士太少,还不敢与之硬抗。

唐芊儿来催了几次,希望能即刻发动对红花教的攻伐,都被林寿严词拒绝了。

他向来不是拿兄弟们的性命送死的人。

唯有智取,才是上策。

唐芊儿无办法,只得暂时先遣散了她手下的百余人。

林寿能瞧得出来,那些人一个个都手持着绣春刀,身上都有着上乘的功夫,完全都是以一敌十的好汉。

若是有林寿的配合,还真能一举荡平整座滋山。

不过,林寿还是钟情糖姐儿的计策——固守城池。

滋阳城,城高,门厚,跟一个坚固的乌龟壳似的,只要林寿不傻了吧唧的主动出城迎战,只凭滋山上那几千余人,想攻破这滋阳城很难。

林寿是傻子吗?

当然不是。

……

就这样,时间先缓缓地过去了七八日。

先不说滋山上的红花教总坛怎样,滋阳城里可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滋阳变天了。

整座滋阳城百姓们都知道。

首先,林寿取缔了所有红花教开设的红楼,将所有红角儿的卖身契,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

面对着燃烧的熊熊大火,还有所有人不解的眼神。

林寿只说了一句话:“从今以后,我的治下,不可再有这等肮脏的生意,女人,天生就不该自甘堕落!”

全员肃穆。

这也响应了圣女教一直标榜的教义——本教立志废除任何封建陋习,男女平等,众生平等……

这时,也有不合时宜者,开口问他:“那往后这些孤苦无依的女子们,又该凭何赖以生存呢?”

这问题,提的很对。

这些年,红角儿一直被红花教的教义洗脑,可以说,她们除了精通房事之外,还真无其它赚取银钱的手艺。

若是将她们直接遣散,只怕她们为了谋生,又得沦为街面上的私娼,或是富贾房中的玩物。

这又是一个火盆。

好在林寿又想出了一个绝佳的主意。

搞纺织!

现在明朝的纺织业,无论是工具还是技术,都已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织物的品种,较之其他王朝更加丰富,涌现出了许多色彩和图案都独具特色的、极具审美价值的产品。

特别是如今的万历年间,正大力推广“棉纺技术”。

棉花自从国外传播进来后,已逐渐在大明朝内得到了广泛的种植。

比如山东的邹县。

这地方本来是种枣的大县,有着适宜枣树生长的土地。

然后自棉纺技术推广之后,邹县人便不种枣树了,开始全部改种了棉花。

两年后,本来需要向邻县购买棉布的邹县人,第三年便能卖棉布给了邻县,整座县地的百姓,也因此摆脱了穷困。

棉布如此,更不用说丝织品了。

那更是一个暴利的行业。

如今的江南地区,只所以能一跃成为整座大明最繁荣的地方,就是全赖纺织业的蓬勃发展。

据有证可查的信息有:

嘉兴地方的工江泾镇,现有人口12万,在万历年间当地七千家因为纺织的获利,以至于无人再去种田了(不务耕绩)。

再比如同地方的濮院镇,日出“绵帛千计”,钱财数以千贯之巨。

……

林寿的要求很简单。

不求她们能赚多少钱,只求她们能有个赖以果腹的营生,这便足够了。

明代的纺织器名叫“搅车”。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