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招亲请柬 - 我真不是奸臣 - 墨小卿卿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我真不是奸臣 >

第120章招亲请柬

几日后。八月十五,中秋佳节。

一封烫金请柬,突然送入了林寿的手中。

落款人:济宁,李宝仔。

林寿翻看着这张请柬,不免深深地皱起了眉头。

李宝仔这人,前文叙述过,乃是现在济宁州的实际掌舵人,麾下足有四五千兵马,统领一州内的一城、三县之地盘。

一城为济宁城。

三县分别为:嘉祥县,钜野县和郓城县。

他这请帖送的蹊跷,要知道两人根本一点都不相识,无非都是从别人口中听闻过相互的声名而已。

而且,从战略角度来讲,两家还是潜在的对手。

济宁城。

林寿早已垂涎已久。

自他占领了滋阳城后,他就把下一个目标定在了济宁。

原因嘛,很简单。

济宁有钱。

如今大明朝最便利的运输方式,便是水运,包括:河运、水陆递运和海运三种。

尤其是河运,是各地向京师运送粮食赋税的主要方式,因这种粮食又被称作“漕粮”,故而将此条水运称之为“漕运”。

漕运起源很早,历代王朝都十分重视。

它不仅能保证京师和北方军民的所需粮食,还因运粮兼带着商货,更有利于沟通南北经济和商品流通。

而济宁城,就是山东境内的漕运码头。

江南及中原地区的各种商品,会通过运河先运到济宁,然后才会向兖州、东昌、曹州及河北、河南等地输送。

同时,它还可以把山东南部地区的土产商品,再集中输往至山东之外的其他地区,两者皆能获取暴利。

比如林寿现在规划的滋阳纺织品,若想行销各地,就必须借这漕运之便利。

由于商品经济的繁荣,再加上运河穿过繁华的闹区,河内帆船繁忙,岸上车水马龙,颇有江南苏州的风光,因此,济宁城又有“江北小苏州”的美誉。

就是如此一块大肥肉,任谁不瞅着垂涎欲滴?

在林寿的《收复兖州府》的计划书中,这收复济宁州便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只是他还没有想到收复的对策呢,李宝仔竟给他送来了一纸请柬。

请柬的内容很简单:

今年的中秋佳节过后,也正值他的六十大寿,恭请兖州府内的各路英雄好汉,与九月初一日后齐聚在济宁城明月楼里把酒言欢。

另:家有独女,年过及笄,欲寻良配,白头到老。

及笄。

旧指汉族女子满15周岁结发,用笄贯之,一般是指女子已到了出嫁的年岁,适龄的男子可以来提亲了。

单看这张请柬,既像是一张英雄帖,又像是招亲榜。

林寿也不知那李宝仔喉咙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但凭他能掌控一州之地的实力和智慧,应该是没有想的那么简单。

寂静的厢房里。

糖姐儿看林寿眉头紧锁,试探问道:“你说这会不会是他的请君入瓮之计?”

林寿眉梢一挑,“此话怎么讲?”

“鸿门宴呗,先将所有大佬们哄骗过去,然后关门打狗杀他个干干净净,这样整座兖州府就会以他为尊了。”

林寿沉吟了片刻,然后缓缓地摇了摇头,道:“他可不敢,休说这不合道上的规矩,而且他也没这实力。”

“兖州府共有四州二十三县,能被称作英雄豪杰的,没有二三十个也得有十余个,各方麾下人马加起来少说数万人,只凭他那寥寥数千人马,自保还可以,但若敢效仿项羽来摆下个鸿门宴,那就是找死的举动!”

糖姐儿也被搞糊涂了,“难道这还真是一张招亲榜不成?”

接着她话锋一转,嬉笑道:“我可听说那李宝仔的女儿生得花容月貌,是个不可多得的美人胚子,要不咱把她娶了来给你当个小妾?”

“这个嘛……”

林寿能从她的话中听出有股子老陈醋的味道,自是不敢再搭茬了。

糖姐儿还装模作样的继续道:“而且那李宝仔就只有这么一个宝贝女儿,连个儿子都没有,若是能当了他家的女婿,那济宁州肯定是顺理成章的当嫁妆,我的圣主大人,你确定不考虑一下吗?”

“……”

林寿直接哑口无言了。

你这还让林寿能说些啥?

难道是赞扬她分析的十分正确吗?

但也不能明晃晃地说出来嘛,总得考虑一下糖姐儿的感受,毕竟两人现阶段还在一个床铺上睡着呢。

糖姐儿见林寿迟迟不回话,以为他真的动了心,气鼓鼓地转身就走。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