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白马一战 - 我真不是奸臣 - 墨小卿卿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我真不是奸臣 >

第130章白马一战

钜野县,白马河。上不连天,下不接地,一片水泽国度,正是藏人的好地方。

现在济宁州钜野县,属于“镇三山”刘阳山的地盘,而刘阳山已归附与闻香教,徐梁等一众闻香教徒们隐藏在此地倒也恰当。

林寿本以为刘阳山只是个小角色,可是在路上听到唐芊儿的详细介绍后,便再也不敢小觑与他了。

刘阳山。

现年五十余岁,原是李宝仔的结义兄弟。

不过现在因为争抢地盘的问题,两人已经明显割袍断义了。

他是从贩卖私盐起家的,这在大明朝属于刀口舔血的生意,因此练就了一身的草莽习性。

自兖州府大乱后,他就聚众为匪,先宰了知县大老爷占了钜野县衙,又洗劫了县内的一众豪绅,招兵买马扩充实力,手下兵马一度扩张到了两三千人。

要知道李宝仔的兵马也就三四千之众,他只稍逊一筹。

因钜野县内有一座赫赫有名的金山,素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誉,与泰山、泽山并称为姐妹三山,故而刘阳山便得了个“镇三山”的称号。

山东人爱起绰号,自古有之。

比如《水浒传》中的一百单八将,个个都有个响亮的名号。

一个“镇”字,便也看出刘阳山此人会有多么的嚣张跋扈,毕竟水浒传中绰号为“镇关西”的郑屠,可不是什么正派人物。

此次林寿所带的兵力并不多,只有寥寥五十余人。

他本就不是为了征服济宁州而来,仅是想借李宝仔寿诞之事先来侦查一下局势,本以为会一路相安无事,谁曾想竟突然起了波折。

五十余人的兵力,用屁股想想都知道,肯定不是刘阳山的对手。

现在徐梁率领的闻香教徒,虽隐藏在白马河中,但也受刘阳山的保护,林寿率众前来攻打,无疑是虎口拔牙。

故而,此战若想得胜后全身而退,唯有一个字,那就是——快。

正如兵法之所云: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力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瞬消灭所有的闻香教徒,才方为上策。

而且根据密探回报,闻香教此行只有区区十余人而已,林寿完全有信心凭借着现在新兵的实力,可以完美的击杀他们!

今日,秋高气爽,凉风徐徐。

寂静的白马河畔,林寿亲自率领着麾下五十余名新兵,悄悄地潜伏在岸边的芦苇丛里。

唐芊儿没来。

她得坐镇在后方客栈里,用来迷惑各方窥视的眼线。

现在济宁城越来越乱。

随着李宝仔的寿诞临近,各地豪强已全部汇聚在了济宁城中,鱼龙混杂。

刘阳山和闻香教只是明面上的一方,暗地里还不知有多少人也跟林寿一样,在暗暗盘算着济宁州这块大蛋糕。

比如:一直素以“神出鬼没”而著称的天理教,俱密探回报,竟也秘密的来到了济宁城里,更让这股浑水里注入了一条泥浆。

天理教,也是林寿死亡名单中的一员,仅次于闻香教。

如此日渐动乱的局势,也是林寿为何要发动闪电歼灭战的原因之一。

他要以雷霆之势,震慑宵小之徒。

所以此战,必须要胜得漂亮!

且瞧那条缓缓流动的白马河里,可以远眺到两艘孤零零的乌篷船飘在河水中央游弋。

根据密探所报,徐梁等一众闻香教徒们,就隐藏在乌篷船里,他们日隐夜行,此刻应是正躺在乌篷里呼呼大睡呢。

正是偷袭的好时机。

不过林寿也有一些怀疑。

他们明明可以直接住在刘阳山的府邸里,那儿既安全还又舒适,为何却偏偏选择隐藏在这河中的乌篷船里呢?

这不合常理啊。

奇怪,着实奇怪。

但是此刻新兵们已倾巢而来,并呈包围之势,恰如上弦之箭,不得不发。

林寿干脆也没再多想。

与其在这里疑神疑鬼,倒不如直接冲上去,即使真有埋伏,只凭那两艘乌篷船的载客量,肯定也不可能会是五十余名新兵的对手。

这一点,林寿很自负。

然后,他轻轻地挥了挥手,芦苇丛中的五艘渔船,就悄悄地向着那两艘乌篷船缓缓地行驶了过去。

那是林寿刚从渔民手里购买来的,每船十人,正好五艘。

明朝的乌篷船,结构十分简单,就是在宽敞的船板上载着个竹篷子。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它不善于快速行驶,只为游玩戏水之用,像金陵秦淮河畔的画舫船,就是根据乌篷船改装而来的。

若论水上交战,尤善火箭最佳。

随着渔船渐渐驶近,新兵们开始张弓搭箭,每支箭矢上皆都燃着火苗,尾翼绑着火油。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