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夺砚
她甚至被孙嬷嬷安排,在太子读书写字时,侍奉在侧,负责磨墨。
这是一个能近距离观察太子的绝佳位置。
她发现,太子萧承烨大部分时间,都待在观文殿,而非学士讲学的崇文馆。
那座殿宇,比崇文馆更加偏僻,也更加安静。
她还发现了一件更奇怪的事。
那位看着五大三粗,脾气火爆的孙嬷嬷,每隔两天,便会悄无声息地在东宫消失一整天。
直到第四日的清晨,她才会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重新出现在众人面前,继续扯着她那大嗓门训斥着懒散的宫人。
苏明棠心中好奇,却并未探究。
此刻,观文殿内,檀香袅袅。
十一岁的少年太子,正端坐在书案前,垂眸看着一卷古籍,神情专注。
他长得很好看,眉眼已经有了几分日后的俊朗轮廓,只是脸色还带着常年不见光的苍白,薄唇紧抿,透着一股生人勿近的冷漠。
苏明棠安静地立于一旁,手持墨锭,在砚台里不疾不徐地画着圈。
只是,这手感不对。
苏明棠画圈的手微微一顿。
正常的墨锭与砚台相磨,该是顺滑如丝,细腻无声。
可此刻,她手下却传来一阵忽大忽小,断断续续的阻力。
仿佛不是在研磨,而是在磨砺一把掺了沙的石。
沙?
这两个字像一道电光,瞬间劈开了她的思绪。
她想起崇文馆里,那幅被磨出细碎破口,几乎碎裂的临摹字帖。
原来如此。
手脚,竟是动在了这里。
苏明棠的眸色沉了下去,深不见底。
她看了一眼书案前端坐的少年,他依旧沉浸在书卷中,对周遭的一切浑然不觉。
她不动声色地,指尖在砚台中轻轻一抹,沾了些许新研的墨。
待墨迹半干,她将指腹轻轻一捻。
果然是熟悉的粗糙感。
那细微的沙粒,像淬了毒的针,刺得她指尖发痒。
何等恶毒的心思。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用这掺了沙的墨,不仅能毁掉太子所有的课业心血,更能消磨掉他所有的耐心与自信。
杀人,何须用刀。
苏明棠心中冷笑,面上却是一片平静。
她对着殿外候着的一个小宫女招了招手,轻声道:
“玉兰,你来替我磨墨,殿下的墨不能断。”
“是,明棠姐姐。”
玉兰快步走来,接过了她手中的墨锭。
苏明棠则转身走向殿内一侧的博古架。
那上面,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几方备用的砚台。
她拿起一方,入手冰凉,质地粗疏。
再换一方,石质松软,甚至带着细微的裂纹。
她一一检视过去,心,一寸寸地冷了下来。
这博古架上所有的砚台,竟全都是不堪大用的次品。
唯一能看的,只有太子书案上那方被人动了手脚的思石砚。
好一个内务府。
竟敢将这等劣货充作贡品,送到储君的东宫。
他们是笃定了,这东宫之主是个无权无势,任人拿捏的软柿子。
苏明棠眼底划过一抹寒光,将一方最劣质的砚台重重放回架上,发出一声轻响。
她走出观文殿,唤来一个正在扫地的小太监。
“平忠,去取个结实的包袱,随我走一趟。”
那小太监平忠见是如今东宫刚来的大宫女,连忙应下。